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說運糧使郭待封,率水軍運糧渡海東赴平壤,未料途中遭遇巨大風浪,糧仗之船大半殘破,沉入大海。
郭待封恐怕軍中乏糧缺甲,欲作書遣使往報大帥李積,又恐信使在海上遇到高麗巡哨,泄漏軍情機密,遂將沉船之事寫成離合詩,以隱語述之。
李積展書一看,便知其事。但因元萬頃之事剛發,便即大怒道軍事方急,何以詩為?況覆舟失糧,又非好事,反有心在此賣弄文才,令我猜謎耶!
於是便傳元帥大令,必欲將郭待封斬首。
此時元萬頃待罪軍中,尚未被發遣流放,急替郭待封解釋道大海之上,信使若遇敵軍巡哨,無處躲藏逃匿,則必為所擒。若此秘書落於敵人手中,則我乏糧缺甲之事儘泄之也。郭將軍故為離合隱語,是為保萬一之密,非為賣弄文才。
李積大悟,遂調遣軍中糧草甲仗,給付郭待封,供其調配諸軍中缺乏者。
高麗王再次發兵抵抗,加固江防,由此便以為高枕無憂。李積於是將計就計,一麵令薛仁貴引軍佯作強行渡江,以吸引高麗軍注意;一麵卻使契苾何力分兵前往上遊潛渡,繞至江防守軍背後,突然發起衝擊。
由是高麗軍大亂,薛仁貴率部奮勇登陸出擊,大敗敵軍。李積率眾渡江,追奔二百餘裡,攻拔辱夷城(今朝鮮永柔),其餘各城守軍或逃或降。
薛仁貴一路南下,諸路大軍會師於高麗都城之外,對平壤形成合圍之勢。
唐軍圍困平壤月餘,高麗王高藏派淵男產率大臣九十八人出降。然而淵男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連戰連敗。
九月十二日,僧人信誠打開城門,唐軍衝進城中,俘獲淵男建。此番東征之戰,唐朝共獲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萬七千戶,至此高麗滅亡。
自朱蒙建國至高藏失國,共傳二十七主,國祚共計七百又五年。
唐高宗聞報大喜,乃下詔命,將原高句麗全境劃分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設安東都護府,由魏哲出任安東都護。
未料魏哲就任未及半載,便於次年三月死於任上,壽終五十四歲。
哀報上奏,高宗甚為悲悼,詔命厚恤魏哲家人,並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封平陽郡公,領兵二萬鎮守其地。
畫外音據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高句麗滅亡之後,其亡國之君高藏及王室貴族被押送長安,國內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亦被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之中。另有部分遺民留在遼東,便即歸屬渤海國臣民,其餘小部分或北進融入突厥,或東去依附新羅。自此以後,高句麗國家之名,不複存在於世。
由於高麗遺民不斷叛亂,薛仁貴赴任後便將都護府從平壤移至遼東新城。在任期之內撫孤贍老,治理盜賊,提拔任用高麗人才,彰獎德高行優之民。高麗人大悅,至忘亡國之痛。
鏡頭轉換,按下唐軍東征高麗,插敘南方邊事。
乾封二年,吐蕃國相祿東讚病卒。祿東讚出身於塔布世家噶爾家族,鬆讚乾布為讚普時委任以吐蕃大相重職,極其信任。貞觀十五年時,受鬆讚乾布之命入唐,迎娶文成公主。
