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令回到屋內看書,察覺到留出的孔洞出現亮色,站起來推開門一看,外麵濃濃的霧氣彌漫,能見度竟然不超過五米。
儘管樓令魂穿之前是南方人,類似的景色卻是也不多見。
“因為城池距離大江不遠的關係嗎?”
樓令沒有問過彆人,要是他去問的話,會得知每年一到春季和秋季,不止‘梅裡’是這般,甚至不是那個‘五湖’周邊有這種情況,該是大江的多數區域都會在早晨彌漫霧氣。
其實,不止是南方會這樣,北方有河係或湖泊的區域,一樣會出現這般景象。
要說有什麼不同,或許是南方的霧散得比較晚,北方的霧一到有陽光就立刻散了。這個其實就是跟空氣濕度有關。
公子餘祭不知道路過,還是刻意過來,看到樓令站在院子裡鍛煉,招呼道:“令大夫醒得真早。”
樓令在公子餘祭出現的時候就看到人了。
哪怕是公子餘祭穿著蓑衣,樓令也不好奇多問。
隻是公子餘祭穿著蓑衣,昨晚又有下雨,應該是剛從外麵回來?
公子餘祭主動說道:“昨夜巡視江防,特地過來說一聲,今天不能親自招待令大夫,將由我胞弟帶令大夫領略吳地風光。”
公子餘祭的胞弟,誰啊?
後麵,樓令見到了人,聽自我介紹才知道是公子餘眛。
也就樓令不熟悉春秋時代的曆史,要不然會知道吳君壽夢的四個兒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傳奇經曆,隻是下場……委實有點慘。
公子餘眛跟自己的二哥在對待樓令上麵沒有區彆,講究的就是一個熱情。
“巫臣大夫說晉國會有人過來幫忙練兵,是令大夫嗎?”公子餘眛沒有等樓令回答,自顧自往下說道:“應該是令大夫吧?除了令大夫,沒有聽說晉國還有名將。”
晉國其實是有名將的,隻不過都被消耗在內耗的戰爭中了。
一些有潛力的新生代,大多暫時沒有發揮的空間,哪怕有所發揮也不可能是在內戰中出名。
畢竟,當前時代的人,羞恥心方麵很強,真不認為內戰表現得厲害有多麼值得驕傲,認可的是“內戰無名將,國戰真英雄”的觀念。
樓令的名聲能夠傳到吳國,主要是在齊國那一次“斬將奪旗”的發揮。
而吳國君臣關注樓令卻是從比試中勝了潘黨開始。
樓令非常認真地說道:“我隻是隨同至大夫出使,並不會久留吳國。”
公子餘眛立刻露出了無比失望的表情,甚至嘀咕道:“不是令大夫,有誰能教我們練兵?”
這嘀咕聲很大,根本就是刻意說給樓令聽的。
樓令解釋道:“我剛剛成為司馬不久,三年內增加了兩塊封地,不是礙於跟至大夫的交情,該是待在國內儘職,發展好自己的家族。”
公子餘眛立刻不說話了。
楚國、吳國、越國跟中原列國不一樣,其中吳國又跟所有諸侯國都不一樣。
吳君壽夢也就是兩年前去“洛邑”認祖歸宗,再一次得到周天子的認可,成為諸夏體係中的一員。
吳國有貴族,可是吳國隻有極少數的貴族才擁有封地,更多的貴族其實就是空有貴族的頭銜。
在吳國這邊,國君賞賜有功之人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起一座宅子,再給一些美女、財帛、仆從之類,封地幾乎就是想都不要想。
因為絕大多數吳國貴族沒有自己封地的關係,自然也就沒有屬民,同時也不存在數量龐大的私軍,進而又導致了吳國產生不同的君臣文化。
在多數諸侯國,一國之君再是不爽某位貴族,不可能說殺就殺了。原因就是貴族都有自己的私軍,哪怕是殺死貴族,被殺的貴族親族一定會起兵反抗。
吳國這一邊?貴族沒有私軍,國君自然不會有太大的忌憚,屢屢就是說殺就立刻殺。
要說吳國有什麼特點?其實那些沒有貴族頭銜的部落首領,他們的權利反而比貴族大得多,根由在於部落首領有私軍!
公子餘眛領著樓令在“梅裡”城之內逛了一圈,後麵邀請去遊湖。
樓令壓根不想去遊湖,更怕公子餘眛會邀請乘舟渡湖,隻好將郤至抬了出來。
“樓氏是郤氏的附庸嗎?”公子餘眛問道。
樓令先錯愕,隨後反問:“你們這邊的人,說話之前不用思考的嗎?”
說話不過腦子!
公子餘眛一拍額頭,說道:“令大夫是司馬,自然不會是郤氏的附庸。”
樓令連行禮都沒有,很直接轉身就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