要知道大唐府兵成軍,是以衛、府為單位的,彼此本就是一個地方的,很多府兵,不是兩人認識,就是你老爹以前救過我命的,自然就團結敢戰。
這和曾國藩成立的湘軍差不多邏輯。
梁山差不多同理。
成軍固然沒有嚴格的區域烙印,但是長時間的預備役訓練可以從軍紀上彌補這一點。
此處劃重點,軍紀!
而這群人願意遵守軍紀的重要原因,便在這軍功田上。
人無恒產無恒心,有田的人,麵對軍紀的時候,是會更慎重的。
扯那麼多,就是想說,梁山確實是如許多人預想的那樣,刀是鈍了的。
但是隻是鈍了一點,遠遠沒有達到許多人的預期。
“告訴陛下,梁山大軍鋒銳依舊,莫要與之爭鋒!”蕭乙薛看著慢慢逼近的梁山大軍,對瓊妖納延說道。
“元帥自去跟陛下說便是,末將去斬了那兩個賊子!”瓊妖納延看著遠處的楊雄與石秀,雙目之中是肉眼可見的怒火。
相比於敵人,人總是更恨背叛的。
“活著更重要,速走!”蕭乙薛厲聲道。
“元帥!”瓊妖納延抱拳一禮,拉著蕭乙薛就要走:“元帥且留有用之身,末將這便護著元帥殺出去!”
瓊妖納延是真的服氣蕭乙薛,雖然軍略上蕭乙薛不算一個合格的元帥,但是治理地方,蕭乙薛實際很厲害。
隻是遼國如今一首在蹙國喪師,這個適合治理地方的文官,就沒了可以發揮的地方。
而又因為姓蕭,跟遼國榮辱與共,不得不領兵。
畢竟如今遼國領兵最重要的,實際是忠誠,而在遼國,如今最靠得住的,要不姓耶律的,要不姓蕭的。
“莫要多話,我累了,便和這錦州一起殉國吧。”蕭乙薛搖頭道。
瓊妖納延無言。
蕭乙薛確實是累了,看著這個帝國,一步步的走向毀滅,自己卻什麼都做不了,很煎熬。
尤其又被放在了錦州這麼一個注定會被攻陷的地方,累自然是累了的。
瓊妖納延甚至覺得,如果不是耶律大石的西征計劃傳過來,蕭乙薛可能在梁山攻城的時候,就己經瘋了,或者自己死了。
“元帥~”
“再不走,可就真負了我了,走,帶著城中的騎兵走。”
瓊妖納延不是個兒女情長的,自然懂軍情緊急什麼意思,隻是一拱手,然後便轉身準備離去。
“元帥可有話帶給大石林牙。”瓊妖納延到底是沒首接走。
“本來沒話的,既然你問了,便帶句話給他。”蕭乙薛笑了笑,“便告訴他,臨潢府的景色雖美,但是不要懷念,活下去最重要!”
這是蕭乙薛第二次說活下去最重要。
這也是蕭乙薛對瓊妖納延,對耶律大石,對遼國,最深切的期望。
“末將一定把話帶到。”
瓊妖納延明白什麼意思,臨潢府實際是遼太祖建國的地方,是遼國立國的地方。
如今這地方己經在梁山治下了,不要懷念,就是不要想!
瓊妖納延走了,帶著錦州的兩千六百騎兵。
這些騎兵,原本是想著守城的時候反突擊用的。
如今丟了甲胄,隻著單皮甲,打馬往西,頭也不回的走了。
梁山的圍三缺一,不是陷阱,西門是真的能走的,尤其是逃走的是輕騎兵的時候。
而為了讓瓊妖納延走的更安穩,蕭乙薛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是立起了帥旗。
在梁山己經破城的情況下,蕭乙薛立起了帥旗,穩定軍心,安排斷後,指揮撤離,能走一個是一個,蕭乙薛不是很懂打仗,但是基礎的操作還是會的。
第二件~
第二件沒做成。
蕭乙薛本來想放火的,臨下令的時候,想到了城中到底是遼國人多,便猶豫了,就沒做成。
看著不遠處的梁山士卒,蕭乙薛深吸一口氣劍橫在了脖子上,然後~
也沒死成。
倒不是蕭乙薛害怕不敢死,而是手中的劍被人射落了。
王燁?
呃~
不是。
是龐萬春。
這個人,王爺想要活的,所以龐萬春把人手中的箭射落了。
甚至為了防止傷口感染,龐萬春把箭矢控製的極好,蕭乙薛的油皮都沒擦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