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江皓今天收到期刊時的激動,高煒這個論文的作者本人是波瀾不驚。
隨便翻看掃視了幾眼後,就已經將期刊合上。
“師兄,這是我最早投的兩篇,還有兩篇應該下個月會見刊。”
“那兩篇運氣差點,被太多家拒稿了,所以見刊時間會長一點。”
“奪少?你之前一共寫了四篇?”
一聽還有兩篇文章,江皓自己都有些被嚇到。
一年四篇?這個成果量就有點太誇張了吧!
自己當年讀博還是導師和鄒教授儘力支持了兩篇才達標的。
如今對高煒來說,這發文章怎麼感覺跟喝水一樣簡單!
“沒有,開始一共寫了三篇,不過有一篇一直沒過稿。”
“後來想著再寫一篇,補上這篇沒過稿的。”
“沒想到寫完後又一起投了一家,結果這兩篇就都一起過了,會在同一本期刊上出版。”
十分平淡的語氣,說著最凡爾賽的話語。
雖然早就知道高煒在科研上的水平不俗,但真正現實見識到還是第一次。
也難怪當年從數學院轉專業後就被自己導師黃教授看上。
本科期間就混跡在實驗室裡頭,各種競賽獎拿到手軟。
直到今天,江皓才對這位師弟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
“那這兩篇也是sci?”
“是sci,不過就是二區的文章。”
“沒事,師兄!要是你評職稱需要一區的,等我明年積累積累,再寫兩篇沒問題!”
聽著這些虎狼之詞,江皓是趕緊揮手叫停。
“不急不急!慢慢來!”
“我職稱又不是光這麼一項標準!真的不急,你有空了寫寫就行。”
搞得他跟招了個黑工剝削一樣,既要完成海鯨的大數據模型工作,還要求給他發論文,他還沒這麼黑心。
“我聽說你新的大模型又有突破了?”
現在海鯨平台的用戶數據越來越多,對於大數據模型的工作是越來越好做。
尤其是在模型完善的這一塊,個性化的精準推送越來越準確。
這也使得海鯨短視頻的用戶留存率越來越高。
而江皓最近是聽說高煒有新的模型在突破。
“算是吧,跟商單轉化率有關的模型。”
“目前這一塊數據還不夠多,想完全完善還要一定的時間。”
終於是到了盈利,業務經營方麵的大數據。
這一塊是日後海鯨能否盈利的重點,現在的數據隻能依靠海圖來收集。
要是能跟其他平台有一定的合作,將數據共享出來,對於這一類的大模型反而是個巨大的進步。
“江總。”
“高總監,您也在這裡啊?”
張靜這會兒正敲門呢,看到兩人都在後趕緊說出來意。
“下午的會議馬上開始,要推遲麼?”
“不用,我跟高總監馬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