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集 烏江之殤_華夏真相集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十五集 烏江之殤

第十五集 烏江之殤(1 / 2)

滎陽城中,楚漢議和。

漢王見項王主動遣使前來求和,甚感驚奇,再次問計於張良。

張良問道:大王自忖,此時可一舉擊敗項王否

漢王:雖然強弱易勢,尚且不能。

張良:既是不能,則便退步,以待良機可也。此謂養光韜晦之計。

漢王從之,於是同意談和。經過談判,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屬楚,西屬漢。

楚漢由此罷戰,擇定吉日,便在滎陽城外盟約。項羽將劉邦妻、父送還,引兵東歸。

成皋之戰,終以漢王取勝告終。

項王東歸,眾將氣悶難平,俱都無言,逶迤東行。時有項王所封美人虞姬隨軍,見到諸將情狀,乃私自勸說項王。

虞姬:以妾觀之,那個漢王本是無賴之徒,其後必然背約複反。大王不如暫勿東還,可屯兵於新鄭,召集諸將,再與劉邦決戰,方保無憂。

項王:用兵之事,非汝婦人知之,卿勿多言。

由是虞姬止言,但心中怏怏不樂。

鏡頭閃回,敘述虞姬來曆。

畫外音:關於虞姬,正史從未記載其出生之地、身世來曆,惟有民間流傳。一說其出生於今江蘇省宿遷沭陽縣顏集鎮,境內有虞姬溝,溝畔有胭脂井、霸王橋、九龍口、點將台、項宅等史跡。據《江西吉安廬陵項氏家譜》記載:虞姬出生之時有五鳳鳴於宅院,異香聞於門庭,秦始皇二十二年丁醜出生,漢王五年己亥去世,葬於彭城。第二種說法,謂虞姬乃是今蘇州常熟虞溪村人氏,為吳中望族。常熟彆稱虞城,境內有虞山,以此為證。

秦滅楚國之後,項羽隨叔父逃亡至會稽,後在蘇州率領江東子弟起義,此間結識虞姬,便即娶以為妻,常帶其出征。

群雄滅秦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各路王侯,虞姬被封為美人。依照秦製,始皇帝內宮妻妾乃分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等,西楚霸王名位低於皇帝,以“美人”以封虞姬,當是較高名號。自此之後,“虞美人”之名傳揚開來。

閃回結束,項王東歸。

項王東歸彭城之後,因惱恨英布投漢,將自己逼入危困之局,遂立殺英布妻子兒女,夷其三族。項伯繼而收編英布所有舊部,歸於自己麾下。

鏡頭閃回,複說英布。

英布乃楚地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故又稱黥布。初隨項梁起兵,為其帳下五大將之一,作戰最為勇敢,萬夫莫當。項梁立熊心為楚懷王時,自號武信君,英布為當陽君。

