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AI眼鏡_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 > 第四百二十八章 AI眼鏡

第四百二十八章 AI眼鏡(2 / 2)

所以GF1的實際應用不會太大,更多的還是用在諸多項目的前期測試,說白了,該芯片和十納米工藝本身是屬於過度工藝一樣,都是屬於過度芯片。

為什麼過渡產品還專門設計並生產啊,因為這種專業芯片總得先設計嘗試一番,積累一些經驗,然後才能夠進行修改吧。

十納米工藝雖然也挺貴的,但是比七納米工藝便宜太多了……不用十納米工藝來進行測試,回頭用七納米工藝測試更虧。

真正後續大規模使用的國防通用算力芯片,其實是還在設計當中的GF2芯片!

等到GF2芯片設計完成,並生產後,一大票保密級彆非常高的人工智能項目,才談得上進行最後的設計定型,並考慮量產。

等效十納米工藝和等效七納米工藝之間,彆看數字差不多大小,但是實際性能差距非常大。

智雲微電子的等效十納米工藝,晶體管密度是五千多萬每平方毫米,其實也沒比十四納米工藝、十二納米工藝多多少,智雲微電子的十四納米工藝,形狀晶體管密度都能做到四千多萬呢。

智雲微電子的等效十納米工藝,依舊是十四納米工藝的延伸,都是建立雙重曝光這一核心技術上的。

智雲微電子在這一工藝的技術提升,更多的還是體現在低功耗控製、通過改變晶體管形狀等領域,進而獲得芯片的性能提升。

從籠統一些的技術角度來看,智雲集團的十四納米工藝、十二納米工藝、十納米工藝都是屬於同一個技術節點的工藝。

當然,彼此間的性能差距還是很大的。

等效十納米工藝的芯片,可比第一代的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性能強多了,隻是成本也更貴,性價比不咋地。

但是……智雲微電子已經完成技術驗證的等效七納米工藝可就不一樣了,這個工藝可是實打實的較大幅度的縮小了芯片內晶體管的半金屬尺寸,同時再加上智雲微電子之前積累的諸多技術,比如更加優秀的晶體管形狀布局等,低功耗控製技術等。

最終,把這種工藝的晶體管密度一口氣提升到了一億個每平方毫米。

晶體管密度直接翻倍呢……哪怕其他方麵沒有太大改變,光靠著這個晶體管密度的增加,也能夠帶來巨大的性能提升。

更何況智雲微電子的工程師又不傻,自然也會用上其他諸多的先進技術,進一步提升該工藝的性能。

也正是因為這種差距,才會讓智雲集團把等效十納米工藝作為過渡工藝,進而把核心放在了等效七納米工藝之上。

迄今為止,智雲微電子也隻投資建設了一座等效十納米工藝的芯片工廠,然而在建的等效七納米工藝的工廠確實已經有三座之多,設計產能就達到了月產十三萬片,總投資預計達到三百多億美元。

此外規劃的先進芯片工廠,大部分也是采用EUV光刻機,生產等效七納米甚至五納米芯片的工廠,這部分投資金額更大,最少也是五百億美元起步。

之所以要這麼多的產能,那是因為智雲集團準備把下一代的各種芯片,都用等效七納米了,包括手機SOC,電腦CPU,消費級GPU,服務器算力芯片,終端算力芯片等。

到時候對芯片產能的需求是巨大的。

智雲集團,前幾年押注十四納米工藝,投入巨資擴充十四納米工藝的產能,前後投入了數百億美元之巨。

而現在則是押注等效七納米/五納米工藝,同樣準備投入巨資,從工藝研發,工廠建設整個計劃,前後兩期預計耗資將會達到上千億美元。

看這龐大的投資金額就會知道,為什麼很多半導體製造廠商停止了先進工藝的競爭了……耗資太大了,根本就頂不住了。

然而,隨著競爭對手的減少,很多芯片設計廠商也迎來了麻煩,那就是找不到適合的代工廠了。

尤其是高通,AMD這些不上不下的廠商……目前搶不到台積電的十納米工藝產能,而智雲微電子這邊也願意放開代工,但是就算他們下單最早也要明年了,而明年的話,估計四星那邊的十納米工藝也搞得差不多了。

今年,他們就隻能忍受繼續使用四星或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或台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

十納米工藝,沒他們的份,如此也就影響到了這些芯片廠商們的芯片性能,無法緊跟水果,智雲這樣的競爭對手。

同樣又進一步影響了采用他們芯片的智能終端廠商的產品性能。

一環扣一環下來,影響是巨大的。

這也是半導體行業直接影響諸多產業鏈的典型情況。

——————

九月份的智能手機市場裡,各大廠商各顯神通陸續發布旗艦手機,智雲、水果、四星之外,威酷電子也在九月初發布了小藍9Max,采用W907芯片,屏下光電指紋,OLED屏幕。

這款機型上市後也賣的挺不錯的,主要是價格相對便宜!

