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爆發_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48章 爆發(1 / 2)

第648章爆發

輪船駛過太平洋,抵達上海,迎接的有胡適、蔣夢麟等人。

和其他剛來上海的老外一樣,逛了一圈後,杜威對李諭說:“上海很像紐約,這些西式建築讓我恍惚間以為沒有離開美國。街道的布局以及如此眾多的繁榮店麵,除了麵孔大多是亞洲人,與美國的海濱城市並沒有太多不同。”

李諭說:“所以才說大上海嘛,整個亞洲首屈一指。”

胡適則說:“先生,我們在大同大學布置好了演講台,兩位請過去吧。”

杜威問:“我不會中文,直接用英文演講可以嗎?”

胡適說:“肯定不會有問題。”

此時的季節還沒有太過炎熱,聽眾熱情十分高。

杜威其實並不擅長演講,而且有些不修邊幅,穿著很隨意,好在講的內容不錯。

會場打出了“科學權威代替傳統權威”口號,這是新文化運動者很喜歡的一句。

杜威站上台後,慢悠悠地說:

“我明白大家義憤填膺,在此我隻能再說一次,學生終歸是以學習為目的,要是能夠以更加智慧的愛國精神表達政治觀點,采取政治行動,將更有效果,同時能保護自己。

“但若是加上足夠的智慧,那麼火藥可以變成槍彈,水汽可以轉動機械。效果翻了數倍!

“你我都是學界中人,就應當以智慧的方式,將社會上各個方麵組成得像先進的機器一樣,每個零件互相配合,發揮出極大效用。而一旦拆散開,就成了廢鐵。所以必須有正當的團體,互相幫助,才能達到最好的目的……”

“萬萬不可感情用事,需要有目的、有方法、有決心,那樣才能誌之所在,往而必達。否則就是五分鐘熱血,就算可以痛快一時,也會像火藥爆發,轉瞬即滅;又如水汽蒸發,立即消散。

“對此我非常震驚,我曾特意詢問一個路人,問他對日本人占領滿洲的看法,他卻神色自若地回答我,‘哦,那是滿洲人的事兒。’

“而我要特彆告訴諸位,現代西方文明的精髓,在於精神文化,中國人若想從西方得到啟示,就得從這一點著眼,改造自己的民族精神。

“……”

隨後的演講則是李諭,他不得不提一個關鍵問題:

“最近我去了趟巴黎,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很多事情,雖然最終結果沒出來,但情況非常不容樂觀。

不過在大庭廣眾講這種揭短的事,確實讓一個外國人來說比較合適。

“我在船上就知道,孫先生的提議為五族共和,在政治理念上是非常高明的一招,現在也的確做到了,怎麼有人仍保持曾經清朝的觀念?

當晚,杜威住在李諭的豫園中,他對這種傳統中國園林簡直愛瘋了,恨不得以後也在美國建一個。

“從這些小事中,讓我覺得中國人有一種緣於心理習慣的冷漠。

李諭和杜威講的,肯定會發在報紙上,讓眾多學生看到,算是比較合時宜。

“我明白,但在美國,隻要拿出一個外形,很多人就如癡如醉。即便有意境,他們也體會不到,”杜威說,然後指著假山、魚池說,“我最滿意的就是這個。”

“不管什麼權威,都不應該過分看重,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實際的認知和效度。

迅哥對國人冷漠的認知肯定要更加深刻,但他是通過文學作品來闡述,形式不太一樣。迅哥的方法屬於韌勁強、後勁大、持續時間更長的。

好嘛,不愧搞哲學的,杜威真的敢說。

“而在麵對山東問題時,他卻又義憤填膺,絲毫不讓。

“我來到中國的時間並不久,但我發現傳統中國文化下的普通人,似乎對國家問題十分冷漠。

“我知道中國人一直拚命學習西方,要改變現狀,對此我十分欣賞。

“還有,我專門乘坐了上海的人力車,路上發現一個行人被撞倒,看樣子受了骨折之類的傷,但其他行人卻不予理睬,最後是路過的巡警將傷者送往了醫院。

李諭說:“中國園林講究意境,就算貴國現在營造方麵更勝一籌,卻絕對玩不明白‘意境’二字,這是中國藝術中最靈魂的東西。”

李諭笑道:“裡麵養了鯉魚,如果杜威先生帶回美國,恐怕會有點破壞生態平衡。”

“不都是魚嘛!”杜威並不在乎。畢竟這時候還沒有太多物種入侵的概念,“而且能不能活著帶到美國都不好說,實在不行我放進去幾條密西西比河中的魚。”

“隻要不太凶,又好養就可以。”李諭說。

——

次日,孫先生知道杜威來後,也登門造訪。

“本人現在潛心學問,這次來也隻是為此。”孫先生說。

杜威說:“即便談政治,我一個哲學教授也談不了多少,何況還是貴國的政治。”

孫先生說:“我看了報道,知道杜威先生秉持的是實用主義哲學,正好有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想與您探討一下。”

杜威說:“先生請講。”

孫先生說:“關於您的實用主義哲學,在中國有個非常著名的學者,提到了‘知行合一’的觀點,影響了眾多中國的讀書人。想做到知行合一絕非易事,所以後來產生了兩種觀點,知易行難與知難行易。”

杜威思索了一會兒說:“我們歐美之人,隻知道知之為難,未聞行之為難。”

即杜威認同“知難行易”。

孫先生深以為意:“我有同樣的感慨,知難行易,知難行易啊!現在的中國,就是找不到一條康莊大道,不知道該怎麼走下去。”

孫先生人生相當波折,尤其是革命道路上。

其實在普通人看來,確實是“知易行難”,因為你總能找到成功者指引的路。

而一旦到達某個層次,需要探尋未知的事物時,便是“知難行易”了。

反正這兩者沒有絕對的對錯,經常被當成辯論題目。

杜威問道:“李諭院士,你怎麼看待?”

李諭說:“中國的古訓長久以來是‘知易行難’,因為學問大體固定,隻是有些人不願采取行動。雖然某種程度上說,知易行難沒有錯,但問題是國人缺少了‘知難行易’的觀點,我認為二者都應該有。”



最新小说: 武裝魔女 北宋無戰事 我的女總裁小冤家 頂流從拒絕婚約開始 末日進化 王妃隻想苟活,冷麵閻王求放過 武勳子弟被皇帝命令科舉出仕後 上玉闕 妖探 八歲的我,被請回火鳳凰主持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