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戰國時古道…”
楊承化一邊走,一邊解釋道:“當年秦攻蜀地,青羊宮道人們為了避難所挖,後來廢棄,無人得知,被我偶然找到,時常帶著吳胖子從地道偷跑,外出喝酒。”
二人速度飛快,沒一會兒便來到了暗道儘頭,但見上麵是個豎井,垂著根粗麻繩,已經有些腐朽。
他們自然用不到此物,縱身而起,雙手扶牆,兩腳左右支撐,很快便來到了頂部。
楊承化先是動耳聽了聽,又用手輕輕一撐,上方頓時傳來柴堆翻滾的聲音。
出來後,竟然已到了青羊宮側院柴房。
李衍當時逃走時,來過這附近,隔著高高院牆,外麵便是大片的藥田。
“敕!”
楊承化兩指掐訣,周圍頓時微風環繞,將他們的氣息遮掩。
這位二郎真君轉世,十分謹慎,遮掩掉氣息後,才再次施展隱身術。
風聲過後,二人身影已徹底消失。
他們挑的便是傍晚潛入,穿過暗道後,此時已是夜幕降臨。
雖有點點燭火,卻聽不到道人做晚課的聲音,反倒是三五成群,手持利刃,在道觀內巡邏。
李衍見識過青羊宮的本事。
一是劍陣,比不上青城,但也威力十足。
二是借香火施展術法的本事,十分高明。
若是普通遁術,難免會被發現。
但偏偏楊承化此時,正在不斷吸取二郎真君香火,與術法合而為一,變得十分古怪。
對付這種香火之力,更為拿手。
二人沿著觀內鵝卵石小道行走,偶爾碰到巡邏者,讓開道路,對方近在咫尺,也發現不了。
與此同時,李衍也看出些蹊蹺。
這些道人十分警惕,明顯在防備,甚至恐懼著什麼,但他們的注意力卻不在觀外,而是看向各個大殿。
所有的大殿,全被鐵鏈鎖緊。
漆黑一片,似乎裡麵隱藏著什麼怪物……
很快,他們來到了鬥姆殿前。
李衍眉頭一皺,停了下來。
隻見鬥姆殿外青石廣場上,矗立著高聳法壇。
法壇他也見過不少,各家法脈,都有獨特的形製,配合本門秘法。
但眼前這個,明顯不對勁。
法壇高逾五丈,一根根原木被粗大的鐵釘打穿固定,且捆綁著紅綢。
這些原木,形成八十一級台階,直奔法壇頂部,上麵還刻著密密麻麻文字:
昔於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元始天尊,當說是經…
這是《度人經》,玄門中常見。
但這些經文,卻是字跡倒懸,滲著股陰冷。
而法壇其他三側,則垂著巨大神仙畫卷,上麵畫著江水滾滾,一頭老龍正撕扯著小龍。
就在這時,楊承化突然按住他的肩膀,用手指向法壇上方,供奉的七盞巨大蓮花燈。
“看鬥柄。”
楊承化冷聲提醒。
李衍又仔細查看,發現北鬥七星方位,也進行了調轉,且燈焰呈一種詭異的墨綠色。
劈裡啪啦!
每當
貪狼位燈花爆響,周圍大殿門船,便嘩啦啦搖動。
原來如此……
李衍頓時明白了這些道人計劃。
那大龍和小龍,象征江神大君和龍女。
青羊宮這些道人們做法,就是為了幫江神大君奪回被龍女吸收的神韻……
楊承化又打了個眼色,帶著他來到三清殿前,瞅著四下無人,便帶著李衍跳上大殿鬥拱處,扯碎雕花窗,跳了進去。
四下一片漆黑,但二人卻看得清楚。
但見上麵的三清神像,連同護法神將,全都被黃符布裹成繭狀,畫滿朱砂符咒。
“封神竅,斷香火。”
楊承化眉頭微皺,本能升起反感。
他若有所思,指尖拂過符布。
嘩啦啦!
布料突然劇烈抖動,滲出暗紅血珠。
“這幫牛鼻子瘋了!”
楊承化冷聲道:“他們在用秘法,蒙蔽神竅,抽取香火神力,供應外麵法壇。”
“如果成功,青羊宮算是斷了根…”
“前輩,可有破解之法?”
李衍連忙開口詢問。
“簡單。”
楊承化看著上方神像,正色道:“這是種禁術,我沒學過,但卻知道一些。”
“抽取香火神力,必然要用惑神法,此法代價不小,破法時,隻要同時扯掉這些禁製符籙,那些個牛鼻子,必然受到反噬。”
“記住,必須是同時,咱們道行再高,卻也隻有兩個人,必須多找些人幫忙。”
“不急。”
李衍若有所思,“現在動手,恐會打草驚蛇,既然知道了弱點,十五的時候,青羊宮花會,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查清楚原因後,二人又順著密道離開。
“你先走吧。”
剛出了散花樓茶館密道口,楊承化便忽然開口道:“我就在這茶館待著,有事就來此找我。”
“就依前輩之見。”
李衍也沒有廢話,轉身拱手告辭。
待出門時,他又不經意扭頭一看。
但見楊承化坐在桌前,對著畫像自斟自飲,看起來十分孤獨。
這一刻,李衍忽然不再羨慕。
楊承化雖說是二郎真君轉世,注定要登神成仙之人,但從小遊離於紅塵之外,錯過了太多。
人這一生都有所求。
所求者,皆是未曾得到的……
…………
都江堰,夜色如墨。
明月朗照,江麵浮動著千百盞赤紅燈籠。
三十餘艘漕船在岷江主汊口交錯停泊,桅杆連成起伏,船頭懸掛的鬆明火,更是把將水麵灼出片片金鱗。
甲板上人影幢幢,搬運貨物的吆喝聲,裹著江風斷續飄來,一幅熱鬨景象。
遠處高山之上,樹林中閃出一道道人影,大多身著道袍,背著利劍。
青城山的人,終於趕到了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