其入門級型號的國內售價是三千六起步,高配型號是四千多,整體價格要比水果和智雲以及四星蓋樂世的機型便宜不少。

延續了小藍MAX係列,繼續走價格偏低的高端機型的策略……畢竟品牌不如人,隻能這麼玩性價比了。

但是走薄利多銷的路子也能賺不少。

國內外的其他手機廠商,也陸續在九月份發布一些新手機,其手機各有優劣!

能夠在過去幾年裡的殘酷手機市場競爭裡活下來,做到銷量幾千萬台的手機廠商多少都是有一些自己的護城河的,各方麵的綜合實力還是很能打的。

各大廠商紛紛發布新手機,讓九月份的智能手機市場熱鬨的很,銷量也非常高。

不過風頭最大的依舊是智雲集團的S係列手機!

進入十月份,為了玩一波營銷,搶奪全球各國的新聞頭條,智雲集團正式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手機銷量數據。

七月、八月、九月這三個月裡,智雲集團一共銷售了超過一億一千萬台手機,再創曆史同期新高。

每年的第三季度,都是智雲集團的手機出貨量最大的時期。

這一時期裡,舊款機型會較大幅度的降價促進銷量。

同時新發布的S係列機型會備貨,然後一口氣賣出去。

同時後續的九月份也會迎來搶購浪潮。

諸多方麵結合起來,就導致了智雲集團每年的第三季度裡,其手機銷量往往能夠占據全年銷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今年你也不例外!

第三季度超過一億一千萬台手機的龐大銷量,讓諸多友商們看了都沉默……這個數據甚至比去年還高了幾百萬台呢。

而且今年智雲集團的手機均價比往年可是高了不少,這意味著智雲集團的手機業務營收以及利潤,還會進一步上漲。

一方麵是S係列裡的MAX以及MAXPro係列的銷量占比小幅度提升,拉升了S係列的均價。

另外一方麵也和智雲集團今年開始發力SX以及SXL係列,用來取代持續走低的C係列,進而較大幅度的提升了手機均價……

很多分析師們已經可以預見,今年的智雲集團的手機業務,其營收和利潤,對比去年恐怕還會增加不少。

今年大家預測智能手機市場的銷量會對比去年有所降低,然而市場總量有所降低了,但是智雲手機的銷量確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因為均價的提升而增加營收。

這人比人,氣死人了!

不過外界的這些反應,並沒有影響到智雲集團內部各項事業部門的持續推進。

十月初,徐申學又看到了一款很不錯的新產品。

智雲集團旗下穿戴智能設備事業部門最近折騰出來的一款新玩意,AI眼鏡。

智雲集團的穿戴設備事業部門,一開始隻有智能手表,後續也把藍牙耳機項目劃分到穿戴設備裡進行統一管理,後續也開發了AR眼鏡項目,VR眼鏡項目。

不過這兩個眼鏡項目都談不上成功,AR項目不太靠譜,搞出來沒啥用,以至於甚至都沒有推出商業化項目……商業化會虧本的東西,搞出來也沒啥用啊!

而VR眼鏡項目,這個其實是虛擬設備項目組裡的子項目“頭戴顯示器”裡的前期商業化應用,說是穿戴設備呢,但是更像是一個比較純粹的顯示設備,很少人會帶著出門的……這後頭還有線纜連接一個小主機呢。

總之在AR以及VR領域裡,智雲集團的嘗試並不算成功。

後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去年的時候集團內部的超大型生成式AI,也就是YunAI技術逐漸成熟後,再加上在VR以及AR眼鏡領域裡所積累的顯示、操控領域的技術基礎。

穿戴設備事業部就開啟了全新的AI眼鏡項目……這一次不玩什麼虛擬不虛擬的了,就隻搞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擴展現實,也就是XR眼鏡。

說白了就是在以前的智能鏡的硬件基礎上,接入YunAI,主要功能就是用來翻譯,識彆物品、導航等一些應用。

最直接的使用場景就是翻譯了,通過麥克風搜集用戶或者對方的語音,然後進行翻譯,再把結果通過文字投送到顯示

這樣的項目,可比以前的什麼都要搞的AR眼鏡,甚至還要進行本地計算的VR眼鏡容易多了。

如此曆經了一年多時間後,穿戴設備事業部門也終於拿出了原型機。

徐申學對這些新東西一向來都很有興趣的,聽聞AI眼鏡已經做出來後,他就特地跑過去看了。


最新小说: 鬥羅:兵主 人在鬥破,預支成帝 奮鬥在嘉靖年間 國運LOL:吾為華夏守護神! 當你將一切做到極致 小農民稱霸荒島 帝尊獨寵:逆天邪妃帶娃跑 諸天:從吞噬星空成神開始 不是姐們兒,你要當我同桌 葬劍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