英布因中隨何之計,背叛項羽,前來滎陽拜見漢王。

劉邦當時正坐於榻上洗腳,聞說英布到來,當即召見,但仍洗腳如故,並不起身為禮。

英布見狀大怒,後悔歸漢,便派人複入九江,欲召舊部自立。

使者至於淮南,得知項王殺儘英布家人,項伯且已收編九江王部隊。由是收聚故舊,僅率數千人回報。英布聞之,放聲大哭,非但痛恨項王,並且懷怨劉邦。

漢王因受張良點撥,自知得罪九江王,急向英布陪罪,又增撥給三萬軍馬,命其收兵前至成皋。漢四年七月,又立英布為淮南王,都於六安,統九江、廬江、衡山、豫章諸郡。

英布由此息怒,便與項王決裂,立誌依靠漢王,以為家人報仇。

可歎項王,隻因出於一時氣憤,便將最善戰之將推給宿敵劉邦。

西楚霸王帳前本有五大戰將,乃是龍且、季布、鐘離眛、英布、虞子期。當此之時,龍且死於濰水之戰,英布降漢,隻餘季布、鐘離眛及虞子期三將。

楚漢鴻溝劃界之後,項羽領兵東歸,劉邦也欲西還關中。

張良勸道:漢有天下大半,諸侯皆附。楚兵疲弊,糧食已儘,此正是天亡楚國之時。今若釋而勿擊,實謂養虎遺患。待項王養息已足,大王自料尚能與其並立乎

劉邦聞而大悟,背上汗出,改顏相謝,聽從其計。

漢高祖五年,劉邦派使聯絡各地諸侯,並傳檄韓信、彭越,約定共同滅楚。一麵親自率軍東進,追擊項羽。十月歲首,劉邦追擊楚軍至固陵,銜尾以戰。

項羽大怒:此賊無賴,果如我虞美人之言!

由是回師西向,迎戰漢軍。因當時韓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楚軍奮勇反擊,劉邦由是大敗而歸,複入陳下,深塹自守。於是唉聲歎氣,複又問計於軍師張良。

漢王:諸侯不從本王之約,韓信、彭越亦皆不肯出兵相助,為之奈何

張良:前番諸侯追隨懷王破秦,皆得裂土分王;今楚兵將破,韓信、彭越等必望有分封之地。因未得其封,故此擁兵自重,不從大王之命,固宜也。

漢王:如此奈何

張良:不能分茅裂土,事未可知。若應韓、彭二人,與其共分天下,則可片言而立致。主公未若從權,自陳以東至海,儘封與韓信;睢陽以北至穀城,以與彭越。使其各自為戰,與主公三麵夾擊,則楚易敗,項王可擒也。

漢王:此言甚善。

於是乃發使者,分至齊、梁,書告韓信、彭越:著二卿並力擊楚,以定天下。則楚破,自陳以東至海,封與將軍韓信;睢陽以北至穀城,封與相國彭越。

韓信、彭越得書,同時遣使回報,答應即刻進兵攻楚。

劉邦分茅裂土為酬,終於搬動韓、彭二人發兵,但心中頗怒,殺機已經深種於懷。

既得梁、齊兩路大軍呼應,漢王自謂勝數已定。由是乃令劉賈率軍,聯合英布,自淮地北上;自率本部軍馬,自陳下向東出擊。共集五路大軍,對項羽形成合圍。

當此之時,項羽因懷憤怒,便將大部兵力用於圍困劉邦,楚都彭城再度防守薄弱。

韓信看出便宜,於是並未按照漢王調派,揮師直搗固陵;而是遣兵南下,以灌嬰為將,徑攻彭城。楚軍不備,由是彭城一攻即破。灌嬰引兵進占彭城,進而攻下楚地多城。

淮南王英布聞知,也即趁火打劫,遣將進入九江,誘降楚國守將大司馬周殷,隨後合軍北上,進攻城父。形勢至此,對楚軍極為不利,項羽被迫東撤,固陵圍解。

劉邦引兵東進,與項羽遇於垓下。

韓信、灌嬰、英布等諸路軍馬皆至,共計三十萬眾,與楚軍形成正麵對壘局勢。

劉邦大喜,仍拜韓信為大將,令掌全軍,以與項王決戰。

自韓信叛離項王以來,此是首次與故主正麵交鋒。

韓信再拜將印,升帳派將,將三十萬人馬分兵五路。自領齊軍以為前部,以孔將軍為左翼,費將軍為右翼,漢王劉邦坐鎮中軍,周勃、柴武為合後,待命而進。

楚軍此時由西楚霸王項羽親自統領,共計十萬之眾。

兩軍相遇,分彆列陣。韓信先率前軍與項羽交鋒,示之以弱,戰之不利,向後退卻。

項王對韓信恨之入骨,必欲擒而殺之,銜後而擊,緊追不舍。

孔將軍、費將軍依照韓信事前布置,見項王追來,乃從左右兩翼縱兵側擊,並圍裹之。楚軍三戰不利,韓信乘勢返軍還擊。項王攻勢大挫,引軍退至垓下。

兩軍休兵歇戰期間,韓信向劉邦進獻十麵埋伏之計,請將項王圍而聚殲,一戰以定勝負存亡。劉邦大喜,任其安排,自己不加乾涉。

與此同時,項羽命在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安營紮寨,亦做出決一死戰態勢。楚軍皆入壁壘堅守,屢戰不勝,被漢軍重重包圍,終至兵疲食儘。

