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明白。”黎羽一聽薑尤提到他所掌管的後方給養問題,毫不猶豫道:“等大王製定進攻策略後,微臣便儘快籌措征戰物資,若有差池,願受重罰。”
“好!”薑尤不由開懷大笑,又見計蒙和伶倫一前一後踏進殿門,遠遠招呼道:“這下你可放心了,計蒙,黎羽已經下了保證,哪怕你飛過濁水,也不會缺你半斤糧食。”
“如此甚好。”計蒙頓時大喜過望,甚至忘記向薑尤請安,衝著黎羽抱拳致謝道:“庖正,計蒙代表數萬將士先行謝過。”
“參見大王。”計蒙話音剛落,緊隨其後的伶倫率先向薑尤請安,計蒙這才想起還沒有向薑尤請安,急忙請罪問安:“微臣給大王請安,方才一高興,居然忘記,請大王恕罪。”
“這有什麼妨礙?”薑尤嗬嗬笑道:“咱們君臣原本便親如兄弟,何須在意這些繁瑣禮節?來來來,諸位請坐下敘話,俟眾位方侯到來……哎?大哥,你怎麼坐那兒呢?”
原來,大殿之內,早已按照參與議事之人的職位高低而井然有序地擺放好俎案——後牆正中六寸餘厚的長榻上,居中打橫擺放著六尺長三尺寬的王座。
王座前寬敞的青磚地麵上,十二張四尺餘長兩尺半寬的尋常俎案分列在左右兩邊的葦席上,中間閃出一道五尺餘寬的過堂。
兩邊的俎案又分為前後兩排,每張俎案後麵,早已端端正正地擺放好一方深紫色的粗布軟墊。
伶倫、計蒙和黎羽已經坐定,所坐位置和昨晚宴會時並無差彆,而敖正卻在過堂左側後排末首的俎案處悄然落座。
薑尤頓時醒悟過來——敖正昨夜由百官之首的牧正貶為少卿,在今日到會的文武重臣中職位最低,隻能坐在末席。
這可是薑尤掌管九黎以來首次出現的場景,頓時覺得大為不妥,急忙婉言勸道:“大哥,還是坐回原位吧,離得近,說話也方便不是?”
“謝大王。”敖正急忙謙辭道:“上下有彆,長幼有序,微臣擔任少卿,理應末座叨陪。”
“哎——”薑尤不以為然地正欲再勸,卻見八位方候已經陸續走進殿門,也不好當著眾臣之麵再做勸說,隻好轉而招呼八大方候:“八位老弟,不用多禮了,趕緊就坐,吃過早飯也好商議大事。”
“謝大王。”
可是,八位方侯齊聲施禮道謝,卻沒有一人應聲入座,反而左看看正襟端坐末席的敖正,右看看滿麵春風的薑尤,麵麵相覷中,又見原本已經落座的伶倫、計蒙和黎羽,也已不約而同地站起身來。
一時間,殿內的氣氛驟然變得有些尷尬,更讓八位方侯左右為難,有些無所適從地立在當地。
八位方侯何以如此彷徨不決呢?
還要從這一時期的官製說起。
當初,羲皇首創“正”“卿”兩職,農皇登基後又稍作完善,在“正”“卿”之下添加“尉”“士”兩職,才完善發展成為如今的正、卿、尉、士等四種官職。
喜歡從混沌到未來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