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反駁道。
“哎噫喂,現在的年輕人,你不懂,結婚還要告訴你嗎?領個證就行了。你看那姑娘,跟在周進後麵磕頭,什麼意思?給老祖宗磕頭,不是一家的,怎麼可能呢?鬼都不信。”
這些話,周進聽在耳裡,他擔心曉雅惱怒,扭頭看了一下曉雅,卻發現曉雅也在看著他,並對他燦然一笑。
其實,對於這些話,曉雅隻聽了個大概,畢竟,是帶了些方言口音的。但,基本意思,她還是能聽明白的。雖然她裝著沒聽清聽懂,但是,心裡卻是有些莫名的欣喜。
她從小生活在南錫,後來,又到了運江,基本上都是在城裡,對於鄉下的一些習俗,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條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如果家裡有老人去世,小夥或姑娘帶其異性朋友回家一起辦喪事,一起給長輩死者磕頭,就基本上可以認定,他們對雙方男女關係的認可,鄰居就可認定,他們是一對兒。
剛去世的這位二老太太,雖然不是周進家的親屬,但全村人都拿她當長輩。自己跟著周進一起磕頭,鄰居這麼認定,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周進心裡是這麼認定的嗎?他是怎麼想的呢?
顧曉雅心思轉動,忽然之間,臉上一陣烘燙。
二老太太葬禮的最後一天,達到了**。遺體火化後,入土為安。之後就是為老太送上最後一程,俗稱“送山”,可能就是送上西山的意。送行的隊伍,滿眼望去,白嘩嘩的一片,蔚為壯觀,真的把村裡的路都堵塞了。省衛視的《鄉土》欄目,還特地派出了兩組記者,進行跟蹤拍攝采訪。
周進臨回運江時,與家裡的媽媽、哥哥、嫂嫂還有姐姐妹妹,一起吃了頓飯,顧曉雅全程參與。
餐桌上周進議了幾件事。
1,哥哥跟在彆人後麵打工,過年回來以後,明年就不去了。明年他到周進的裝璜公司去任職,反正是乾水電。姐夫、妹夫,如果願意,也可以跟著一起去。周進負責租個房子,讓他們住到一起,相互有個照應。
2,明年開春,周進準備出錢,把家裡的房子翻建一下,建好後的產權,歸哥哥嫂嫂。原本他想讓媽媽和他一起住到運江去的,他在山河鎮拆遷安置的農民住宅區,以低價買了兩套農民彆墅,一直空關在那。在京海花園,也選了一套位置好的。可以先裝修一套起來,給媽媽住。但是,媽媽死活不肯去,故土難離,運江那裡,一個人都不認識,而在老家,四邊鄰居都很熟,貿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不憋出病來嘛?
原本媽媽和姐妹包括哥嫂還想和他談談婚姻的事,但是,考慮到顧曉雅在場,也都選擇了閉口不言。他們的心裡,秋語薇的地位,一時難以替代。
這事兒,要等到春節回來,一家人要坐下來,好好談。
畢竟,周進過了年,就虛三十歲了。這麼大的小夥子,不結婚,不是個事兒啊。媽媽還想著早點兒再抱個孫子呢。
晚上回到運江時,已經很晚了,周進把顧曉雅送到她住的地方。臨下車時,感受到了曉雅心跳的不尋常。特彆是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讓周進失神了好久好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