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完全沒想到皇貴妃所求之事竟是收養李瑕。
剛好朝中一部分大臣置喙李瑕出身。
他的名字中的“瑕”也暗指出身不好。
認到皇貴妃膝下,玉碟一改,李瑕自此便有了正經世家出身的祖家。
出身卑姓再不敢有人提及了。
回含元殿時,鳳藥感慨著,“轉眼雲之小姐與六爺都有兩個孩子了,想來六爺早早納妾,第一子竟是嫡子。倒也是福氣。”
“隻可惜現在六爺身子不好了,王妃再想為皇室開枝散葉也不能夠了呢。”
皇上自己子嗣單薄,很希望兒子們能多生養。
太子倒有幾個孩子,卻沒扶正任何一個妾室,太子妃之位一直空懸。
他心念一轉問鳳藥,“可是太子那邊有什麼消息。”
“並沒有,不過聽說太子向常宗道常大人求娶常家小姐為太子妃。”
皇上停下腳步,任命常宗道為五軍總督製的政令未下,太子是怎麼得知的?
他有些不悅,卻也不會再為這種小事煩惱。
“常大人什麼意思?”
“依奴婢之見常大人並不喜歡太子爺。”
“哦?那他喜歡哪家公子?”
“常大人在南疆負責軍需時,奴婢多次與他打交道,此人十分務實,喜歡認真勤奮的年輕人。”
“奴婢多次聽他誇獎九爺。四爺九爺相較,他必定中意九爺。”
…………
太子向皇後請安時,提起冊立太子妃一事。
皇後已經催促多次,他納的妾室眾多,也誕下孩子,太子妃多年空懸,是而沒有嫡子。
常家鼎盛時期,他有意迎娶常雲之,雲之卻心儀李琮。
之後,他便沒再中意任何姑娘。
眼見常太卿即將成為皇城最大新貴,手握重權,在朝中讚譽頗高,假以時日,必定能成朝廷可依靠的要員。
他自己還有點私心,不想像父皇那樣,受製於外祖父。
身為皇帝,自當乾綱獨斷,這一點他和老皇帝的的意願是一樣的。
娶了常宗道之女,扶持老丈人,與自己外祖抗衡。
太子請官媒到常家“納采”並未告知皇後。
聽說兒子想娶常宗道的女兒,她略有些吃驚。
她已看中王家姑娘,自己一個遠房侄女。
女孩兒年十六,相貌才情都很好,嫡出女子,大家閨秀,很配得上兒子。
沉吟一番,她問太子,“你許她什麼位份啊。”
太子悻悻而言,“太子妃也沒能讓常大人當場就同意,更不用說側妃了。”
“他當時就拒絕了嗎?”
太子搖頭,“九弟那日也去納采,常大人說七日後給我回信兒。”
皇後又問,“他對你九弟的媒人怎麼回話的?”
太子有些不耐煩,“納采我沒去,隻請媒人去了,聽說九弟帶媒人親自上門的。常大人自然先回複我這邊,我的媒人走後,他對九弟說什麼我怎麼知道。”
皇後起身在修思殿中踱步思考,慍怒地不時看太子一眼。
這個兒子,直心直腸,做事衝動莽撞,總是不動腦子。
“兒子,你彆把太子妃位給常家姑娘,給她個側妃足矣。我們不要等七日,我們直接跳過問名,納吉後到常家納征。”
按婚禮六儀,“納采”,男方請媒人向女家說明通婚意願。征求女方同意。
然後“問名”,問女子姓氏,用以占卜吉凶。
“納吉”,在家廟卜得吉凶,派人通知女家。
“納征”,向女家贈送玄纁、束帛、儷皮定婚。
“請期”,男家擇定完婚吉日,征求女家意見。
“親迎”,於黃昏時,到女家迎娶新娘。
這六禮分為三個階段,議婚、定婚、成婚。
光是議婚就要交換草帖、定帖、細帖、庚帖,全部搞完,還要押樣——交換花簪與鞋樣。
因鞋與諧同音,取和諧永好之意。
此時方為議婚結束。
接下來要訂婚,更為繁瑣。
光看禮儀就知道男子娶一房正妻是多麼隆重之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