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等到冬天的時候會下雪。”
“老師,冬天水會結冰。”
“老師,有很多樹都會掉光葉子。”
“老師,有小動物會冬眠,等到冬天的時候,我們就找不到它們了。”
“嗯,沒錯,大家說的都是冬天的時候會發生的其中一部分的自然現象。”紀希靈看到有許許多多的孩子都十分踴躍的舉起了手,回答著她剛才提出來的問題,心中覺得很是滿意,又引出了一個問題。“那大家知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呢?知道的同學請舉手回答。”
“老師,我知道,是因為冬天的時候會變冷。本來是要下雨的,但是太冷了,就變成了雪花。冬天會結冰也是因為天氣比較冷。”
“是的,沒錯。就跟剛才小柱子說的那樣,動態你會發生的許許多多的自然現象都是因為天氣變冷,咱們生活中見到的,就會是不同形態的水。至於剛才說的樹葉會掉光,是因為葉片在其生命周期內,通過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質,但同時也伴隨著代謝產物的積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代謝產物,可能導致葉細胞的功能衰退,從而加速葉片的老化過程。隨著季節的變化,光照時間和溫度的降低,會影響植物的生理活動。低溫的惡劣環境條件,會對植物造成傷害,導致葉片細胞結構的破壞和功能的喪失。而且冬天的還會,降水會比較少。在乾旱條件下,樹木通過落葉,減少水分蒸發,以便更好地保存水分。而且在秋冬季節,樹木通過落葉,可以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損耗,為春天的重新生長做準備。”紀希靈將自己之前了解到的那些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整理之後,才開口說出來。
“原來是這樣的啊,感謝小紀老師為我們答疑解惑。”
“好的,那孩子們,我們剛才都已經講到過在冬天的時候,會發生的那些自然現象。那麼,我想知道的是,大家到了冬天的時候,有沒有見到過,或者是聽說過被凍傷的人?”紀希靈上輩子,跟著自己父親,一直生活在四季如春的南方小城裡麵,一直到她發生意外,來到了這邊,她都還沒見過雪。
“老師,我見到過,就在去年快要過年的時候,我家隔壁的大爺就因為夜裡麵喝酒喝多了,還沒回家就醉倒在路邊了。等到家裡人發現的時候,他都已經暈過去了,等到我們把他送去醫院裡麵的時候,那些醫生說我大爺的腿因為凍得太嚴重,保不住了,隻能把腿給鋸了。”紀希靈的話音剛落,就有一個鄰村的小孩舉起了手,說著自己遇到過的凍傷的案例。
“就像剛才小雪說的,冬天冰天雪地的待的時間比較久的話,就會凍傷。但是剛才他說的例子,算得上是最為嚴重的。那麼,接下來,我就要跟大家說一下,有關於凍傷的那些事情啦!大家準備好了嗎?知識的小列車即將開往凍傷區域,請大家擦亮你們的眼睛,豎起你們的耳朵,動起來你們的小手,講我說的有關於凍傷的相關事情群都記在本子上麵,等待會下課之後,我就要抽查大家的課堂筆記的記錄情況。”紀希靈肯定剛才小雪說的是真實的,可能會發生的凍傷的相關情況。
“凍傷,是低溫寒冷侵襲,所導致的損傷。損傷程度與寒冷的強度、風速、濕度以及受凍時間、人體局部和全身狀態等有直接關係。按照這樣的話,可大致分成兩類,分彆是非凍結性凍傷和凍結性凍傷。凍傷是寒冷季節、從事低溫下作業人員的常見急症,其預防、早期診斷和積極治療至關重要。”
“人體各年齡段均可發生凍傷。特彆是中、青年人戶外作業者多見。冷暴露概率高、時間長者,凍傷發病較多。大部分凍傷發生在冬季比較冷的時候,將肢體暴露在外後,平均冷暴露時間為30~120分鐘,少數傷員冷暴露時的環境溫度稍高於0℃,但有大風。凍傷多發生在身體的末梢部位,主要為四肢末端,下肢凍傷最多見,其次為手和顏麵部位凍傷。常為兩側對稱發生,且足部凍傷,往往先於其他部位發生。”
