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沉默了下,道“對百姓還是要多加勸導,這鐵路不是神跡,二來···鐵路巡視也要增加,若是再發現有盜竊鐵軌的,重懲。”
“喏!”
所以正常運行,哪裡會有那麼多的鐵路事故?
不過是欲壑難平,人為財死罷了。
“愛卿可還有事?”
張浚彙報完了鐵路的事,還沒走,自然是還有其他事。
“確實還有一事,便是關於武陵郡王(杜老大)南攻蜀中之事···”
有些事情,張浚開個頭,王燁大概便已經懂了。
從去年十一月拿下劍門關開始計算,如今也已經快半年了,而這麼長的時間,杜老大隻是把戰線,從劍門關推進到了綿州,不過二百裡罷了。
不能說慢,好吧,就是太慢了。
關鍵是那裡還是蜀中,要從蜀道運送糧草補給,所以這個後勤補給的壓力一直很大。
齊國是先軍政治,在戰場開始的時候,三省六部全力配合,已經成了傳統,在這樣的情況下,張浚自然不能直接說停下戰爭的要求,隻是也確實是自下而上的感受到了壓力,所以才有這單獨的奏對。
甚至一開始問火車,那也不隻是聊火車的問題,而是大規模的戰爭會不會持續,會持續多久的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文武之間,從來沒有真的不分彼此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也就有衝突。
為官做宰的,誰還沒點野望?
開疆拓土,青史留名,哪個不想?
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大家的追求,就慢慢的脫離了低級趣味,朝著自我滿足的方向發展。
大規模的基建,切實提升百姓生活水平,這是文官的“青史留名?”
對外戰爭,開疆拓土,自然就是武將們的追求。
如果不是王燁梗在那裡,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與民休養生息的提議早就提出來了。
而且現在南宋稱臣,蜀中一直保持著戰爭狀態,也屬實有些尷尬,人家也派遣使節來抗議過這事。
“此處隻你我二人,有些話,咱們直言便是。”王燁道,“蜀中之所以打的慢些,固然是因為路途不寧,蜀中山地,多草莽之輩,若是不整理妥當,後續入蜀之後,也早晚麻煩,所以二哥也是在綏靖地方。”
張浚點頭,在領兵將領之中,張浚最喜歡杜壆和嶽飛,因為這兩個軍紀最好,也心中無私,不會趁著打仗的時候,對三省提出更多的要求來,而且很多時候,還能體諒地方的難處。
“二來也是因為,拿下蜀中,關乎後續對大理,對吐蕃的一些布置,蜀中必須拿下。送來降表的是趙楷,又不是趙佶,所以不用理睬秦檜,再說了,他(趙楷)估計巴不得我們滅了蜀中朝廷呢~”
“喏!”張浚拱手,作為蜀中出來的官吏,在這個問題上,張浚沒有看法,王燁的虎狼之詞,也隻當沒聽到。
王燁沒有管張浚內心的蛐蛐,既然曆史證明過,先下蜀中,順流而下一統天下的可行性,那就不要瞎折騰,學習未來的曆史也不是不可以···
時不我待啊~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