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太子和齊王,甚至自己的侄子,然後逼迫李淵將皇位傳給自己才當上皇帝的。
唐太宗登基的方式從古至今都被認為是不足為訓的。
因此,唐太宗怕史官將他的行為不加修飾地全部寫進去,於是打破了皇帝不能乾涉史書記載的傳統,毫不顧忌地以武力脅迫史官對自己的記載加以修飾。這種行為從那時開始,逐漸成為常態。
文天祥的《正氣歌》曾寫到“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用來讚揚秉筆直書、不畏強權的史家風骨。人可死,但史不可改,這也是春秋史官堅守的底線,更是他們受人敬仰的緣由。
春秋之時,齊國第25任國君齊莊公為其專寵一位大臣崔杼的妻子東郭薑,東郭薑貌美,齊莊公經常去崔家與東郭薑私通,還把崔杼的帽子賞給彆人。
因此崔杼對齊莊公懷恨在心,一直想要報複他。最後,在齊莊公前往崔杼家中與東郭薑偷情時,崔杼殺了齊莊公。事後,崔杼又擁立其子為君,成為齊國的相國。
對於這件大事,齊國太史如實記載“崔杼弑君”。崔杼得知後大怒,不想背負弑君的千古罵名,於是殺了太史。不過,當時史官都是家族世襲。
太史死後,他的弟弟繼續秉筆直書,崔杼又殺了太史的兩個弟弟。崔杼告訴太史的四弟說:“你三個哥哥都死了,難道你不怕死嗎?
你還是按我的要求把‘崔杼弑君’寫成‘暴病而死’吧。”太史四弟回答說:“據事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實事求是。不如去死。”太史四弟再次秉筆直書,崔杼無奈,隻得任由他寫下“崔杼弑君”。
齊國太史四弟進宮之時,由南史氏直接而來。南史氏是擔心太史被殺,特地前來繼續記述這個事實的。看到太史四弟平安無事,他方才放心離去。
這是何等的風骨!身為史官,失事求是,不如去死。這捍衛的不僅是史官的尊嚴,也是先秦時代的史家風骨。
公元前607年,晉國國君晉靈公想殺趙盾。趙盾知道後,於是逃離晉國。隨後,趙盾的堂弟趙穿在桃園殺死了晉靈公。
當時趙盾正在逃亡,還未出國境,聽到這個消息後就返回來了。趙盾當時位居晉國正卿,趙穿弑君之後,他卻包庇其行為。
因此,董狐記錄說“趙盾弑君”。雖然當時趙盾還在逃亡,人並非他殺,但他沒有懲治凶手,顯然有包庇弑君之嫌,因此他應該承擔弑君的罪名。
孔子稱讚董狐是古代的優秀史官,因為他學識淵博,且敢於秉筆直書。喜歡讀史的人都曾被曆史的某個鏡頭感動過,而那些傳遞曆史的寫史之人,更讓人為之動容。
你翻閱過的每一頁史書,都可能是翻過了千萬人的一生;史書上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可能都是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就像“圖大義,大吉,大憨”等字眼,每個字的背後都是無數的痛苦與哀嚎之聲。有道是“筆如鐵”,那些如董狐般的史官,秉筆直書的氣節更令人動容和敬佩。
如今,秉筆直書的史官遭遇已遠去多年。翻看曆史,我們由衷地感歎那些前仆後繼、秉筆直書的史官。
正是有了他們一個個的不畏強暴、如實記錄,才讓我們後人看到了曆史的真相。他們也鼓舞著後代的史官和有誌之士,真正做到了“威武不能屈”。
【一口氣看完三夫一君一子,亡兩國的夏姬曆史小知識】
他殺三夫一君一子,王義國兩清,堪稱曆史第一妖魂。他一生七嫁,九個男人因她而死,改變春秋曆史進程。
本期視頻就讓我們一起聊聊四大美女之下機——夏姬,春秋時期鄭國公主,她是春秋時代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
她與多位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連串的曆史事件。史書記載她先後七次嫁給他人,共有九個男人因她而死,號稱“殺三夫一君一子,王義國兩清”。
她的房中之術天下無雙,擅長采陽補陰,因此容顏永駐。
傳言夏姬有一次在夢中夢見了一位仙人,這位仙人傳授她采陽補陰之術,也就是西青到期的方法,這個方法可以讓她保持美麗容顏。即使年近40,她仍引得楚國外交大臣為她放棄榮華富貴,與她私奔。
夏姬之所以能引無數男人為其折腰,一是因為她的美,二是因為她的腰。東周列國之上有一句話描述夏姬:“琉璃及西歸之貌,兼妲己文薑之妖豔。”
這也側麵表現了夏姬的絕世美貌和天生媚態。幾乎見過夏姬的男人都被她的魅力迷倒,想方設法去迎娶她。那麼,一代妖妃夏姬究竟有什麼傳奇的曆史?
生情妖淫,嗣同兄弟:夏姬出生於王公貴族之家,從小就美豔動人。她的美貌被時人形容為“明媚皓齒,杏眼桃腮”,與西施、西歸並稱為春秋四大美女。
在未出嫁前,年僅15歲的夏姬就和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公子蠻私通。
但公子蠻在三年後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有傳言說公子蠻是因為夏姬的采陽補陰之術活活累死的,但公子蠻的死因和兩人是否留有子嗣也成為了一個謎,史書對此並無記載。
到了出嫁的年齡後,夏姬嫁給了陳國的一位名叫夏禦叔的人,夏姬之名也由此而來。但結婚後,夏姬懷胎九月便生下了一個孩子,取名為夏征舒。
夏禦叔雖然有所懷疑,但奈何夏姬的美貌太動人,便也沒有過度糾結。
在夏征舒12歲時,正值壯年的夏禦叔因病而亡,有人就說他是死於夏姬的采陽補陰之術。於是夏姬成為了一位寡婦,獨守空閨,隱居於株林。
一夫三夫,滅塵王子:隱居株林的夏姬,此時剛剛30出頭,有文獻記載她此時“循環無病,潛水積福,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