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精神內耗,目標也就明確的多了,先打尋陽和薪春,把這兩縣之地收回來在說。
然後打柴桑和彭澤。
把這四座沿江城池拿在手中,基本上就控製了長江中段的控製權。
就在李元徽率領五萬大軍向西進發之後,荊州的西魏政權卻出人意料的派出了使者,表示願意將薪春、尋陽、柴桑、彭澤四縣之地交給李元徽,並且他們現在已經開始撤軍了。請李揚州儘快派人接手。
使者走了以後,一眾將領都非常的興奮,不戰而勝,白白得了四縣之地。
李元徽這邊立即派遣水軍去接手柴桑、彭澤,派遣騎兵去接受尋陽、薪春。
他知道這是荊州方麵給他設下的圈套,柴桑和彭澤沿江要地,是西魏從東魏手中襲取的,現在落在李元徽手裡,東魏肯定不會跟江淮方麵善罷甘休。
但李元徽明知道這是圈套,但四縣之地是肯定要吃的。
就像是戰國時候韓國割讓上黨給秦國,但韓國的上黨太守卻把地方獻給了趙國,趙國收下土地之後,秦國能善罷甘休嗎?必然不能。
於是,就引發了曠日持久的長平之戰。
但趙國受地的選擇錯了嗎?
這個問題很難說,上黨的地理位置對於趙國可是很重要的。並且有些事情不能以結果來推論最初的選擇對錯。
因為事物發展的過程之中,往往會產生很多不可控的變量。
所以先管什麼圈套不圈套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至於跟東魏,本也不是盟友,要打也沒問題。
李元徽這裡兵不血刃的收複四縣之地,慕容德輿率領的七萬大軍,先後攻克宛城以北的博望、堵陽、雉縣、西鄂等城,在大戰初期進展神速。
隨後一路推到了南陽郡治宛城。
宛城是大城,是荊襄北上洛陽、關中的必經之地。
隆中對裡說,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也就意味著宛城其實是洛陽南麵的第一重大門,過了宛城北上洛陽就是數百裡的平原地帶,無險可守。(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