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妖庭大開,凡有緣者,皆可來我妖庭!”
太陽之上的聲音:不斷回蕩在洪荒之中,一些大能嗤笑一聲,並未理會。
他們乃是先天生靈,本身就能誕生洞天福地,自然也不需要去太陽之上。
就拿那五莊觀的鎮元子來說,其自己便能持有完整地道。
但對於其他生靈來說,則完全不同了。
“太陽,希望就在太陽上!”
那是一頭肥頭大耳的猛虎。
猛虎生來便是山中霸主,根本就沒有任何生靈能夠與其為敵。
但就算是這樣的猛虎,虎齒,也有著自己的憂慮。
他的壽命要到儘頭了。
後天生靈,道則不全,便有衰落之時,而一旦衰儘便是生命的儘頭。
也正是因為如此,虎齒才迫切的想要找到活下去的辦法。
他的母親就是老死的,據說,母親的母親也是老死的。
虎齒不想老死。
可他沒有辦法,偶然之間,虎齒聽到會飛的丹頂鶴說,有那麼一些地方,生活在裡麵的生靈不會老去,可以一直活著。
不僅如此,那些地方的生靈之中還有能夠振翅就扇飛山頭,走路就能地震的可怕存在。
虎齒也去尋找過,但最後也沒有找到如同丹頂鶴那樣描述的地方。
他甚至一度以為,是那鶴騙了自己。
但就在這一天,虎齒聽到了天上的聲音,祂抬起頭,看到那太陽之上巨大的火焰展開羽翼。
那就是鶴口中的可怕存在?
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太陽上麵肯定可以一直活下去。
虎齒興奮的朝著太陽奔跑,想要跑上去!
他一直跑,一直跑,甚至忘記了自己年邁的軀體,忘記了自己即將枯竭的肉身,也忘記了自己那逐漸劇烈的胸膛。
虎齒最後仿佛看到了自己進入了太陽,渾身都被光芒包裹。
第二天風一吹,一隻丹頂鶴從虎齒的屍體上飛過,沒有留戀一眼,她也想要飛到太陽上麵去。
但丹頂鶴也注定飛不到太陽……太遠了。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洪荒各地,陳燭不得不提前結束閉關,皺眉從太陽宮裡走出。
“大兄,現在洪荒之中的愚昧眾生太多,你這還未開始便已經給妖庭造就了業力了。”
他有些憂心:“活生生跑死的生靈不在少數,我們不能再繼續下去。”
“此事吾心中有數。”
帝俊微微搖頭:“妖庭能來者,必然是精英之輩,如果連壽命這一關都過不了,還如何輔佐我管理洪荒?”
“再一個,若是有智慧,也不會活生生跑死自己。”
帝俊說的不錯,兵在精不在多,妖庭也不西需要一無是處的雜魚,至少現在不需要。
現在的太陽宮還不夠大,還不能確保給足夠的生靈提供保障。
陳燭皺眉。
“大兄,你是想複刻曾經龍庭的招賢令吧。”
他還是決定開口:“但現在不同,天地變換了,如今的妖庭也不是龍庭,我們最開始不應該把定位定的太高。”
他指著太陽與洪荒的距離道:
“太高了,若是不小心,隻會摔死自己。”
陳燭說的很有道理。
但帝俊沉思之後輕輕搖頭
“吾有雙翅,世人稱我為金烏,自然不懼高空。”
他和陳燭想的不一樣。
畢竟曾經是先天神,沒有體會過普通生靈的掙紮。
陳燭離開帝俊之後,左思右想,心裡還是過意不去。
他想起了自己在黃山處的遭遇,那時候自己太弱小了,隻能躲在樹洞裡麵瑟瑟發抖。
什麼也做不了,能不能活下去全靠運氣。
如今,那些後天生靈也是如此,畢竟是曾經淋過雨。
“我得把他們的傘給撕了。”
“咳!”
陳燭乾咳一聲,止住自己下意識的想法,他承認自己的心有那麼一點點汙垢,很少而已……
“這樣會崩的太快的。”
他思索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管一管。
“我到底還是太善良了。”
陳燭從頭上拔下簪子,往那凡間一拋。
簪子本是通天柱,如今落入凡間,居然長出了一根根的枝丫來。
祂在生根發芽,從先天靈寶轉化成了先天靈根。
如此一來,量天尺可達洪荒任何一處,也算是溝通妖庭與洪荒大地之中的橋梁。
陳燭收起目光,給了眾生一條路,如此也就怪不得妖庭太高了。
隻要有恒心,有毅力,有緣分,有智慧,有氣運……者,都有資格來妖庭。
這樹,也可稱之為建木。
不周山上看來,就像是天地之間多出來了一座不周山一般,隻是要瘦削一些罷了。
“那時候燭神的量天尺吧。”
玉清道人觀望遠方:“直通太陽之上,倒是好想法,如此一來妖庭可迅速壯大。”
“嗯……我看未必。”
上清道人的凝視洪荒大地:“大兄,二兄,你們看那些後天生靈。”
伴隨著祂手指向,那些後天生靈的模樣一一呈現在了三道人眼前。
如同虎齒,丹頂鶴一般想要去太陽上的生靈何止以億記?
太多了,活得,死的,瘋了一般用儘一切手段想要飛到太陽之上。
鳥拚命振翅,走獸亡命奔跑。
就連蟲子也要用樹枝搭建出一座座高塔,這樣看起來距離太陽更近。
對於彆人來說,一笑置之。
但對於三清來說,這一切都是同樣的,祂們感到了慈悲。
“接引與準提道友在不斷的幫助眾生。”
太清道人感慨一聲:“我等乃是盤古正宗,居然窩在不周山上,倒是要讓大道之中的一雙雙眼睛笑話了。”
祂這麼一說,玉清與上清也就覺得羞愧,上清道人不由道:
“我有一個想法!”
祂已經遊曆了不少次的洪荒,最能體悟洪荒之中的苦難,也最能生出惻隱之心。
“這些後天生靈沒有完整的大道,也不知道如何修煉,我看,咱們不如主動去幫助這些生靈,如何?”
祂要效仿接引與準提道人那般,用自己的力量去渡眾生。
太清道人微笑:“善。”
卻是應下了。
“三弟所言甚是,你我都是盤古正宗,合該如此行事。”
於是,三清再次下山,向眾生闡述自己的想法,為眾生鋪路。
那些懂了教化的生靈就不再盲目的去追太陽,因為他們知道了太陽是追不到的,那在很遙遠的地方。
如此粗淺的道理,先天神聖而知之,這些後天生靈卻需要學習記憶才能記住。
上清道人一時間心中憐憫大起,忍不住感慨:“難道,後天生靈就要合該如此嗎?”
祂在思考,是否有那麼一條路,適合所有後天生靈,最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