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基金的回報率能達到每年翻一番,那麼漢華就能拿到整個投資回報的50%。
一億美元翻三倍,三億美元的50%都屬於漢華,也就是1.5億美元。
1.5億美元的20%屬於基金團隊就是3000萬美元。
作為基金負責人可以獲得一半,也就是1500萬美元。
當然,這是稅前收益。
扣完稅,也能剩下八百多萬美元。
如果翻五十倍,就是四億多美元。
這就是華爾街那些頂尖投資人能每年拿幾億美元分紅的原因。
當然,想要達成分紅過億的成就,也難得離譜。
一年沒幾人能達到。
但3000萬美元也是一筆巨款。
“你打算募資多少?”徐良問道。
“10億美元。”
徐良暗自點頭,劉誌平雖然有野心,但還算冷靜。
如果他說募集三四十億美元,那徐良肯定會拒絕。
現在木星2號基金的團隊,根本沒辦法管理好這麼多資金,也很難找到這麼多標的。現在華夏內部年營收過億就是大企業。
能過十億的除了國企,隻有少數民企能做到。
國企的融資不是單純的有錢就行。
所以,10億美元就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
“投資標的呢?考慮過嗎?”
“目前國內中行和建行都在進行股份製改造,並籌備上市,我想在其中參上一份。”劉誌平直接道。
徐良眼神中多了一抹思索。
今年國家選中中行和建行進行股份製改造試點的事,他在國外的時候就知道了。
按照原本的曆史。
一年後,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彆斥資25億美元和14.6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約0.94元港幣。
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市價5.35元港幣,2家淨賺1300多億港幣。
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行共51.75億美元,收購價格1.22元。
上市後,按照2007年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公司淨賺2419億元華夏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
雖然徐良不記得太詳細的數據,但也知道國有金融公司上市的利益極高。
但想要參與進去,也很困難。
不是背景深厚的金融巨頭,根本不可能。
“有把握嗎?”徐良問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