項王見此,心生悲涼之意,大有英雄末路之感,遂與虞姬在帳中借酒澆愁。

此時楚兵雖然絕糧,但殺馬為食,隻因項王還在,不敢投降。

韓信因見不能速勝,忽生一計。乃自創一歌,譜為楚聲,命令聚集營中所有楚人,於深夜之時,向楚營齊唱。其歌雲: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

楚營軍士聞之,皆都思鄉厭戰,致隨歌聲悲哭,軍心瓦解。

韓信聞聽楚營哭聲震天,乃命鳴角擂鼓,揮令全軍進攻。

由是楚軍大敗,十萬軍隊,幾被全殲。隻有八百江東子弟,環圍中軍,靜立如山。

項羽見此,回想昔日巨鹿大戰、橫掃秦師、殺入關中、分封諸王,種種情景,齊上心頭。乃於帳中置酒,與虞姬共飲,悲情難抑。飲酒至酣,乃舉杯吟詩一首。其詩辭雲: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悲唱數遍,淚流數行。左右衛士皆哭,不敢仰視。虞姬執劍而舞,邊舞邊唱。其辭雲:

漢軍已略地,四麵楚歌聲;大王意氣儘,賤妾何聊生!

唱罷自刎,倒臥於地,就此香銷玉殞。項王並不相阻,隻撫屍淚下,泣不成聲。

事件懸疑:若依史籍,隻說項王身邊“有美人名虞”,但無虞姬稱呼;直到唐朝《括地誌》等書刊印,才出現“虞姬”其名。但古來“姬”者,隻是美女代稱,並非虞姬本名。五代時期長短句大行其道,有詞牌以《虞美人》為名,便是典出於虞姬。其所和項王五言詩歌,雖然不曾錄入《史記》,但卻錄於陸賈《楚漢春秋》,應非偽作。

曆史真相:《楚漢春秋》和《史記項羽本紀》,乃是“霸王彆姬”最早典出記載,但二書都未涉及虞姬結局。隻以常情揣度,虞姬在亂軍之中鮮能活命。若其被俘,則必見於史書。四麵楚歌之際,虞姬飲劍帳中,似乎隻能是唯一結局。悲情一瞬,非但定格在中國文學字裡行間,且永遠定格在中國戲曲舞台,成為古典愛情故事之中,最為蕩氣回腸傳奇。

帳內殘宴已罷,營外殺聲未息。

項王止哭,命葬虞姬於帳後草坡,翻身跨上烏騅寶馬,率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趁夜潰圍,南出馳走。長戟指處,如同劈波斬浪,當者無不披靡。

戰至平明,漢軍完勝,諸將打掃戰場,不見項王,還報大帥。

韓信怒道:若使項王逃走,複養成氣勢,則此後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矣!令騎將灌嬰,引令五千精騎,向彭城方向追之。其餘諸將,征略淮南,追尋項王。生擒以歸者,賜萬金,封關內侯,獻首級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諸將聞命,齊都率部而出,分頭而追,不敢不儘全力。

項王日夜兼程南逃,終於渡過淮河。回顧從騎,隻有百餘人眾。前至陰陵,迷失道路,見一田父正在執耒而耕,便令部下前往問道。

那田父正是韓信師叔李左車所扮,早已算定項王敗後,必經由此路而逃。今見楚將前來問道,便以手中木耒向東一指:左行可通,直達江東。

項王信之,便率眾往左急馳。行猶未遠,便失陷於大澤之中,遍尋四周無路。

問路將官忽然驚悟,對項王說道:末將該死!

