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愈深,禦書房內的燈火卻越發明亮。劉彌站在天下疆域圖前,齊、趙、燕、陳四國割據一方,各有其勢。漢帝劉彌身披龍袍,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炬,直視著這幅江山畫卷,胸中豪情萬丈。
隻見其目光深邃,仿佛能夠穿透這厚重的夜幕,看到遠方的山川河流,看到那些被四國割據的土地。他的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這是獨屬於一代帝王的野望。
劉彌的手指輕輕滑過疆域圖上齊國的邊界,眼中閃過一絲銳利。他沉聲道:“齊國,雖自詡為中原正統,但如今君弱臣強,丞相許白,權傾朝野,竟敢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國內,淩青、賈思明、夏侯方、李三信等人各自為政,割據一方,更有夏侯宏、蒙卿之流,雖駐守舊都,卻聽調不聽宣。這般內亂之國,豈能長久?我大漢鐵騎,早晚必將其逐個擊破,重振漢室雄風!”
言罷,劉彌站起身,負手而立,望向窗外,仿佛已經看到了齊國敗落的景象。他的臉上浮現出一抹自信的微笑,那笑容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豪情。
接著,劉彌的目光轉向了趙國。他微微皺眉,沉聲道:“趙國地域狹長,糧草儲備不足,但其民風剽悍,遊俠之氣頗重。趙邊騎更是精銳之師,驍勇善戰,實為我漢軍東出之路的一大阻礙。如今雖有盟約在身,但若是我大漢鯨吞齊國半壁江山之時,難保這趙國不與齊國結盟,反過來進攻我大漢。因此,必須早做準備,讓趙人不能吃的太飽。”
劉彌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他知道,要想實現統一大業,必須謹慎行事,不可有絲毫懈怠。他轉過身,拿起桌上的毛筆,在一張紙上寫下了“慎備趙國”四個字,然後將其放在一旁。
緊接著,劉彌的目光移向了燕國。他輕輕搖頭,歎道:“燕國地處東北,國力偏弱,一國之力難敵齊國東都軍、東境軍之眾。然而,燕國內部也並非全無強手。那呂家將門,世代忠良,勇猛善戰,是我大漢不得不防的勁敵。看來,需要暗衛提早行動,傳播些流言蜚語,動搖其軍心民心。”
劉彌的語氣中充滿了決斷和果斷,他知道,要想實現統一大業,必須不擇手段,利用各種手段來削弱敵人。他再次拿起毛筆,在另一張紙上寫下了“動搖燕心”四個字。
最後,劉彌的目光落在了陳國之上。他微微一笑,輕聲道:“至於陳國,嗬嗬,國君昏庸,貪腐橫行,百姓怨聲載道。若不是其丞相路額修有些手段,這陳國早已土崩瓦解。然而,路額修雖能暫時穩住陳國局勢,卻難以挽回其頹勢。我大漢隻需靜待時機,便可一舉將其覆滅。”
劉彌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屑和輕蔑,他知道,陳國已經是一盤散沙,隻需輕輕一推,便可讓其灰飛煙滅。他再次拿起毛筆,在最後一張紙上寫下了“靜待陳亡”四個字。
……
“天下四分五裂,百姓受苦,這天下,該有一統之日。”劉彌低語,聲音雖輕,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他知道,要實現這一野望,需要強大的軍隊,需要英勇的將領,更需要一個英明的領導者。
劉彌的視線隨即落在一張偌大的名單上,隻見沐君封、昭蘇、扶餘、尉燎、薛平之等人名字皆在其上,“我大漢軍容鼎盛啊,“沐君封啊沐君封,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大漢軍方的旗幟,你果真抗住了。”劉彌的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在劉彌心中,沐君封不僅是先帝的托孤大臣,更是先帝為其留下的實現大漢統一大業的重要助力。
若沒有延山之戰,沐君封力挽狂瀾,如何有的大漢數年喘息之機?
若沒有沐君封力排眾議,堅持軍備改革,何談漢軍戰力崛起?
若沒有沐君封主張東進,何來的天寶寺大捷!何來的青丘大捷!何來的引馬瀾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