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心中對這個分會場相關的東西有想法。
孫慶民肯定顧帆不會問出這個問題。
心中思索一番,孫慶民肯定的點了點頭。
“沒錯。”
“分會場的模式,已經采用好幾年了。”
“小帆你是有什麼想法嗎?”回答完顧帆的問題,孫慶民順勢詢問道。
其實一開始,顧帆就對這個有些想法,隻不過一直被帶著看春晚舞台。
讓他把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中央總部的舞台上。
以至於最後忽略了原本的想法。
“其實,我也可以直接待在分會場。”
“美聲樂團極其考驗配合默契度。”
“如果現場和聲的話,美聲樂團也要考慮春晚地麵升降的問題。”
“無疑會讓他們大大分心,從而導致最後節目呈現效果的降低。”
“既然有分會場,那麼咱們完全可以把國家大劇院當做會場之一。”
“那裡沒有中央舞台那邊那麼複雜,況且京城大多數樂團應該都去過國家大劇院,在那裡有過演奏經驗。”
“如此一來,我們不僅大大降低了出差錯的風險。”
“同時還能向觀眾們展示國家大劇院的樣子。”
說著,顧帆舉起了兩根手指。
“這不就做到一石二鳥,一箭雙雕了咯。”
當初設立分會場就是為了向觀眾們展示全國各地人民過春節是什麼樣子。
歸根到底,其目的還是為了創新,展示出一個不一樣的節目。
以前節目裡有想過給觀眾們展示國家大劇院是什麼樣嗎?
答案自然是沒有的。
作為一款綜合性的晚會節目,雅俗共賞不可或缺。
再者,這樣一來還能夠極大程度上降低失誤。
一語驚醒夢中人,顧帆此言徹底點醒了孫慶民與呂弘義。
“是啊,以前還沒展示過呢。”呂弘義跟著出言附和。
老呂說的在理,這一回孫慶民沒有反駁,而是肯定了他的話。
“那事情就簡單了,咱們直接找樂團。
“再把把他們都放進國家大劇院就好。”
“我也讚同。”呂弘義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兩人對這個事沒有矛盾的點,誰也沒有反駁對方。
在演播廳食堂內和其他春晚演員們一起吃完了午飯後。
三人就一起開車前往了國家大劇院。
現在正是大多數學生們的放假時期,廣電總部也沒有對劇院進行征用。
於是乎,等三人到場時,劇院內還有不少人正在觀看今天播出的話劇節目。
幾人來這裡的目的是想要征用場地,同時也是尋找美聲樂團。
這些東西都和今天有多少人正在看話劇沒什麼關係。
隻是遠遠的看了一眼人群,三人就前往了劇院負責人的辦公室。
一個節目能不能播出來,是需要靠廣電審批的。
話劇同樣也是如此。
圈子一共就那麼大,劇院的負責人自然見過孫慶民與呂弘義。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還沒有進辦公室的門,屋內打招呼的聲音就傳了出來。
“孫台長,呂台長,你們來啦?”
“快進來坐!”
劉同察覺到腳步聲後走到辦公室門口率先開口說道:“這位是?”
哪怕心知肚明眼前這少年是誰,劉同還是走了個過場。
“介紹一下。”呂弘義伸手指了指一旁的顧帆道:“這是小帆!”
他知道顧帆是年青一代中最有實力的歌手。
卻完全沒想到這種實力居然還能體現在技術之外的地方。
不管是孫慶民還是呂弘義。
這兩人可都是實打實的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