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落,鬥轉星移,轉眼已是三年半過去。
大齊泰和三年(1125年)十月。
大宋宣和七年。
金國天會三年。
西夏正德二年~
為何把這十月單獨拎出來,是因為十月,發生了一件大事。
禦宇天下二十六載的大宋官家趙佶,因身體每況愈下,決心將皇位禪讓給皇太子。
嗯~
是的,年僅四十四歲的趙官家,覺得自己身體不是很行了,想退位讓賢了。
“咱們這趙官家果然是個慫貨。”許貫忠總結道。
話說的是一點都不客氣,某種意義上來講,趙官家禪讓,確實不是高風亮節,而是純純的不務正業,外加膽小怕事。
他怕啥?
怕大宋亡在他手裡,青史留的名不好聽。
當然,就是現在,趙官家的名聲也絕對算不上多好就是了。
“自我大齊建國,趙官家便醉心於山石園林,書畫音樂,一年之間,倒是有三四個月,留宿於墾嶽行宮之中。”燕青垂首道。
是的,浪子燕青。
曾經的大名府浪子,如今也已經是齊國重臣了。
最開始的時候,燕青負責大宋東京城的情報工作,跟幻魔手喬道清搭檔。
後來,齊國建立,燕青這個半暴露的間諜就不合適留在東京了,於是就回了梁山,跟著許貫忠。
而喬道清跟著國師羅真人修習,也已經從軍情處退下來了。
燕青跟許貫忠,倆人本來就是知交好友,如今雖然是上下級,但是情義還在,很多事情也好說。
許貫忠這個樞密使,實際上的主要工作,並不在樞密院,孫安就能把事情管得很好。
許貫忠的真正身份,是梁山情報係統的總扛把子。
如今,便是把其中一部分的情報工作,轉交給了燕青,比如已經是放在明麵上的錦衣衛。
燕青,便是錦衣衛總旗使。
對外的軍情處,如今還是由李助負責,王燁這個封王的大哥,依然是整天不著家,如今主要活動範圍是在大宋境內,主要做的是情報收集,以及拉攏和策反。
隻是不在荊湖,齊國已經建立,那地方便不合適在大規模駐軍了。
包括梁山也是,如今梁山隻有張榮在那裡主持大局,如果不是這地方對齊國精神意義太大,估計也是要棄了的。
燕青的錦衣衛偶爾也兼職情報收集,所以這事就是燕青過來說的。
“咱們建國都三年了,這官家怎麼現在想起來禪讓了?”王燁問道。
曾經的趙官家,大概也是這個時間禪讓,隻是理由確實和如今大不同。
是宣和七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宗翰領軍直撲太原。
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
在這種情況下,趙官家純純是為了推卸責任,不想做亡國之君,然後強行禪讓。
宋欽宗趙桓推辭的時候,據說痛哭流涕,想來可能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拒絕接受皇位~
父子倆都是人才。
但是現在不一樣啊。
金國被攆到草原之上,這幾年基本上都沒有過陰山山脈,就是到陰山旁邊放馬的都少,生怕被燕雲騎打劫了。
王燁也是在一門心思發展內政,攢錢,調和內部矛盾,推廣土豆、紅薯,培育玉米這些正事,一點攻擊性都沒有,怎麼就要禪讓了?
燕青悄悄瞄了眼許忠···
唉~
曾經的大名府雙壁,一塊在梁山的磚瓦房裡麵,臧否梁山好漢的兩兄弟,如今也是有了上下尊卑。
燕青是個機靈的,許貫忠不回答,也不會讓王燁的話掉在地上,忙回道“許是韓帥在黃河邊上狩獵,嚇著趙官家了。”
趙官家,這個稱呼,一般是大宋百姓稱呼他們的皇帝,但是在齊國這邊,也這麼稱呼,倒是有幾分戲謔。
因為這邊稱呼王燁,正式點是陛下。
不正式的時候,就是萬歲。
嗯~
就是單純的想王燁活的長久一點。
因為從這三年多來看,王燁這個皇帝做的是相當儘職儘責,無論是調和文武,還是為齊國這個新生的帝國指引方向,還是各種政治手段,王燁都相當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