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雪地上,嫡王子緣遙的黑發遮住他的臉,遠看一眼,像老樹的枝。緣遙一動不動,仿佛已經睡著了。他想起了他的祖父,耳邊傳來北冕國初建國的那些事,北冕國的曆史追溯起來,要追溯到商周時期。
北冕國是商周之時就居於西北地區的一個古老民族,周滅商後,周公輔佐成王,伐滅唐國,唐叔是晉國的始封君,懷姓九宗是周王封給唐叔的臣民,大概在武丁克北冕國以後,此族就此分化成兩部分,一部分在種落林立的狀態下繼續同中原王朝敵對,而另一部分則成為商王朝的一個小國—北冕國。
懷姓九宗是北冕國的土著。九宗,一姓為九族,九宗即九個氏族。河宗氏、倗氏、複氏、孰氏、寶氏、有氏、何氏、馮氏、韓氏。九宗之中,最出名的無疑是大宗河宗氏,河宗氏是黃河河神祭祀的主祭者,他繼承了夏朝時河伯族的名號,部族是在西南獅崗城。
其次是倗氏,倗氏是九宗中很有分量的一支,既能與姬姓高級貴族通婚,又受到其他貴族的重視,提到倗氏就不得不提貴族,倗氏的女婿是北冕國貴族鄧圖,官至太師。
其餘七個氏族,靠著部族首領的見風使舵在這個長存了快四百年的古老貴族中屹立不倒。迄今為止,活躍在北冕國朝堂上的懷姓有馮氏、何氏和寶氏,馮氏的代表人物是樂正馮誌,寶氏的代表人物是寶子駱,何氏的代表人物是曾經任司馬的何玉。另一族氏有氏聯姻王衍,在朝堂上已基本看不到有氏的身影。
北冕國有著森嚴的等級製,處在最頂層的是這個國家的王,第二層的是懷姓九宗,再下一層是次要貴族,這三個階層,都屬於統治階層,而撐起北冕國國體的正是最底層的平民(寒族、庶人)和奴隸,曆史的趨勢是相同的,大多數總是平庸的,他們隻能被少數精英領導。
這個時間的北冕國還是沿周製,實行宗法製和分封製。天子居於至高無上的絕對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他庶子則有各自封地。根據宗法製,大宗是世代相傳,“百世不遷”。
北冕國的古老貴族是懷姓九宗,相當於現在北冕國的六卿,可以世襲,有封地。在緣遙家沒有取得統治權之前,懷姓九宗是北冕國的最高階層,隻是到了君王複利繼位後,九宗與貴族不再享分封,隻有宗室享有授民授疆土的分封。懷姓九宗從一等臣民變成北冕國的三等臣民,也是從緣遙家取得統治權後。
北冕國的官製是三公六卿五官。懷姓九宗在三公和五官中,沒有占到一席。北冕國的三公是太師呂明仕(封武平侯)、太傅星宿、太保楊軒(封安國公),呂明仕和楊軒都是貴族,隻有太傅星宿是寒族,六卿是太宰王衍(封永昌侯)、太宗鄧榮、太史辛勖、太祝星奎、太士信安君、太卜信宜君。
從這個結構上能看到,貴族占兩席,太宰王衍和太宗鄧榮,宗室也占兩席,太士信安君、太卜信宜君,剩下兩席有一席是九宗河宗氏的家臣辛勖,還有一席是寒族星奎。
這個結構安排,懷姓九宗也隻能敢怒不敢言,信安君和信宜君雖然是宗室,但是懷姓複氏,算下來,勉強可以算懷姓占兩席。五官是司徒崔亮、司馬劍洪、司空信陵君、司士庾紹亮、司寇賈斌,崔亮、庾紹亮和賈斌都是貴族,宗室信陵君依舊代表著懷姓複氏,劍洪是寒族。能代表懷姓九宗的恰恰又是宗室信陵君。
北冕國的朝堂到了君王複利這個時期,已經變成了貴族朝堂,懷姓九宗在朝堂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
如果不是晉國國內發生了“曲沃代晉”,緣遙家是不可能坐上北冕國的王位的。長達67年的爭鬥中,最終是晉國的小宗取代了大宗,破壞了周人的宗法製度。而懷姓九宗的貴族支持的是晉國的大宗,也成了朝堂鬥爭的失敗者,遭到了新晉侯曲沃伯的打擊,懷姓九宗也日漸衰微,這迫使懷姓懷姓九宗和次要貴族不得不舉族而逃亡。
懷姓九宗的沒落始於此,對應的,一個事物的沒落,總有新事物取而代之,而取代懷姓九宗的就是次要貴族。懷姓九宗對次要貴族始終懷著敵意,在他們看來,君王複利繼位後,次要貴族和君王複利所代表寒族階層一樣,都是來搶懷姓九宗地盤和官位的。直到現在,北冕國一直是貴族和懷姓九宗分庭抗禮,而且,現在貴族是以碾壓的態勢,占據了北冕國內的重要官職。