項王:怎地

楚將:末將曾在趙國,作戰經年。回思適才指路田父,實乃廣武君李左車也!

項王:彼祖李牧,乃是秦以離間計使趙王殺之,趙國亦為秦國滅之。我滅秦複趙,又被韓信亡之。其大仇本是韓信,今何助彼,以陷我耶!

眾人聞此,皆都恨恨不已,咬牙切齒。在大澤中又轉半日,不得出路。

那員楚將忽又心中一動,指其澤中草木:大王請看,此澤中樹木,皆分陰陽。枝葉稀疏一側向陰,乃是西方;稠密者向陽,則必是東方也。

項王信以為然,乃順其指引方向而行,終於馳出大澤,複上大路。日落時分,引兵逃至東城,回顧身後,部眾皆散,相從者隻有二十八騎。

因在大澤中耽誤整日,隻聽蹄聲動地,漢騎追至城下,三麵圍定,有數千人之眾。項王三日夜人不得睡,馬不得息,又人馬儘不得食,自度不得脫困,麵對追兵,長歎一聲。

漢將赤泉侯大叫:勢已至此,項王還不下馬受縛,更待何時

項王:鼠輩!若要西楚霸王投降,除非日出西方!

於是回顧二十八騎:我隨叔父起兵,至今八歲,經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當決死,願快戰三勝,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乃知天欲亡我,非戰之罪!

部從聞罷,目眥皆裂,齊聲呼道:願隨大王驥尾!

西楚霸王仰天長嘯,乃分十八騎以為四隊,立於高阜,麵向四方。

漢軍漸至高阜之下,圍之數重。

項王顧謂從騎,大聲喝道:且看我為公等,取彼上將首級。公等不必力戰,隻需四麵騎馳而下,分投此山東麵,分為三處駐紮,待某去去就來。

十八騎聞此,齊聲應諾。於是項王隻引左右二騎,大呼馳下。漢軍如同劈波斬浪,儘皆披靡,無一敢攖項王戟鋒者。

項王深入陣中,大喝一聲,將為首漢將一戟刺穿,就馬上拔劍,梟其首級,懸於馬項之下馳出。漢軍陣勢紛亂,山上十六騎楚將分為三路馳下,奔向東麵,分駐三個山坡。

赤泉侯恃勇來追,項王回頭瞋目叱之,聲如巨雷。赤泉侯人馬俱驚,扭身而逃,部眾辟易數裡,不能止步。項王乃引左右二騎往東,與其中一處部騎相會。

漢軍見楚騎分駐三坡,不知項王所在,分兵三路,複將三處山頭圍之。

項王率八騎突馳下山,複入漢軍重圍,力斬都尉,又殺數十名騎將,透圍而出。縱馬上至高坡,回首看時,見八名部從,隻折損兩騎。

漢將見此,無不氣為之沮。項王立馬高坡,便問部從:公等以為何如

眾部騎下馬,伏地拜道:大王真神人也,天必佑之。

項王仰天長嘯,複聚十六名騎士,相隨下山,殺出重圍,向東緩緩而走。

圍追漢軍雖眾,首將及都尉皆都死於項王戟下,因此隻在後遠遠跟隨,不敢緊追。

項籍不理追軍在後,來至烏江渡口,命令從騎:覓船過江!

正在此時,自蘆葦叢中搖出一條木船。船上艄翁揚聲高叫:來者可是西楚霸王

項羽:正是項某。你是何人

艄翁:我乃烏江亭長,在此三日三夜,備船以待大王。

項王:你既在此相待三日,是知我必然敗亡耶!



最新小说: 玄學美人通陰陽,瘋批權臣撐腰寵 中世紀女領主 穿到十年後,白月光被我搶娶豪奪 總被召喚的我於高危世界成為大佬 重生七零:狠戾軍官被我撩紅眼 匪禍天下 將軍擄嬌 俯仰人間二十春 我馴養師,養蟲族天災不過分吧? 春日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