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四喜原本以為,黑木崖上的留守長老會對他問東問西,他已經準備好說辭,誰知全然沒有用上。
黃四喜提到賈布死在降龍山莊,那留守長老根本不問賈布死因,反而向黃四喜表示恭賀:“賈堂主死後,上官堂主立時就能升級了。”
原來日月神教的諸多堂口裡,當屬青龍堂權勢最高,賈布是青龍堂堂主,上官雲是白虎堂堂主,比賈布低了一級。
眼下賈布一死,上官雲按例可以接管青龍堂主的職位。
黃四喜笑著回道:“若得教主提拔,決不忘諸位兄弟好處,青龍堂內財寶,都有諸位兄弟一份。”
那留守長老聽他願意賄賂,不由眉開眼笑:“那就先行謝過上官堂主啦,請上官堂主先在崖上暫候,教主一旦回來,咱們立即通知上官堂主覲見。”
最近幾年,日月神教上下都充斥著阿諛奉承之風,教眾幾乎全在趨炎附勢,大家一門心思想著如何討好上級,拉攏同僚,各自職責統統拋在了一邊。
所以表麵上黑木崖防衛森嚴,其實內部早已腐敗不堪。
如今東方不敗外出追殺任我行,大總管楊蓮亭已經喪命,黃四喜假冒的‘上官雲’,此刻已經屬於黑木崖上職位最高的長老了。
也就是說,假如東方不敗不幸也喪命在外邊,那麼‘上官雲’就能趁勢接管日月神教大權,然後加冕為教主。
黃四喜在黑木崖上走動時,所有魔教弟子都對他恭敬有加,根本無人質疑他的身份,就算他大搖大擺在崖上的諸間藏寶室裡亂逛,也沒有任何人阻攔他。
他不由心想:“原本我是打算趁著入夜時分,悄悄潛入藏寶室,不過按照現在黑木崖上溜須拍馬的氛圍,我是完全沒有必要偷偷行動的。”
他早在降龍山莊時就繪製了黑木崖地圖,知道崖上藏寶室的地點,直接登門查看。
結果被看守藏寶室的魔教弟子告知,室門鑰匙是由楊蓮亭親自掌管,沒有楊蓮亭允許,任何人都開不了室門。
黃四喜道:“楊總管已經殯天,東方教主把看管藏寶室的差事全權交給了我,我要來檢查室內情況!”
在場的十餘位看守弟子,齊齊表示:“上官堂主儘管檢查,小人曆來儘忠職守,絕對不曾走失室內一寶一物。”
“到底有沒有走失,必須查過才知道。”
黃四喜又下令:“楊總管是死在崖外,如果他隨身攜帶有鑰匙,恐會落入外人之手,所以藏寶室門鎖需要全部更換,這事你們來負責。”
這些看守弟子麵麵相覷,心想換鎖怎麼負責?難不成讓他們把門鎖全部砸爛,重新再配上新鎖?
但藏寶室內有多重室門,每一道門鎖都使用精鐵鑄造,如果沒有鑰匙,那就隻能使用削鐵如泥的利器才能開啟,他們都是普通教眾,到哪裡去尋找神兵利器?
黃四喜身上攜帶的鐵劍,可以破開門鎖,他之所以這麼問,隻想試試這群看守弟子,是否會提出質疑的話。
豈知這群弟子全是楊蓮亭的心腹,隨著楊蓮亭的死亡,他們急需尋找新靠山,對於教中長老,他們絲毫不敢得罪,即使心有異議,他們也會藏在心裡,不敢宣之於口。
隻聽其中一位看守弟子,恭聲向黃四喜提議:“啟稟上官堂主,前年重陽節時,楊總管心血來潮,過來查看藏寶室,曾經從室內取走一柄寶劍,至今沒有歸還,這寶劍削鐵如泥,如果可以取過來,眨眼就能劈碎舊鎖!”
“什麼寶劍?到底從哪裡取過來?”
“這寶劍是昔年從武當山奪來的寶物,被楊總管掛在‘成德殿’內,說是神教戰利品,應該擺在大庭廣眾之下,宣揚神教赫赫武力,塵封寶庫反而不美!小人上個月被楊總管召見時,還曾親眼見過那寶劍,想必至今仍舊掛在‘成德殿’內!”
“從武當山奪來的寶劍,你說的是武當派的真武劍罷?”
“正是真武劍!”
這看守弟子口中的‘成德殿’,原本是東方不敗接見屬下的大殿,非教主相召不能入內,楊蓮亭把持日月神教大權,根本不擔心有人潛入‘成德殿’盜寶,他就把真武劍懸掛在殿裡。
黃四喜又問:“除了真武劍,楊總管還取走了什麼寶物沒有?”
這看守弟子回道:“還有一本武當派的武功秘籍!”
隨即又有弟子插話:“少林派的一串佛珠與佛經,也被楊總管取走,一起置放在‘成德殿’,不過隻有真武劍被楊總管掛了起來,其餘幾件寶物被他放在劍閣裡,往常即使入殿也見不到。”
今次黃四喜潛入黑木崖,為的就是真武劍,既然已經知道真武劍下落,那藏寶室也就沒有再進的必要。
他當即離開藏寶室,轉向黑木崖的後廳方向。
後廳是東方不敗的私人重地,連著一條走廊,廊邊站著數百位執戟武士,名義上都是東方不敗的護衛。
但東方不敗練成《葵花寶典》後,常年躲在寢宮繡花,數年間沒有召見過任何屬下,這些護衛武士其實都是楊蓮亭親自招募,同樣是楊蓮亭的心腹。
他們見黃四喜闖入走廊,向成德殿走去,小心問了一句:“教主已經外出,並不在殿內,上官堂主因何而來?”
黃四喜冷冷道:“教主外出時特彆叮囑,讓我加強巡查,防止宵小之輩禍亂內殿,怎麼?你打算攔著我?”
“屬下不敢!上官堂主儘管巡查!”
在場武士齊齊垂首,露出惶恐神色,他們雖然常年奉命保護東方不敗內殿安危,卻與東方不敗沒有任何情麵可言。
他們日常隻與楊蓮亭接觸,從未見過東方不敗,就算黃四喜當場把他們殺了,東方不敗回來後也未必會管。
他們自然不敢堅守教規。
黃四喜一路暢通無阻,很快來到‘成德殿’,一眼瞧見掛在牆上的真武劍。
他上前取下此劍,見劍鞘銅綠斑斕,以銅絲嵌著兩個篆文‘真武’,心想這就是張三豐昔年佩劍嗎?
其實張三豐晚年時劍術如神,已經輕易不再使劍,‘真武劍’隻是張三豐中年時期所用的佩劍,曾經持劍掃蕩群魔,不過他斬妖除魔多是依靠精深的武學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