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說做將軍的能力不足,那就配一些比較聰明的助手。
或者說算是一種另類的參謀製度,一首推廣軍隊讀書識字,自然是有點用的,人那麼多,總有幾個還算比較聰明的,安排到領兵之人身邊,再交代點撥一下,就可以了。
隻是做都指揮使,不一定非常全能,但是一定要能拉攏人心,或者說個人魅力要強,就是讓一些人服你,願意聽你的。
而徐進就有這個本事。
莊園主出身,能讓莊戶跟著賣命,就大概率也能讓軍隊賣命。
“楊雄和石秀怎麼安排?”王燁沒有說徐進,而是問起了另外兩個人,這就是打算一塊安排了。
從楊雄和石秀做內應,拿下錦州,己經兩個多月了,如今還是臨時的差遣,帶著一些士卒訓練,在遼陽府駐紮。
“楊雄適宜領兵,可以為權都指揮使,以籌其功。駐守遼東,亦或者進入各軍都可以;但是石秀有些不合適領兵,為人機警有膽略,但是性格上有些敏感,有些衝動,不宜領兵為將。”許貫忠道。
許貫忠也是早有腹稿,楊雄是屬於磨練出來的,在遼國領兵兩年,多少是練出來了。
而石秀,隻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拚命三郎,實在是不合適當將軍。
“到軍情處如何?”王燁道。
梁山的明麵情報機構,現在還有兩個,一個是軍情處,在樞密院下,保持著對梁山外國家的情報收集。
一個是錦衣衛,主管梁山境內安穩。
還有一群沒名堂的,許貫忠單線負責,便是在軍伍之中,主要負責保證軍隊的純潔和領兵將領的穩定。
燕青便屬於軍情處,和喬道清一樣,包括屬於梁山原酒店哨探係統的朱貴和顧大嫂,都是軍情處下轄指揮使。
“可以,建議放到江南。”許貫忠道,“江南不是一時半會能安穩下來的,咱們也需要一個膽大心細的細作在江南,或有大用。”
梁山在江南的人手不少,孫真領銜,晁蓋後來帶著吳用、劉唐、白勝襄助。
白勝是個閒漢,不說。
隻說吳用和劉唐,劉唐武藝不錯,吳用的腦子也是大概有用,但是在江南,這幾個都是名人。
名人自然做不了細作。
然後便是他們也真的忙,吳用都忙的沒空禍害人落草了,便可見一斑。
作為梁山在江南的百姓轉移中轉站,這兩年便是幾十上百萬百姓轉移工作,自然天天忙得緊。
對於其他新近上山的,蕭乙薛是己經任命的遼東宣撫使,協助馮瓚處理遼東事務。
宣撫使和安撫使一字之差,聽上去差不多,外人內人一聽,就知道梁山很器重蕭乙薛。
然後協助馮瓚工作,這個協助就很彈性,安排的可多可少,權力可大可小~
“那便左軍和右軍新增兩團,楊雄和徐進這兩位都先任權都指揮使?”王燁總結道。
這便是因人設崗了,實際上對現在的梁山,步兵團多兩個,少兩個,沒那麼重要。
因為現在的十多萬步兵己經足夠梁山的戰鬥需要。
但是~
要不說還得有但是。
那便是梁山,實際一首在做擴軍準備,以應對可能的突然擴大的戰爭需求。
開城外的軍營和濟州島軍營,一首都是在持續訓練預備役的。
弓箭手的訓練難一些,需要的時間長一些。(這也是梁山神臂弩那麼多的其中一個原因,因為弩手比弓手速成。)
但軍陣、軍令、技戰術,都是可以在半年左右見到效果的,便是最難練的弓手,在梁山的夥食情況下,以及高麗、遼國、渤海族裔中的補充,也是大略不缺的。
所以王燁可以輕描淡寫的說出,擴軍兩團的話來。
“如此我無異議,不過關於徐進的安排,還是和他本身說說比較好些,畢竟是要做以後京東東路的娃樣子的。”
“嗯~”王燁點頭,實際上徐進可能不僅是京東東路的娃樣子,可能還是整個大宋的地主豪強階級的娃樣子。
所以慎重一些是對的。
“對了,還有那個胡銓,把他調遼東來,我要見見這個人。”王燁道。
“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