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鼎氣節端方,學術純正,曉事好賢,多年執政,慮無遺策。這般人物能為你所用,已是邀天之幸,不過囿(you)於見識,些許政見不合,不妨事。”宗澤笑著安慰道。
王燁領人看完火車回來,便來找師父求教來了。
王燁的政治屬性高,純純的是在大局規劃上有加分,在處理人際關係之間的矛盾,以及意見不合這方麵,是弱項。
王燁是想全力快速推動火車發展的,在王燁看來,這是工業化的開端。
便捷的交通,不僅可以加強國家對各處的控製,同樣也能帶動各處經濟發展。
如今齊國治下,因為官府計劃經濟的問題,民間經濟並不活躍,很多地方隻有一些小的商販,是沒有所謂的商業的。
“趙兄如果不支持,這事情不好做的。”王燁道。
“你呀~”宗澤把拿手中癢癢撓敲了王燁一下,“你既然能說服我,為何不能與他開誠布公的談一談?”
開誠布公?
王燁一愣,繼而沉思。
是啊,為何不能跟他開誠布公的談一談?
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
“你這孩子,有些毛病,比如說,你不喜歡人與人之間有衝突,喜歡一切安好,一團和氣。”
“平日裡不嚴重,隻是有些時候,擰巴得緊。”
“實際若隻是公事公辦,政見不合又有什麼打緊?”
“這又不是黨爭,理越辯越明,彼此之間多說說,總是能說清楚的。無論誰說服誰,終歸結果是好的不是。”
“再說你二人,本來也是多年好友,有什麼不能說的···”
宗澤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堆,王燁確實懂了。
有一些話,老師是留了麵子沒有說的。
比如王燁現在的身份問題,黨爭?
都是臣子黨爭,還有皇帝下場的黨爭嗎?
人和人之間,政見不合,那是基本對等的情況下,才會有政見不合。
上下級之間,尤其是皇帝與臣子之間,很多時候並不對等。
等等~
老師想說的,大概就是這個平等吧。
是了,大宋文寬夫(文彥博)說過,官家與士大夫共天下。
共天下···
那就是合作,而不是自認下級了。
更不是後世的奴才···
“師父教訓的是,是我跟兄弟們起了些隔閡。”王燁承認錯誤。
“你已經做的很好了,這些事情,我隻是看到了,覺得那樣做更好,所以跟你說道說道。實際上是不是真的對,未來如何,我也不好說。”宗澤道。
王燁點點頭,自然不覺得宗澤是在推卸責任,正反話都讓他說了。
“書讀的多了,便是聖人言語,也慢慢的起了疑慮,所以這世間的道理,便越來越不明白了。”宗澤感慨道。
如果宗澤能把不明白再弄成明白,大概就到了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了。
“難得糊塗。”王燁笑道。
宗澤一愣,看著王燁,這徒弟的境界已經這麼高了?
眼神清澈,還帶著點愚蠢~
罷了,錯覺,妙手偶得金句吧。
“火車的事情,我覺得還是儘力去推,但是不適合全力去做,一旦時局安穩,人口必然增長。你又明令禁止溺嬰,如何給十多年後這群人找好活路更重要。”
王燁點點頭,薑還是老的辣,宗澤現在卸下了日常政務,許多方麵,倒是看的更清楚了。
社會矛盾的說法,王燁一直都知道,也知道有個名詞,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就像現在的齊國,自然有許多矛盾,文武之間,百姓和官吏之間,移民和原住民之間···
歸根結底可以總結成,百姓的需求在一步步的提升,但是資源又不是無限的,沒法全部滿足這一根本矛盾。
人口增長也是矛盾。
基因都想延續,這是刻在基因中的本能,有一個說法,就是後世能傳承下來的,基本祖先都闊過。
因為窮困人是沒法傳宗接代的。
但是梁山改變了這一生態,讓更多人有了娶妻生子的可能,於是這生孩子的就很多。
三年的時間,超過五百萬的嬰兒潮,這就是結果。
而且可以預測的是,未來三年,大概還會有這麼大規模的孩子出生。
而王燁又一直致力於提升生育和孩子的存活率,那未來人口爆發增長,就是可以預期的事情了。
如今這個矛盾沒那麼急切,但是一定是未來最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