彼時的北冕國,大王被外族所殺,周邊外敵侵擾,已分崩離析,國內的舊政已亡,新政未立,四處都有燒殺搶擄,北冕國在經曆多年東夷的戰爭,早已四壁殘垣,躲在最東北角苟延殘喘,民不聊生。
以河宗氏為首的大宗想坐上王位,與貴族打得不可開交。戰爭需要的兵力也需要銀子,懷姓九宗作為北冕國的古老部落,他們有人口,而新興貴族,他們有銀子,雙方都僵持著,苦的是老百姓,這個時候隻有重歸一統天下才能太平,老百姓才能過上安生日子,老百姓既無兵力也無財力,他們隻有想象力,他們日夜都盼著,有一位英雄能出來,結束動蕩,一統天下,唯有安定,才能安寧、安居,安居才能樂業,樂業才能發展生產,發展生產才能填飽肚子,民眾才不會析骨為炊,易子為食。作為普通百姓,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飽。他們都在觀察著,誰能成為那位英雄,拯救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他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有一股力量已悄悄崛起,就是隱修帶領的義兵團,同屬北冕國,這是緣遙家的立國史,隱修正是緣遙的曾祖父,他們從北邊而來,一路掃蕩周邊東夷國。最終打到了貴族和懷姓九宗的身後,這支義兵力像一支無堅不摧的鐵騎,讓九宗和貴族不得不暫時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隱修出身貧賤,但明果獨斷,勇蓋天下,靠著自己勇猛,組建了義兵團,又幸得到寒族星宿為友,改變了他大字不識一個的狀態,他在作戰時也慢慢有了戰術和布局。
隱修的義兵團劫持了懷姓九宗一支的複氏,於是就有了北冕國的這段人口相頌的神話,武王複越出生時,身邊有四白狼和四白鹿圍繞。白狼和白鹿在北冕國的子民眼中是瑞獸,這是大吉之兆。
複越這個名字也就是這個時間撿來的,複是懷姓九宗之一。隻不過這段神話是在複越來西北之後,才慢慢從星宿身邊流傳開,嫡王子緣遙正是聽著這段神話長大的。
複越這個名字也是武王在殺了懷姓九宗之一的複氏部族後,聽從桓玄的建議,為自己取的,他原來的名字是隱修,這個名字,既沒有姓,也沒有氏,可以猜到,武王隱修在獲得複越這個名字時,隻是一個庶人或者是奴隸。
在北冕國,隻有貴族才有姓和氏,像前麵我們看到的瓔珞將軍,桓玄和星宿,都是沒有姓氏的平民。當時,桓玄是建議,既然要做,那就做大,要河宗氏的姓氏,河宗是懷姓九宗的大宗,複氏與之相比,太不起眼。這個建議被星宿否決了,取複氏,隻不過是要其名,有名則正,不關乎大小。河宗氏是大宗,主公眼下之意是想統一北冕國,若是取了大宗的姓氏,就是與整個懷姓九宗為敵,百害而無一利。隱修自己也覺得不妥,用複越的名字繼續他的統一大業。
王室的身份這一點,在星宿和所有史官那裡都沒有得到真實體現,君王複利的血統是貴族,祖上是懷姓九宗中的複氏一支。所以,他父王的名字叫複利,他的名字叫複緣遙,很顯然,星宿的這段北冕國曆史嚴重失實,跟他父王相比,緣遙崇拜的是他祖父,成王晝司。每每他躺在墨巒府地的寒池水中時,他便成了他祖父一樣的人。
複氏雖然名正,血統也正,但來路不正,九宗貴族個個心知肚明,但都高度默契,誰都不說。他們也不敢說,也沒那個力。存活了幾百年的懷姓九宗,靠的就是審時度勢,即便參加造反起義,也隻能攀龍附鳳,跟在複越屁股後麵甘當小弟,斷然是當不了領袖的。
懷姓九宗之中,大部分是有著體麵和文化的士人,又經曆了曲沃代晉的洗禮,他們是這群人中,最有朝堂覺悟的一批。能玩轉朝堂的人多半都是聰明人,聰明人遇到事情,往往想法比較多,想得也比較細。所以,懷性九宗既在算朝堂之帳,也在算軍事帳。
朝堂之帳無非就是打下來之後誰來統一,軍事帳就是他們有沒有實力打。在算清這兩筆賬後,作為大宗的河宗伯讓大家作壁上觀。於是,說好的聯合也沒了,懷姓九宗居然招呼都不打一個就全麵撤退了,留下貴族在前麵扛著義兵團。
喜歡風起北冕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風起北冕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