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總,您帶大家過來視察,應該是準備來下訂單的吧?”
幾人中,除了比亞迪的這位王副總不是雷總邀請的外,剩餘的李總和何總跟雷總關係很好。
今天最開始也是江皓跟雷總約的。
這位王副總算是順帶的,雷總認識所以一起坐下來溝通。
“哈哈!江總,我們要是不下單,連參觀的資格都沒有麼?”
“那不會,隻是雷總您業務繁忙,哪有時間參觀跟小米集團業務無關的企業啊!”
麵對雷總的玩笑,江皓也隨口回應著。
自從pcl決賽之後,小鵬汽車好像一下子出圈。
銷量開始增長,這個月銷量預計能達到3000輛以上。
這是完全出乎了何總跟江皓兩人私下交流的預期。
要是月銷量能穩定到這個數,小鵬g3這款車是能夠覆蓋成本,真的產生盈利。
最早預計的年銷量大概2萬輛,是屬於得2年才能覆蓋研發成本。
至於兩年後,那就是新款汽車的上市。
本質上,這幾年何總都沒打算真正讓小鵬汽車盈利。
就是不斷得砸錢,不斷的迭代產品,積累技術。
如今能超預期的銷量,倒是有希望在新一代車型發布前,先吃點小肉。
今天過來,自然是重新來下訂單的。
畢竟銷量要是能穩住,原本的2萬輛訂單肯定不夠。
小鵬汽車目前可沒有讓客戶等著排期提車的資格,真客戶聽說要等車沒準都得跑了。
而自小鵬汽車如今有起色後,麒麟電池終歸是被大家所看見。
“江總,這可說不準哦。”
雷總臉上笑容帶著深意,這讓江皓下意識的思考起來。
印象中雷總造車應該不會這麼早吧?
如今小米集團生態鏈才剛剛鋪開成熟,難不成這一世雷總造車的意願提前了不成?
還是說雷總一直有造車的想法,隻不過真正宣布造車還得要一段時間?
想到這兒,江皓還是先跟這位比亞迪的王總聊。
畢竟王總來的目的明確,意向也簡單交流過。
“王總,您是要訂一萬輛車的電池訂單?”
王總聽聞,眼神掃視過麵前的幾人,倒是沒提出要私下聊,而是直接點頭應下。
“訂單是沒問題,我們麒麟電池廠也有這個產量,下個月就能安排生產,大概一個多月時間就能完全交付。”
“不過王總,我記得您集團本身就有電池公司吧?”
比亞迪的電池是自主獨立研發的,且早在電動車領域深耕。
國內最早的嘗試插混的電車也是比亞迪。
可以說在電池領域上,比亞迪應該是能自給自足的才對。
“有,不過產量並沒江總您預計的那麼高。”
“而且我們比亞迪的電車供用戶選擇的版本較多,集團的整個電池供應上,除了我們自己的電池廠,寧德時代,lg集團的電池我們都有采購並保持長期合作。”
“我這次來也是想跟江總,還有劉總你們開展新的業務,希望能維持長久的電池供應業務合作。”
到底是國內汽車領域的大集團,這幾年比亞迪車企的地位在國內迅速提升。
市值也不斷膨脹中,電車領域是繼特斯拉之後吃到第二塊蛋糕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