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自然規律_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6章 自然規律(1 / 2)

“年輕人,思想建設做的不錯嘛。”張信廣在聽到林少瑾的話後,其冷冰冰的態度瞬間融化,臉上帶著和顏悅色的笑容說道,“不過,有的事情,其實並不以個人意誌為主導,你明白嗎?

有一腔熱血,這值得鼓勵,但你需要了解,一個社會采取什麼樣的政體,用什麼樣的經濟模式,進行什麼樣的分配模式,是取決於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

而不是由一個英雄人物的雄心壯誌、逆天才華決定的。這是曆史唯物主義哲學的根本,世界是聯係、全麵和發展的,不是孤立、片麵和靜止的。

章毅或許今天的想法是錯的,今天的路線是錯的,但在不斷的實踐當中,他最終也會走向一條正確的道路,畢竟社會發展的整體是呈螺旋上升的。”

“可那樣會死很多人。”林少瑾回道,“從短期來看,章毅的路子確實是將生產力最大化的最優選,但從長期來看,這是一種歇澤而漁的行為。

22世紀的生產力不比21世紀,麵對核大戰後的廢土,2020年的人可能需要50-80年的時間才能初步恢複文明。

但2106年,在依靠強大的自動化生產機器與火種計劃的前提下,或許隻需要5-10年的時間就能夠重建滬杭,隻需要1-2年就能重建滬區。

所以,產能過剩才是核戰後時代的最大問題,而不是產能不足。

雖說現在是人少機器少,但隻需要很短時間的發展,就能生產出大量的作業機器,而人口卻並不能短時間迅速增長。

到那時,天空之城想要轉型,就要對抗在這個過程中獲取到利益的人,最終就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動蕩。”

林少瑾的話對於張信廣來說,自然是聽得懂的。核大戰後初期,天空之城需要工人,便賦予工人絕高的地位,甚至將大部分其他職業的人都轉型成為工人。

而在核大戰後的10年,當重建工作漸漸達成,工人的地位會越來越低。那些工人必然是不能答應這一點的,到那時,一個社會中已經幾乎百分之99的人都是工人了,那怎麼可能不會動蕩呢?

若是2020年情況又有所不同,重建需要漫長的時間,有錯誤都可以慢慢糾正,就算有動蕩也是輕微的。

這就好像是一輛電瓶車與高鐵,兩者以不同的速度向一個方向前進,當發現前方有障礙的時候,電瓶車可以輕鬆地繞行,哪怕是躲避不及撞上去了也是無關痛癢。

可要是高速列車,先不說幾乎沒有避讓的可能,真要撞上去,那直接就碎一地了。

“嗯,說的不錯,不過呢其實你倒是有些杞人憂天了。章毅可沒這個本事把天空之城帶到那一步,還記得你之前跟我說的消息麼,中央已經與滬杭取得聯係了。

在中央的控製下,章毅是跳不起來的。所以,就算最嚴重的情況,他也害不了幾個人。”

“哈哈哈,您誤會了,我實際上並不擔心章毅能影響多大的範圍,其實關於這一點我們武安早就探討過了,答案和您說一致,他最多就影響滬杭一帶。”林少瑾禮貌性地笑了笑。

“那你這是......”

“我要說的是!彆說隻能影響滬杭一帶,哪怕是他隻能影響一個天空之城,這也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事情。”張信廣的後半截話還沒說完,便被林少瑾打斷了。

接著他又收起之前的笑容,板著臉嚴肅地說:

“我希望您可以明白一件事,那不是幾十萬數據,是幾十萬活生生的人!一個人的死亡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或許微不足道,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這如天崩地裂。”

聽到這話,張信廣不由得微微一愣,愛國愛民這兩個字一直是他的過去工作與生活的主旋律。

可,有句俗話說的好,居廟堂之高不知民間疾苦,處江湖之遠隻知腰包鼓鼓。身居高位者,往往與底層脫節,時常會鬨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這種笑話張信廣自然是不會鬨出來的,可他也有他的局限性。曾經在智囊團工作的時候,他接觸最多的就是來自泛亞各地的數據,其中關於災害的數據也不少。

地震、火災、事故、瘟疫等等,每當他在看那些死亡數字的時候,都會感到十分地難過。



最新小说: 我是一個原始人 你是我的鵲橋歸路 風雪無埃 漁村醫仙 神傲巔峰 想成為異世界大聖人 [火影]純度不夠通通閃開 四合院:反腐先鋒,痛擊惡行! 誕生於世的美麗花朵 我本一心救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