唐太宗識其才乾,待以殊禮,異於諸蕃,拜為右衛大將軍。永徽元年鬆讚乾布薨逝,幼孫繼位,國事皆都委付祿東讚。
史說祿東讚雖不識字,然而有勇有謀,用兵大有節製;先吞並諸羌,繼而攻破吐穀渾,多為其一手謀劃。對內亦治國有方,規定賦稅、製定法律,區分桂、庸等級,清查戶籍,推動吐蕃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吐蕃倚之而成西南強國。
祿東讚自攻滅吐穀渾之後,便長駐於此,以鎮北疆。
其有子五人長子讚悉若早死,其餘四子分彆名為欽陵、讚婆、悉多乾、勃論。祿東讚死後,欽陵四兄弟分掌吐蕃國政,從此時常入侵唐境,西南歲有邊釁,不得消停。
與此同年,因瓊州(今海南島定安以北)都督李孝逸對當地撫雙失當,黎民因而起事造反,反抗唐朝統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字幕李孝逸,宗室大臣,太祖李虎曾孫,淮安王李神通之子。
李孝逸自幼聰明好學,善作文章,初封梁郡公。唐高宗時,曆任給事中、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瓊州都督。
瓊州黎民既反,李孝逸不能平定,隻得泛海北歸大陸,由此遂使唐朝失據瓊州。百餘年後,至德宗貞元五年,唐廷方始收複此地。
亦在乾封二年,蘇定方病卒,終年七十六歲。
蘇定方去世,高宗聞訊,責備侍臣道蘇定方對國家有功,應即褒封。卿等不說,致使功臣死後榮寵未能及時頒下。今西部棟梁摧折,不禁令朕哀傷悲歎。
詔命敘其平生戰功,總得六項。其一討劇賊,其二擊突厥,其三禦吐蕃,其四拓西域,其五滅百濟,其六征高麗。列李靖、李積之後,位居開國第三功臣。
於是立即下詔,追贈蘇定方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諡號曰莊。
曆史疑案及真相據朝鮮半島民間傳說,韓國學者李道學亦曾撰文認為,蘇定方在平定百濟之後,因圖謀乘勝吞並新羅,結果被新羅大將金庾信設計毒殺,並埋葬異域他鄉。中國學者拜根興則認為此是無稽之談,因提出蘇氏滅除百濟後振旅還朝,複奉命為安集大使,隻因吐蕃前線自然環境惡劣,蘇定方年老體弱,由此病死軍中。而且據其分析,認為蘇定方應生於開皇二十年,死時享年六十七歲,並非七十六歲。
除後世史家所共知戰功,蘇定方更有戰勝吐蕃烏海之役,雖不見於漢文史籍,卻在藏文史書中發現。據近年來甘肅教育出版社所出版《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獻譯注》,裡麵有此一條關於蘇定方與吐蕃烏海之戰記載達延戰死,且以八萬敗於一千。
達延全名為達延莽布支,是吐蕃大相,執掌全國兵權,與吐穀渾及唐軍多次作戰,甚為勇猛。但美籍華裔學者張琨提出質疑。以為準確譯文應為自達延戰死之後,阿柴人口從八萬餘銳減到一千。阿柴者,是吐蕃人對吐穀渾人之蔑稱也。
蘇定方在烏海之戰結束後東征百濟,數年後重返西北前線。當時其副手乃是唐太宗時期突厥族名將阿史那忠,時任青海道大總管,亦可證蘇定方死於新羅乃是杜撰。
彼時這些貞觀年間老臣,已不複再是當年策馬持槊、一戰滅國雄姿,但依舊將最後生命奉獻給西北邊疆。蘇定方最後病逝於邊陲,正應“將軍百戰死,馬革裹屍還”詩句。
民間演繹蘇定方作為千古功臣良將,在所世小說、野史及民間評書話本之中,卻漸漸嚴重失其本來麵目,且被描寫成與一貫與朝廷作對之大反派,與當朝江夏王李道宗,及其後北宋開國名將潘仁美一般,成為千古冤假錯案。
