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集 再征高麗_華夏真相集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三十集 再征高麗

第三十集 再征高麗(1 / 2)

公堂之上,王法森嚴。

馬周又問程公穎你二人乃是道門術士,進入張公幕府,所謀何事?

程公穎因李氏極好巫蠱左道,我等入府,也是投其所好而已。若說謀反,全是張公與其假子公孫節所為,卻是不乾我二人之事。

馬周張公及其義子如何謀反,詳細講來。

程公穎張亮在主理相州政務之時,其假子公孫節曾說讖語道“弓長之主當彆都。”相州是東魏及北齊舊都,弓長為張,故應其讖。張亮複說與我等,自此便有不臣之心。

馬周便問張亮張公,可有此事?

張亮大叫冤枉!此謂何罪?

馬周又問程公穎你有何證據,說張公意欲謀反?

程公穎當年是我勸說張亮,說當今陛下龍顏天縱,是乃真正天下之主,使其投之。在相州之時,其聞讖語,便問小人“公當年所謂當今皇帝天縱龍顏,何如此應驗如神哉?”繼而又裸其臂道“吾臂有龍鱗,欲舉大事可乎?”小人因此知其懷有異誌,不敢忤之,故順其意,稱其睡臥之時身具龍形,必能大貴。

張亮大怒道此賊怕死,故誣陷於我。我乃佐命舊臣,豈能以虛言為謀反證據!

馬周審問已畢,遂以雙方口辭上奏。太宗以為案情重大,複召群臣議罪。

眾臣想起當年張亮出京外任,侯君集為其餞行,隻因酒後失言,張亮便密告侯君集謀反之事,因而不喜其為人,故多言張亮謀反當誅。

唯獨將作監少匠李道裕說道張亮亦隻是空言而已,反形未具,罪不當死。

太宗怒道張亮有假子五百人,當非空言,事實俱在。其養此輩何為?正欲反耳!不必再議,命將張亮斬首於市,籍沒其家;並誅程公穎、公孫常二人。

張亮既死,便為繼劉文靜、侯君集之後,第三個被殺大唐開國勳臣。

貞觀二十年春,薛延陀多彌可汗率軍南侵,唐夏州都督喬師望、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等奮勇還擊,大破薛延陀,虜獲二千餘人。

多彌可汗輕騎遁走,自此內部騷然不安,時發動亂。

唐太宗為震懾西突厥及薛延陀,巡幸並州。駕還京師之後,召衛國公李靖入於內宮,設酒相待,並於席間問道我大唐以天下九州之廣,億萬之眾,屢困於蕞爾夷狄,是何故也?

李靖奏道老臣已休致多年,陛下此問,皇叔道宗可解。

當時李道宗已遷升江夏王,正好在座,遂具陳去歲征東,在安市久攻不下之時,自己所獻乘虛攻取平壤之言。

太宗悵然若失道當時諸事紛雜,卿言匆匆,吾不憶也。

於是罷宴,天子便即得疾,將軍國機務並委太子。

李世民患病期間,有次駕幸未央宮,前麵儀仗已過,忽於草叢之中見到一人,橫刀而立。太宗命人詰問,其人則答臣見儀仗忽至,懼不敢出,遂伏於草中。

太宗顧謂太子茲事若要細查,則不知有多少人失職當死,命此人自後門出宮去罷。

太子領命而為,其人再拜,感激涕零而去。

太宗又嘗乘腰輿行於內宮,有三名侍衛粗手粗腳,佩刀皆碰到太宗禦衣。

那三名侍衛大懼,臉上色變,跪倒請罪。太宗則道此間並無禦史諫官,我不怪罪你等,以後小心一些便是。

人謂人老多疑,太宗卻是年老心善,寬容如此,果然千古明君,實非常人能及。

五月甲寅,高麗王藏及莫離支蓋蘇文遣使來朝,並獻二美女,太宗不受,複遣還之。

六月,西突厥乙毗射匱可汗遣使向唐進貢,並請賜婚。太宗許其求婚,但命其須割龜茲、於闐、疏勒、朱俱波、蔥嶺五國作為聘禮。

乙毗可汗驚道恁貴財禮?娶不起!

