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物沒死,在各國都出了名。
無論是說耶律淳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好,說耶律淳忠奸不分也罷,反正各國都關注到了這麼一個人物。
所以韓世忠才會拿蕭奉先舉例子,可不是說蕭奉先已經聯絡上了可以做內應。
王燁點點頭,不置可否,繼續問道“榆關如何攻破?”
“榆關無護城河,防備也不嚴密,便如錦州這邊攻城即可。”韓世忠道。
“嗯,也是一種方式。”王燁道,笑了笑,繼續說道“他們有人建議,以海軍走界河(後世海河附近,天津市區內)登陸,轉桑乾河,入高粱河,可以沿河補給直入燕京,方便的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熟悉古代打仗的都知道,運送糧草的難度,一般情況下,根據路況難度和遠近,很多時候,三四個人才能運送夠一個人吃的糧食。
這也是許多戰爭,動輒百萬大軍的原因,因為需要數量倍數的輔兵來支援戰鬥。
這般規模人口動員對整個社會的生產影響極大,糧草錢財的花費自然也極大,所以打仗多了,國家容易完蛋,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而梁山能越打越強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用海運和水運來進行戰爭,亦或者是硬寨呆仗的穩步推進戰術,這兩種都可以極大的緩解糧草運送的壓力。
所以沿河作戰,對有海軍和水軍優勢的梁山來說,就是另外一種穩妥的進軍方式。
“咱們沿海運送補給,本也壓力不大。若是走界河,那是遼與宋邊界,平生波瀾,不如從榆關強攻,然後正兵硬推。”韓世忠道。
打仗,最好的戰鬥環境是隻有戰鬥雙方。
如果有第三方加入,無論是敵是友,對戰鬥的影響都很大,韓世忠不是很喜歡這種場麵。
“我覺得你是對的,最後一個問題。”
“主公請問。”
“若是跟大宋朝廷對上,當如何?”王燁問道。
韓世忠略頓了一個呼吸,組織下語言,道“主公問這個,我就有的說了,我和劉錡兄弟不一樣,我西軍並無多少故人。當初一個馬勺吃飯的幾個,除了死了的,也多來夠奔我來了,如今最差也是都頭做的挺好。所以大宋朝廷對上就對上了,俺又沒啥過意不去的。咱梁山從來沒有麵對敵人不還手的說法,如果我覺得他們對俺有危險,先下手弄死他們也是有可能的。”
這就是潑韓五,能把任人唯親說的這麼理直氣壯的,而且說自己的時候,都不忘暗戳戳踩一下劉錡。
畢竟如今統領選鋒的熱門人選中,就有劉錡。
因為論帥才,劉錡如今已經嶄露頭角,在治軍、領兵、將將等方麵,都挺好,除了個人武藝這種做都統製沒啥用的加分項,其他都是頂配。
當然,這個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是性格。
如今劉錡上山也是五六年了,人都長成二十三歲的大人了,孩子都生了,大家自然也都熟了。
心地善良,殺伐果斷。
這是孫安這個直接上級對劉錡的評價。
這兩個詞原本不該在一個人身上的,可是在劉錡身上就是這樣的,他憐貧惜弱,但是該殺人的時候不會手軟一點。
某種程度上講,劉錡跟王燁很像,但是又做的比他還要好。
所以很多人都說,杜老大是梁山軍的現在,劉錡是梁山的未來。
當然,韓世忠的看法跟那麼庸庸碌碌的不一樣。
梁山軍的現在是杜老大和俺,未來,嗬嗬,應該是姓嶽的那個小子。
十三歲便被寨主送進軍伍磨礪,那能是一般人物?
“嗬嗬,你是咋猜到我想讓劉錡做選鋒的?”王燁問道。
“主公說剛剛是最後一個問題的。”
“這個不算問題,就是閒聊。”
“年二十八各軍統帥比武的時候,你們眉目傳情,我看到了~”
“嗯?”
“眉···眉來眼去?”
“良臣啊~”
“嗯。”
“本來想你掛帥的,現在沒了。”
“主公,俺錯了,俺回去一定多讀書!”
“開個玩笑,良臣你統帥騎兵的本事怎麼樣?”
“呃,還挺好的~”
“嗯,那就行,具體我還沒想好,等我想好了跟你說。”
“喏!”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