“非凍結性凍傷,指長時間暴露在0~10℃的低溫、潮濕環境中所導致的局部損傷。通常發生在暴露的皮膚上,如臉頰、耳朵或鼻子,可能發生在凍結性凍傷之前,凍傷後不會發生組織損傷。包括凍瘡、戰壕足和浸漬足。”
“凍結性凍傷,指皮膚暴露於0℃以下的低溫(一般在-5℃以下)時發生凍結,包括局部凍結性凍傷和全身性凍傷。全身性凍傷,還包括凍僵和凍亡。凍亡大多發生在意外事故或戰爭時。”
“按損傷範圍分類,Ⅰ度凍傷僅傷及表皮層,常由短時間冷空氣暴露,或接觸冷物體所致。引起麻木和紅斑,有輕微的表皮脫落,輕度水腫。”
“Ⅱ度凍傷,傷及表皮和真皮層。皮膚表麵起水皰,水皰內可見透明或乳白色液體,周圍有紅斑和水腫。”
“Ⅲ度凍傷,傷及皮膚全層和不同程度的皮下組織。水腫明顯,產生出血性水皰,皮膚溫度低,感覺遲鈍或喪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Ⅳ度凍傷,損傷累及全層皮膚,並涉及相對無血管的皮下組織,壞死延伸至肌肉和骨骼。深部組織壞死,完全失去功能和感覺。”
“非凍結性凍傷之中,凍瘡多發生於暴露部位及肢體遠端,早期症狀主要有皮膚蒼白、紅腫、發紺、發癢、刺痛。持續時間較長的,可有水皰、潰瘍、繼發感染等表現。戰壕足和浸漬足局部表現為水腫、紫斑、出汗,感覺異常等。深度損傷呈濕性壞疽,可伴有感染。如果說出現了深度損傷的話,要是再遇到些什麼特殊情況的話,說不定就會保不住被凍傷的地方。”
“凍結性凍傷之中,局部凍結性凍傷,在凍融以前,傷處皮膚蒼白、溫度低、麻木刺痛,不易區分其深度。複溫後,不同深度的創麵,表現有所不同。依損傷深度,一般分為四度。”
“Ⅰ度:損傷在表皮層。受凍皮膚紅腫、充血,自覺熱、癢或灼痛。症狀多在數日後消失,愈合後除表皮脫落外,一般不留瘢痕。”
“Ⅱ度:損傷達真皮層。除上述症狀外,紅腫更顯著,伴有水皰,皰內為血清樣液,有時可為血性。局部疼痛較劇,但感覺遲鈍,對針刺、冷、熱感覺消失。1~2天後皰內液體吸收,形成痂皮。如無感染,2~3周後脫痂痊愈,一般少有瘢痕。除有時對寒冷較敏感外,無其他後遺症。如繼發感染,常形成潰瘍,經久不愈。”
“Ⅲ度:損傷達全皮層,並累及皮下組織的不同深度。開始複溫後,可以表現為Ⅱ度凍傷,但水皰為血性,隨後皮膚逐漸變褐、變黑,以至明顯壞死。如果是壞死的話,那就要做好截肢的準備了。”
“Ⅳ度:損及全層皮膚、皮下組織,嚴重者可深至肌肉、骨骼,甚至使整個肢體壞死。凍結區域水分蒸發後可發生乾性壞死,即木乃伊化。肢體疼痛是Ⅳ度凍傷的主要症狀,可持續15~30天。”
“全身性凍傷凍僵,為中心體溫下降的全身性損傷,常伴有意識、精神障礙,以及軀體運動障礙,甚至出現呼吸變慢、心率減慢、心律失常等。”
“凍亡,患者可出現呼吸抑製、心跳呼吸驟停,最終導致死亡。”
“那我剛才說了那麼多有關於凍傷的相關事情,那麼接下來,我要說的就是有關於凍傷之後的一些相關治療手段了。”
“我們如果發現凍傷患者後,立即用棉被、毛毯或皮大衣保護受凍部位,迅速使患者脫離低溫環境和致冷因素,以防止再次受凍。早期乾預可以有效降低凍傷後的致殘率。局部性損傷患者複溫在無複溫條件下,可將凍肢置於自身或救護者的前胸、腋下、腹部等溫暖處,利用體溫來複溫,忌用火烤、雪搓或冷水浸泡受凍部位。”
“有複溫條件下,局部性損傷患者可用溫水快速複溫至皮膚略發紅,並感溫熱為止,局部創麵應儘可能在無菌條件下簡單清創,塗凍傷油膏,再予以寬鬆包紮。移送全身性損傷患者對此類患者應首先呼叫120急救人員,同時監測生命體征,心跳呼吸驟停者要施行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迅速送至有條件進行全身複溫的醫療單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