於是作罷。

薛延陀多彌可汗暴虐無道,誅殺大臣,國內人不自安。回紇酋長吐迷度與仆骨、同羅進攻薛延陀,大敗多彌。

唐太宗聞報,也趁機派執失思力、契苾何力、張儉等人出兵,分頭攻打薛延陀。李道宗被任命為瀚海道安撫大使,與數路唐軍一起前往討伐。

太宗又命校尉宇文法到烏羅護、靺鞨巡撫,中途遭遇薛延陀阿波設部軍。宇文法率靺鞨大敗阿波設,薛延陀諸部落由此混亂。

多彌可汗見勢不妙,逃到阿史德時健部,卻被回紇兵圍攻殺死。

薛延陀部眾擁立真珠可汗兄子咄摩支,稱伊特勿失可汗,並向唐帝上書請和,要求駐留鬱督軍山(今蒙古杭愛山東支)北麓。唐太宗同意,派李世積、崔敦禮前往安撫。

李世積率軍進入其境,發現薛延陀並非真心歸附,而是暗中圖謀不軌。於是聯合李道宗,在鬱督軍山北痛擊薛延陀,斬首五千餘級,俘其男女三萬餘人。

李道宗渡過沙漠二百餘裡,追擊薛延陀,與數萬餘眾激戰,斬首千餘級,並擒咄摩支以歸,帶回京城獻俘。

太宗封咄摩支為右武衛大將軍,薛延陀就此滅亡。

當年八月,李道宗率唐兵再擊薛延陀,大敗阿波達官數萬軍隊,殲敵千餘人,就而掃除其餘部。遂與薛萬徹招諭敕勒諸部,回紇、拔野古、同羅、仆骨等十一姓各遣使入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唐太宗到達靈州,敕勒諸部首領拜謁,奉太宗為天可汗。薛延陀既滅,太宗乃詔命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於都護府。

居於漠北之契苾、回紇等部,因薛延陀滅亡無所依附,也都相繼歸附唐朝。

於是唐太宗複命在漠北設置十三州,以歸附各族酋長為都督、刺史,又置燕然都護府,以管理以上所置邊州。

至貞觀二十二年,安北、單於、燕然都護府既立,由此大唐進入鼎盛,疆域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後改名餘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區)、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彆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幅員遼闊,遠邁隋朝。

鏡頭轉換,按下西域,複說遼東。

自唐太宗自遼東撤軍,海軍一路亦無果而還,高麗權臣蓋蘇文便謂唐朝無甚可怕,更加傲慢,不禮待唐使,常窺探邊境,並不斷侵擾新羅。

唐太宗屢接新羅王告急國書,遂下令停止接受高麗朝貢,更議征討之策。

蕭瑀自被降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心中甚是不服。因嫉妒房玄齡位在己上,便獻諂言於天子房玄齡與中書門下眾臣,朋黨不忠,執權膠固。陛下不詳知其情,但未反而已。

太宗道卿言得無太甚!人君選賢才以為股肱心膂,當推誠任之。人不可以求備,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長。朕雖不謂聰明,何至頓迷臧否,乃至於是!

蕭瑀不能自安,又欲試探天子對自己態度,因此上書自請致仕出家。

李世民覽奏,親筆答複朕亦知公素常雅好沙門,今不違公意,即準所請。

蕭瑀弄巧成拙,便即進退維穀。於是隻得厚起臉皮,又上一本臣適思之,明君在位,臣不能出家。以免天下物議,說臣對朝廷不滿,或使陛下名聲受損也。

太宗覽奏,哭笑不得,於是丟過一邊,不去管他。自此而後,蕭瑀便對同僚群臣發言反覆不定,又常稱足疾不朝,或已至朝堂,而不入見天子。

貞觀二十年冬十月,太宗下詔,數說蕭瑀之罪,將其貶出京師,使為商州刺史,仍除其封邑,以為懲戒。房玄齡與蕭瑀向來不和,也使其歸第思過。

房玄齡既受帝責,施施然避位還家,日間弄孫,夜晚研習鬼穀秘籍,自得其樂。

其後未久,聞說天子巡幸芙蓉園,房玄齡急命家人速速汛掃門庭,天子且至矣!

諸子不知父親因何而作此言,但不敢違命,隻得依言而為。不過半日功夫,太宗果然自芙蓉園轉到房府,以討茶為名入內,君臣言歡,再又和好。

於是討酒討飯,吃喝一場,飯罷順勢同載房玄齡還朝。

貞觀二十一年正月,開府儀同三司、申文獻公高士廉薨逝。

唐太宗將欲親至高府哭祭,房玄齡切諫,長孫無忌伏臥道中,不放車輦前進。太宗拗不過他,隻得還入東苑,南望高府而哭,涕下如雨。及高士廉靈柩出葬,路過橫橋之際,李世民複登長安故城西北樓,眼望送葬隊伍慟哭。

高士廉喪事已罷,天子下詔,以敕勒諸部為州府。回紇部為瀚海府,仆骨為金微底,拔野古為幽陵府,多濫葛為燕然府,同羅為龜林府,思結為盧山府,渾族、斛薛、奚結、阿跌、契苾、思結彆部、白霄等並為州。各部落酋長拜為都督、刺史,受賜金銀繒帛、錦袍等物。許其在回紇以南、突厥之北開設參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驛,於是北荒悉平。