蘇定方起初出現於野史軼聞,是在羅貫中所著小說《隋唐兩朝誌傳》中,作為唐朝驍將,追隨唐太宗征伐遼東,並與蓋蘇文作戰。這是關於蘇定方最早俗文學記錄,也是該書對其唯一描寫,未曾扭曲其正麵形象。
至明朝萬曆年間,諸聖鄰編著《大唐秦王詞話》,蘇定方人物形象便被添油加醋,漸趨豐滿生動。在第十七回中,蘇定方作為竇建德說客出場,第四十回中因直言犯諫,而被夏王竇建德貶斥回鄉。結果虎牢關一戰,竇建德戰敗被擒,敗陣諸將皆逃往蘇定方處,並共推其為領袖。蘇定方率眾重整旗鼓,推舉劉黑闥為漢東王,繼續與秦王李世民為敵。明都之戰,蘇定方與羅成不分上下,最終蘇定方在淤泥河之戰設計殺死羅成,成為唐朝最大對手。劉黑闥被誅殺後,蘇定方在老母訓誨下為儘孝心,決心降唐。
可見在此書中,蘇定方雖與唐朝為敵,但是以文武兼備,事母至孝正麵形象示人。但該書中少年英雄羅成隕落於蘇定方之手情節描寫,也被後世演義小說普遍沿用。
清朝年間,《說唐演義全傳》刊行,蘇定方及其子孫形象隨即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成為主要反麵人物。在《說唐》書中,蘇定方作為夏王竇建德麾下大將,在進攻燕山時便用暗箭射殺羅藝,自此與羅家結下世仇。竇建德在洛陽城與李世民混戰,蘇定方見勢頭不好,連夜逃回揚州。之後又在劉黑闥手下做元帥,在紫金關外用計,將羅成引誘到淤泥河內,然後亂箭射殺。李世民因愛才而招降蘇定方,於是蘇定方立即陣前倒戈,並砍殺前來支援劉黑闥之上梁王沈法興,率部投降唐朝。唐高祖李淵封其為錫國公,與秦、程、羅等勳臣同列。
到《說唐後傳》羅通掃北之戰中,蘇定方便以白臉長髯奸臣麵目出現。其二子蘇麟、蘇鳳在京城結成蘇黨,與瓦崗後人秦、羅一黨形同水火。羅成之子羅通在北伐突厥之時,欲謀報仇,命蘇麟往關前討敵,要借刀殺人。蘇麟兵敗回營,便被羅通斬首,蘇鳳為兄長求情,亦被重責四十鋼棍,自感此地不是安身之處,連夜逃走。蘇定方聞說長子被羅通假公濟私殺害,由是不放其進木陽城,反使其衝殺四門,欲借敵人之手殺掉羅通。最後蘇定方奸計敗露,在逃奔敵國時被拿,遭羅通剖腹掏心而亡。蘇鳳逃往番邦,生下蘇錦蓮與蘇寶同兩姐弟。蘇寶同乃是青龍星單雄信及蓋蘇文轉世托生,被番王招為駙馬,蘇錦蓮則被國王納為後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此後在《說唐三傳》亦即薛丁山征西故事之中,蘇寶同成為西涼國大元帥,興兵進犯大唐。秦瓊獨子秦懷玉,尉遲恭二子尉遲寶林、尉遲寶慶都死在其手。
薛仁貴當時已老,被蘇寶同打成重傷,羅通也在界牌關盤腸大戰身亡。蘇錦蓮仗其仙傳妙法,用打將神鞭把薛丁山打致吐血而逃,然而在追趕薛丁山途中被陳金定偷襲而死;蘇寶同最後也被薛丁山等人率兵剿滅。
雖然羅成、羅通、蘇麟、蘇鳳、蘇錦蓮、蘇寶同、秦懷玉、尉遲寶慶、薛丁山等人純屬虛構角色,但因在民間流傳極廣,便足可混淆視聽,醜化蘇定方矣。
閒言道罷,書歸正本。
唐高宗總章元年二月,侍禦史賈言忠自遼東還國,向天子奏道恭喜陛下,高麗已平。隋煬帝東征不克,人心離怨故也;先帝東征不克,高麗未有釁也。今高藏微弱,權臣擅命,蓋蘇文已死,泉男建兄弟內相攻奪。男生不敵其弟,便即傾心內附,又為我鄉導,彼高麗國中情偽虛實,靡不知之。且以陛下明聖,國家富強,將士儘力,以乘高麗之亂,故而其勢必克。又高麗連年饑饉,妖異屢降,人心危駭,其亡已定,皆陛下洪福也。
天子問道從征遼東諸將,卿謂孰賢?
