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這也是為了收買燕地人心。
大秦一向是不遺餘力保護自己子民的!
這句話也是對胡人說的,犯我大秦,雖遠必誅!
現在就讓你們見識一下大秦的手段,大秦有的是武力和手段。
這次都沒考慮等春天馬瘦毛長進攻,直接就在滅燕不久,入秋之時就挑了合適的對象。
在秦王嬴政的最高領導指示下,王翦的戰略指揮下,由白亦非率領八千精銳鐵騎,親入草原。
開殺!
這一次對胡人動手,滅了大小部落八個,斬首六千餘人,俘虜奴隸四萬餘人,牛羊馬匹等牲畜難以計數。
姬無夜憋屈的在後麵掃地。
這次拿戰功的機會他沒搶到,隻分到了一點。
白亦非打完搶完以後,沒有多加逗留,立刻就回了燕地。
這一次並不是想滅掉東胡,隻是為了立威,要不然就不隻是這點動靜了。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表麵看起來那麼簡單。
在動手之前,二十多架機關朱雀和機關蝠翼早就勘察好了地形,另外也找了和東胡相鄰,熟悉地形的匈奴數百人,以及燕趙北疆邊境的老兵為向導。
更有姬無夜率領兩萬精銳步兵隨後壓陣。
在燕地還有王翦和蔡澤做好了防禦準備,隨時應對東胡人的大舉反攻。
獅子搏象兔,皆用全力。兵家之事,從不敢大意。
大秦這突然的出擊,也是嚇壞了東胡人,諸多部落也是緊急召集,都準備拚命了,結果發現秦軍滅了一些鄰近燕國的部落就撤退了。
一時之間東胡人也真是摸不著頭腦。
至於反擊報複,反擊報複是萬萬不敢的,大秦的威名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且不說匈奴,燕趙都被滅了,現在日漸衰弱的東胡人哪裡敢捋大秦的虎須?
主動上門尋求合作,一旁眼睜睜看著其他部落被滅的東胡人,現在也是嚇得夠嗆,算是明白沒有合作的資格了。
然後大秦就向他們拋去了橄欖枝,打了巴掌,該給甜棗了。
這些東胡人果斷滑跪,他們不傻,知道自己沒有其他選擇,敢說個不字,前車之鑒就在眼前。
同時,聚集在一起的東胡人,數十名大小首領也是爭吵不休。
有那凶悍的,想要主動出擊報複,先下手為強,但是這種是少數,受到的支持更少。
笑話,彆說滅了燕趙的秦國,就連燕國都打不過,憑什麼拚?
多數人還是畏懼大秦,不願與之直接相抗。
現在懷著畏懼與憂愁的才是多數,大家日子本就不好過,若是再被大秦盯上,那可就真沒活路了。
但是現在他們逃也沒地方逃了,草原西邊現在是匈奴人的地盤,去了一定被吞並。至於更往東北,那還是死了算了,根本不是人去的地方,牛馬去了都要死。至於和秦國拚命,那不還是找死嗎?
就在所有人幾乎要絕望的時候,大秦的使者到了。
先是解釋了先前出兵的理由:我大秦好生厭戰,隻是某些孽障,不知天高地厚,妄圖襲擾我大秦邊境,亂我大秦之土,壞我大秦之民,這才不得已出兵。
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隻要東胡知錯就改,願意臣服大秦,大秦願意不計前嫌,偉大的天子也願意為蠻夷之輩帶去聖王的光輝。
為東胡安定秩序,開市交易,就像帶給匈奴一樣,給東胡帶來和平與繁榮。
部族首領也可以成為大秦的官員與貴族,所有願意臣服大秦的部落,也都可以獲得大秦的庇護。
眾多部落首領聽聞大秦使者的解釋,無語至極。
真是笑話,我們哪裡襲擾你大秦了?你們大秦不是才拿下燕國和趙國嗎?而且即便是燕國趙國還在的時候,我們也好幾年沒去過了。李牧還在的時候,那也不是好惹的啊。
但是也不敢反駁,隻能默認。
不過對於大秦剩下的意思,那是聽得明白了。
大秦的意思很明確,願意臣服大秦,那就可以像匈奴人一樣日子越過越好。
不願意臣服,反正之前也有不願意臣服的匈奴人,但是現在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