同年三月,複發六軍,再伐高麗。

唐太宗詔命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武侯將軍李海岸為副總管,率兵萬餘,乘樓船從萊州渡海,進入高句麗境內;李世積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軍孫貳朗為副總管,領兵三千,與營州都督府兵會合,從新城道進入高句麗。

五月,李世積率部渡過遼水,擊敗高句麗,焚其城郭還師。七月,牛進達、李海岸率軍渡海進入高句麗境內,大小百餘戰,戰無不勝,攻克一百餘城。

牛進達自此揚名異域,無人不知。

字幕牛進達本名牛秀,字進達,隴西狄道人,濮陽主簿牛漢之子。

牛進達早年跟隨李密參加瓦崗起義,瓦崗軍失敗後,被迫降於王世充。武德二年,王世充與唐軍交戰於九曲,牛進達與程知節、秦叔寶、吳黑闥等投奔秦王李世民。

畫外音自此牛進達與程知節、秦叔寶一起留在秦王府,成為天策上將李世民心腹將領。其後參與平定嘉州、陵州僚民叛亂,進擊吐蕃,征討高昌,遠征高句麗,戰功赫赫。後世評話《隋唐演義》中尤俊達人物原型,便是唐朝名將牛進達,列公須知。

便在李世積、牛進達等東征之際,唐太宗命李素立為燕然都護;又命宋州刺史王波利征發江南十二個州民工,營造戰船數百艘,皆都規模巨大,用以遠征高麗之用。

時有齊州人名段誌衝者,上封事密奏,謂太宗已老,精力不濟,應效當年高祖之舉,致政於皇太子李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太子聞之,憂形於色,對眾臣發言流涕,表示自己絕無此意,亦不識段誌衝此人。長孫無忌等於是上書太宗,請以乾涉國家大政之罪誅殺段誌衝。

太宗以手詔回複眾臣五嶽陵霄,四海亙地,納汙藏疾,無損高深。段誌衝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秉直而言;朕若無罪,是其狂妄大言也。譬如尺霧障天,不虧於大;寸雲點日,何損於明!此事置而不問,太子休懼,諸卿勿提。

鐵勒部骨利乾首領遣使向唐朝進貢獻質,唐太宗詔令以骨利乾為玄闕州,拜其俟斤為玄闕州刺史。又有西突厥車鼻可汗,本名斛勃,曾擊敗過薛延陀,建牙帳於金山以北,擁兵三萬餘人;十一月遣其子沙缽羅特勒到達長安,始與唐朝交好。

又有西趙酋長趙磨,其國位於江浙之地,東謝之南,向來被朝廷視為化外蠻夷。其年同月率領部下一萬多戶民眾內附,請歸唐朝。

太宗喜慰,以其地名為明州。

十二月,李義表自西域還,奏稱東天竺未有佛法,而外道宗盛,其國君童子王請將中國道家經典譯為梵文,以傳彼國民。

太宗大喜,乃命玄奘法師與道士蔡晃、成英等共三十餘人,集於五通觀中,共同翻譯《老子》五千言為梵文。玄奘與蔡晃、成英等因對經義理解有異,故此頗多爭論。

老子化胡之說興於西晉,佛道爭執三百餘年,至此終於敲釘轉腳,不容置疑。

鏡頭閃回,補敘李義表西行之事。

字幕李義表,原藉無考,曆任朝散大夫、衛尉丞及上護軍。

貞觀十七年三月,李義表奉太宗之命為使,與副使王玄策率使團二十人眾,取道吐蕃、泥婆羅尼泊爾出使印度。途經泥婆羅時,與國王那陵提婆同觀阿耆婆濔池。至摩伽陀國,戒日王派大臣到城郊迎接,國人傾城縱觀,焚香夾道,拜受大唐天子敕書。又於王舍城登耆闍崛山,勒銘記事;複於摩訶菩提寺立碑。出使四年歸國,由此請譯《老子》。

便在李義表等唐使離開印度之後未久,戒日王便於恒河溺水而亡,壽止五十八歲,在位四十一年。因其沒有留下子嗣,故此龐大帝國很快土崩瓦解。



最新小说: 玄學美人通陰陽,瘋批權臣撐腰寵 中世紀女領主 穿到十年後,白月光被我搶娶豪奪 總被召喚的我於高危世界成為大佬 重生七零:狠戾軍官被我撩紅眼 匪禍天下 將軍擄嬌 俯仰人間二十春 我馴養師,養蟲族天災不過分吧? 春日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