賈言忠答道薛仁貴勇冠三軍,龐同善持軍嚴整,高侃勤儉自處、忠果有謀,契苾何力沉毅能斷,有統禦之才。然夙夜小心,忘身憂國,皆莫及三軍總戎李積。
天子連連稱善,深然其言。
當時諸軍兵士多有逃亡,天子敕令皆須限期自首,逾期及再逃者必斬,妻子籍沒。
太子李弘諫奏兒臣以為逃亡兵士,各具其由,不得已也。或因病落伍,或樵采時為高麗所掠,或因渡海漂沒,或戰中受傷,軍法嚴厲,同隊恐牽連獲罪,因此而逃。逃亡兵士之妻一律沒官,情實可哀,請開天恩,予以敕免。
高宗覽奏讚許,便依太子之請。
總章元年,同東西台三品宰相楊弘武病卒。
楊弘武乃是隋朝尚書令楊素弟楊嶽之子,武德初年降唐,被唐高祖拜為左千牛備身,高宗永徽年中任吏部郎中,後任太子中舍人。
乾封元年高宗封禪,楊弘武自荊州司馬擢拜司戎少常伯,奉旨補授吏部五品以上官員,由此大權在握。高宗有次召對,責其授官多非其才。
楊弘武卻回奏道臣妻剛悍,此皆妻子所囑托,是以不敢違抗。
高宗聽出此言是譏刺自己專門聽從武後之言,聞而無語以對。尋遷西台侍郎,乾封二年又授同東西台三品,就此入閣拜相。
楊弘武為政以清簡見稱,遺有二子,長名元亨、次名元禧。
十月二十九日,華嚴宗二祖釋智儼圓寂,壽止六十七歲。
智儼俗姓趙,天水人氏。十二歲從沙門法順禪師入至相寺,跟從梵僧學習梵文;兩年後落發出家,從法常、僧辯學《攝大乘論》;二十歲受具足戒,遍聽四分、迦延、毗曇、成實、十地、地持、涅盤等諸經論,又從名僧靜琳廣學徵心。
因以佛教經典派彆繁多,難以遍學,乃於經藏前立誓,信手取之,得《華嚴經》第一卷,遂專攻華嚴。二十七歲時著《華嚴經搜玄記》,其後撰經論義疏共二十餘部,建立十玄緣起新說,華嚴宗至此教相、觀行粗備。
門下弟子法藏後被稱為華嚴三祖,乃華嚴宗實際創立者也。
同年冬十月,有中天竺烏茶國婆羅門盧迦逸多來至長安,自稱能合成長生不死之藥。唐高宗信之,封其為懷化大將軍,命合不死之藥進獻,將欲餌之。
東台侍郎郝處俊上表諫道人生修短有命,非丹藥可延其壽。近視貞觀之末,先帝太宗曾服那羅邇娑婆寐之藥,竟至無效;大漸之際,名醫不知所為,議者皆都歸罪娑婆寐,將加顯戮,先帝恐取笑於戎狄而止,因此釋其歸國。其後又來我大唐,被陛下斥退,自己不能長生,反而因困窘而死於長安。前鑒不遠,今何又犯?願陛下深察。
高宗覽奏大悟,由此乃止。
時至年終,李積率東征得勝之師將至京都。高宗大喜,命先以高麗王高藏等人獻於昭陵,然後盛具軍容,高奏凱歌,還入京師,獻於太廟。十二月丁巳,受俘於含元殿。
以高藏政非己出,全都受製於莫離支蓋蘇文父子,特旨赦免其罪,封為司平太常伯、員外同正之職。以泉男產為司宰少卿,僧信誠為銀青光祿大夫,泉男生為右衛大將軍。
泉男建自立為莫支離,挾高麗王抵抗天朝大軍,論罪流放黔州;百濟王扶餘豐勾結倭寇抗拒天朝,流放嶺南。
大元帥李積以下從征諸將,俱各封賞有差。擢高麗及百濟酋帥有功者,分彆命為都督、刺史、縣令,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檢校安東都護,總兵二萬人以鎮撫之。
十二月甲戌,高宗調整宰相內閣,以薑恪兼檢校左相,閻立本守右相。
字幕薑恪,秦州上邽(今甘肅天水)人,蜀漢大將軍薑維後裔,祖父薑遠曾任秦州剌史,父薑寶誼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出於官宦世家。閻立本,雍州萬年(今西安臨潼)人,外公北周武帝宇文邕,母為清都公主,父名閻毗,為隋朝殿內少監,出身於外戚世家。
高宗永徽年間,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在汴州遇到狄仁傑,對其說道在我心中,自有欲畫與不欲畫者。而能入畫者,初見便衝動下筆者鮮有,公其屬之。(本集完)
喜歡華夏真相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華夏真相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