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劍’本身並不是特彆出眾的神兵利器,僅僅是比普通劍器更顯銳利一些罷了,縱然貴為武當派的鎮山之寶,卻是象征意義更大一些。
當黃四喜抽出劍身時,一股光華驟閃於他眼前。
隻見劍上浮現這樣一行劍文:“名宿遺物:收錄武當派《太極神功》,遺物回歸武當,即可觀讀繼承。”
笑傲江湖之中,最有名氣的遺物就是真武劍,黃四喜原本以為,真武劍會是破壁之物,結果全然不對。
劍上也僅僅收錄一部《太極神功》,並未指明傳功者是武當張三豐,等將來觀讀以後,黃四喜是否可以繼承張三豐的內力,暫時也不得而知。
不過等取走真武劍,隻需送還武當派,就能一見分曉,這個名宿遺物任務,耗用不了多長時間。
他旋即插劍回鞘,邁步來到牆邊一張展櫃旁邊,開櫃一看,發現裡邊擺著三件古物。
其中兩件都是書籍。
左邊那本是武當派的武功秘籍《太極拳經》,八十餘年前魔教潛入武當山,盜走真武劍與張三豐手撰的《太極拳經》原本。
黃四喜掀開經書瞧了瞧,發現紙色早已轉黃,筆跡古老陳舊,應該就是張三豐的手書遺跡,不過這得讓武當派弟子自己辨認,武當派內遺留有大量張三豐真跡,稍一對比,就能甄彆出《太極拳經》真假。
右邊那本秘籍並非漢文所寫,全卷都是梵文,這應該是佛門典籍《金剛經》的梵文原經。
目前少林寺與其它寺院流傳的《金剛經》,全是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中文譯本,梵文版在中原已經失傳。
黃四喜手上這本梵文原經,屬於稀世孤本,不過《金剛經》並非武學秘籍,對武林人士沒有用處,隻有精研佛法的高僧才會對梵文原經情有獨鐘。
原著裡任我行暴斃後,任盈盈繼任日月神教教主,為了化解與正道間的矛盾,她把梵文《金剛經》贈送給了少林方證大師,方證大師得經後一陣狂喜,對任盈盈感激無量。
當時任盈盈除了贈送經文,還有一串陳舊念珠。
展櫃裡的最後一件文物正是佛門念珠。
珠麵如真武劍一樣閃爍有珠文。
黃四喜拿起佛珠細看,發現內容與真武劍相差無幾:“名宿遺物:收錄少林派《金剛經》,遺物回歸少林,即可觀讀繼承。”
黃四喜看罷,顯得頗為迷惑。
他心想:“《金剛經》並不是一部佛門武學,繼承後對武學修為沒有幫助,難道可以助我參悟什麼禪機?可我又不打算剃度出家,領悟的禪機再深也沒有什麼作用呀。”
他一時揣摩不透其中蹊蹺,就先把佛珠戴在腕上。
隨後把兩本秘籍塞進懷裡,又把真武劍使用黑布包上,掛在腰間。
他這次是易容後潛入黑木崖,重劍被他留在客棧,讓藍鳳凰看管,他隻攜帶了‘上官雲’的隨身佩刀。
他把佩刀卸下,扔在展櫃裡,換上真武劍隨身帶走。
成德殿外的護衛武士並不敢對他搜身。
即使有幾人瞧出他佩劍有異,也不敢阻攔過問,如今黑木崖局勢大變,所有人都在尋求自保,自然不會有誰多事。
等東方不敗回來後,發現‘真武劍’失竊,如果對在場武士興師問罪,他們會把嫌疑推給‘上官雲’,倘若東方不敗不信他們說辭,仍舊要治他們的罪,那他們也隻能認下來。
反正他們此刻絕不會阻攔黃四喜,因為一旦阻攔,他們現在就有性命之憂。
直至黃四喜離開後廳。
他趁著黑木崖下返回了幾位信使,前來通告東方不敗的消息,當即來到崖邊,示意看守黑木崖的教眾,使用絞索絞盤把他垂下崖底。
等黃四喜來到崖下,與信使碰麵後得知,東方不敗已經追上任我行等人,打了一場,殺了任我行幾個屬下,任我行自知不敵東方不敗,於是逃之夭夭,正在朝南方亡命逃遁。
東方不敗一時堵不住任我行,就派人返回黑木崖,通知所有在外的諸堂弟子,一旦完成各自任務,就立即前去和東方不敗彙合。
黃四喜就問那信使:“教主現在什麼地界?”
信使回道:“已經離開河北,渡過黃河去了中州洛陽,據說任我行那叛逆,是去降龍山莊尋找一位大高手求援,那高手曾經在洛水大會上一掌打死嵩山派掌門左冷禪!對了上官堂主,教主下崖前,不是派你前往降龍山莊了嗎,你是何時返回總壇的?”
賈布與上官雲喪命降龍山莊的消息,至今沒有傳出去,主要是這兩人攜帶的魔教弟子已經全部被滅口,東方不敗又在集中人手追殺任我行,根本沒有時間打聽這件事,消息自然很難傳開。
就算信使得知賈布與上官雲的死因,他也不敢找黃四喜對質,因為黑木崖上的魔教教眾,基本是溜須拍馬之輩,他們隻會事不關己,絕無可能圍攻黃四喜。
黃四喜隻說了一句:“降龍山莊內的高手非常厲害,我與賈堂主都不是他對手,我這就前往洛陽與教主彙合,再若推遲,教主必定會怪罪!”
說完就離開了黑木崖。
直到黃四喜遠離黑木崖十餘裡,始終相安無事。
這讓黃四喜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江湖上第一大幫派勢力,總壇竟然早就敗絮其中。
其實自從東方不敗修煉《葵花寶典》,開始隱居繡花開始,黑木崖上的防衛已經形同虛設。
原著裡任我行、向問天、任盈盈、令狐衝沒有易容,隨便假扮上官雲的屬下,同樣在黑木崖上暢通無阻,他們殺死東方不敗與楊蓮亭後,輕而易舉就降服了黑木崖上的所有教眾。
當時沒有任何教眾反對任我行繼任新教主,更沒有一人替東方不敗與楊蓮亭報仇,他們全在等著對新教主口吐頌辭,大拍馬屁。
黑木崖教眾已經沒有任何忠心可言,他們早就集體迷失在楊蓮亭編織的‘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讚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