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家企業而言,兩年算不上太長。
但兩年下來,對方的身份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divid="gc1"css="gntent1"script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catch(ex){}/script從一個在互聯網行業有一定知名度的華夏富豪,成長為全球頂尖的金融巨頭,世界級的超級富豪,各國政要的座上賓。
巨大的身份轉變,在看到真人的時候,格外顯得震撼。
約翰漢弗萊微微吸了口氣,笑著迎上了上去。
兩人簡單擁抱了一下,寒暄片刻後,在旁邊的沙發上坐了下來。
“約翰,渣打04年的財報我看過了,你做的非常棒。”
渣打銀行04年稅前盈利上升39%,至21.58億美元,淨收入增加至53.67億美元,升幅13%。
每股盈利125.9美分,升幅40%,股本回報升至20.1%。
與此同時,該行壞賬減少60%至2.14億美元。
比起徐良收購的時候,渣打銀行的市值已經突破150億美元,幾乎翻了一倍。
不過渣打的業績上漲,並不全是經營所得,更多的還是來自於並購。
尤其是對南韓第一銀行的收購。
南韓第一銀行曾經是南韓最大的商業銀行,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南韓資本大量外逃,麵臨主權債務違約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580億美元救助計劃。
但老美的錢可不容易拿。
它要求南韓政府必須將兩家已經倒閉並收歸國有的銀行,即南韓第一銀行和漢城銀行,賣給外國投資者。
if嘴上說,之所以這麼要求,主要是希望外國投資者,將歐美先進的銀行信貸文化引入南韓銀行體係,提升銀行經營水平。
但實際上也不過是借著經濟危機,收購南韓財富罷了。
歐巴們儘管心裡不願意,但卻拗不過爸爸的大粗腿。
最終還是同意了。
所以,來自美國的新橋投資拿到了南韓第一銀行。
第(2/3)頁
第(3/3)頁
1999年12月簽訂投資協議,新橋與南韓政府合計投資約9億美元,新橋持股51%,政府持股49%。
2004年12月,在渣打和彙豐的競爭下,渣打以33億美元拿到了第一銀行的全部股權。
曆時5年,新橋資本回報倍數約3.67倍,頗為豐厚。
南韓第一銀行的並入,直接給渣打增加了450億美元的總資產,以及每年近7億美元的淨營收。
除了南韓第一銀行,渣打還收購了印尼第十大銀行――寶石銀行44.56%的股權,以及香江安信信貸。
“如果沒有您的支持,渣打也不會有這麼快的發展。”
約翰漢弗萊語氣中透著恭敬。
現在的徐良已經不是兩年前的徐良。
雖然他持有的渣打股份還是36.7%,並沒有增加。
但他卻通過漢華對衝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誘惑,掌控了渣打十一個董事局席位中的七席。
雖然英國也跟美國一樣,在企業內部,ceo是老大,但掌握了董事局的徐良,可以毫不猶豫的換掉他。
直接掌握了渣打命脈的徐良,也間接掌握了渣打的大權。
“約翰,大家都是自己人,我幫你也是幫自己,所以不必客氣。不過,你這麼急匆匆的從英國飛過來,想必有大事吧?”
漢弗萊點了點頭。
“徐,你了解華夏粵省發展銀行嗎?”
“粵省發展銀行?”
約翰拿出一份厚厚的資料遞了過去。
“你可以看一下。”
徐良接過來,認真看了起來。
粵省發展銀行成立於1988年,是股份製金融企業,注冊資本15億元。
發起股東55家,多來自省內各商業銀行、各級財政和大型企業集團。
廣發行累積發放的貸款高達90%的比例,用於支持地方經濟建設。
在1995年以前,廣發行一直實行多級法人製,總行對各分支行控製力微弱,各市縣財政和專業銀行在各地分支機構掌有大權。
在某些地方,廣發行一度充當“二財政”的角色。
也就是說,廣發行管理方麵公私不分。
誰都可以從裡麵拿錢。
2001年,廣發行股本金從25億元增加到35億元。
增資後,廣發行的股權仍相當分散,尚有900多名股東,粵省省的每個地市也都持有廣發行的股份。
廣發行2003年報顯示,廣發行前十大股東合計持有其50.12%股份。
前三大股東分彆為齊魯聯大集團、魔都申華控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蘇鋼集團有限公司。
粵省省政府全資擁有的粵海企業有限公司列第五大股東。
1996年10月,廣發行從央行手中收購破產的中銀信托,實際背負了40億元的債務。
此舉被認為是開啟了建國後華夏金融機構市場退出的先河。
而承擔“試驗”的廣發行,則獲得由地區性銀行擴張為全國性銀行的機會。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