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一個鄉下孤寡老太太的葬禮,竟搞得如此的聲勢浩大。不僅是本組本村的,就連相鄰幾個村的百姓都過來了。周進後來初步估了一下,大大小小,竟有差不多上千人。
村裡在外打工的,都特意趕回來了,每人都捐了五百以上,有的甚至捐了一千。其他村組過來參加送葬的,也都不是空手來的,基本上都是隨禮一百塊。
周大國專門找了來了村裡的會計負責收賬計賬,除去周進捐的一萬塊以外,其餘的賬款,竟超過了四萬元。
有了錢,一切都好辦了,村裡的幾個專門負責替彆人做酒席的大廚,也自願過來參加服務。各家各戶,把自家的八仙桌和板凳,都抬了來,密密麻麻,擺了有好幾十桌。這麼多人,一次坐不下,就搞流水席。
周大國負責統籌。有負責買菜的,有負責洗菜切菜的,有負責端菜上桌的,有負責洗碗抹盤的。那邊,幾名裁縫,踩著縫紉機,馬不停蹄地起趕做著孝衣孝帽。因為來的人實在太多,需要不停地加製。周大國的意思,外村百姓凡是出了錢來的,不但管飯,也都有一份。此外,和尚道士放焰口,做法事,晚上還請了農村裡的戲班,吹吹打打,一直熱鬨到了後半夜。
“老太太的這個排場,我這輩子沒見到過!”
“這哪象無兒無女哎,就是兒女都做高官,也不得這麼大的排麵啊。”
大家忙得歡騷之餘,忍不住這樣感歎。
以前隔壁村裡有個大官,老父親去世了,乖乖,排場也不小,小轎車把村頭的路都堵上了。後來,這個大官退下來了,他老娘去世,就沒什麼排麵了,冷冷清清的。像二老太太這樣,雖然無職無權,無兒無女,但一輩子與人為善,得到大家的衷心認可和敬愛,確實是不簡單。
當然,相鄰其他的村民趕過來,參加葬禮,完全是湊個熱鬨。因為老太太高壽,99歲,相當於一百歲了,這是個有福之人。他們過來,是沾福氣的。
顧曉雅也被周進接到了家裡。在接下來的三天裡,(農村風俗,老人的後事忙起來,都要三天以上。)她是被人當作是周進的家屬,參加的。
周進的媽媽,對於兒子又帶了一個女孩子回家,感到很詫異。在她的認知裡,秋語薇才是她的兒媳婦。隻不過是,她現在出國了。所以,對於顧曉雅,她起初表現出的態度,是客氣有餘。
客氣過了分,那就是距離了。
當兒子告訴她,曉雅就是那個替自己辯護的律師時,她這才有些轉變了態度。
曉雅跟著周進,參加葬禮的活動,周進跪下磕頭,她也跟著跪下磕頭,一步一趨。看到這一幕,旁邊的鄰居私下有議論。
“周家二小夥,真是有出息,帶回來的姑娘,個個都很漂亮,但是,現在這個,漂亮是漂亮,就是腿有點瘸。所以,娶媳婦,不要揀(挑),你看,揀來揀去,揀了個瘸子,嘖嘖嘖!”
“彆瞎說了,誰說這個就是二小夥的老婆的啊?他們又沒結婚,結婚,不請我們喝喜酒吃喜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