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之先天靈寶,後天至寶雖然有著很多的缺陷,但因為後天造就的緣故,它們的可塑性更高,威力會受外界的影響,不停的增強。
就如敖丙手中的籍冊,此時,隻是一普通的後天靈寶,但融入幽冥權柄後,卻會變成後天至寶生死簿,擁有掌控萬靈生死的大威能。
且這還不是其極限,未來,隨著它上麵記載的生靈越來越多,其威能還會不斷的提升。
待天地間所有的後天生靈,皆被記載於上,那籍冊就會蛻變成天地人三書中的人書,生殺萬物,威力僅次於先天至寶。
若是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將先天生靈的信息也記載其上,那籍冊就會完成最終的蛻變,由後天逆反成先天,晉升為先天至寶,主宰生死,號令萬靈。
不過,這卻不是現在的敖丙所能奢望的,如今,他最緊要的,還是先把籍冊煉製成生死簿再說。
“幽冥之力,合!”
敖丙祭起籍冊,將其打入幽冥界,霎時,幽冥界有感,絲絲縷縷的本源之力彌漫而出,化作規則流轉,將籍冊包裹,緩緩與其融合。
漸漸的,籍冊開始發生變化,整體向幽黑之色轉變,散發出森森鬼氣,陰寒淒冷,似要凍結虛空。
除此之外,籍冊封麵上那大大的“籍冊”二字,也開始發生變化,先是變得模糊,繼而被“生死”二字取代。
旋即,籍冊裡麵記載的內容,也隨之變多,在基礎信息之外,漸漸多出壽元、福禍等信息。
但還不夠,隻是這點信息,還不足以演變出完整的生死簿。
注意到這一幕,敖丙突然心有所悟,從懷中取出已經修好大半的洪荒史目錄,將其高高祭起,以此為錨,牽引時空長河,使其顯化部分投影。
嘩啦啦!
一條虛幻的光河浮現,完全由朦朧的光構成,不知從何而起,也不知向何而去,嘩啦啦的從虛空中流過。
這是時空長河的投影,構成它的朦朧光輝,皆是過去的曆史,記載著昔日所發生的一切,事無巨細,蘊含著磅礴的時光偉力。
現在,敖丙用洪荒史目錄,截取一段時空長河,使其從正在蛻變的籍冊身上緩緩流過,賦予它時光之能。
刹那間,籍冊蛻變為生死簿所欠缺的,最為重要的一環,在這一刻得到了補全。
籍冊之上,那一個個名字下方,出現了一行行的事跡,正是他們的生平寫照,有過去的,也有未來的。
這就是生死簿,定其生,也定其死。在出生的那一刻,便為其製定了未來,連怎麼死,什麼時候死,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毫無疑問,這涉及到了時光的力量,所以,敖丙才會召喚時空長河,與幽冥本源,人道之力融合在一起,共同祭煉籍冊,使其蛻變為傳說中的人書生死簿。
煉製一件後天至寶,尤其是涉及到生死權柄的至寶,所需時間必然極為漫長。可在時空長河的乾涉下,時光突然變得沒有意義。
是故,沒幾天的功夫,籍冊便蛻變完畢,化成一冊幽黑神冊,上書“生死”兩個大字。
人書生死簿!
傳說中的幽冥至寶,執掌生死的大殺器,就這麼被敖丙煉製出來了。
就是可惜,它的威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強大,最多隻能鎮壓大羅金仙,再強的就不可能了。
但這不是生死簿的問題,而是敖丙的問題。
生死簿的威能,與其上麵記載的生靈數量有關。記載的生靈越多,威力就越強。反之,記載的生靈越少,威力就越弱。
傳說中的生死簿,記載了後天所有的生靈,威力自然深不可則,為天地重寶。
但敖丙手中的生死簿,隻記載了人龍國的生靈,甚至都沒記載整個龍域的生靈,威力自然有限,能鎮壓大羅金仙就不錯了,萬不能奢望太多。
想要提升生死簿的威能,接下來就要看敖丙的本事了,能否將餘下的後天生靈,全部記於生死簿上。
這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名入生死簿,生死便要受其監管,生平也要被其記錄。
這種事,對於沒背景的人來說無所謂,有所謂也反抗不了,隻能被動接受。可對有背景的人來說,卻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他們的生死,豈能落入外人之手?他們的生平,豈能為外人所知?哪怕是生死簿也不行。
誰敢將他們的名字記在生死簿上,誰就是他們的敵人,拚死也要反抗,給其一個好看。
“天道這是飄了啊,好好的一件促進天地演變的大好事,祂非得整這些有的沒的,就不怕玩脫了,把事情徹底搞砸?”
敖丙現在,對天道的性子也算有些了解,所以,稍一愣神,他就明白了天道的用意。
天道這是在故意挑起矛盾,好讓修士自相殘殺,從而進一步的減輕天地的壓力。
為何這麼說?原因很簡單,所有的後天生靈,其生死,皆在天道的掌控之中。
也就是說,隻要天道願意,一念之間就能讓生死簿圓滿,成為人書。
可祂偏偏沒有這麼做,反而讓敖丙煉製出一件不完整的人書,後續需要壓服各方勢力,才能使其圓滿。
非要多此一舉,目的很顯然了,就是要以生死簿為局,引修士自相殘殺。
想要生死簿圓滿,就要壓服各方勢力,迫使其交出勢力範圍內所有後天生靈的信息。
然而,這些信息不是沒有價值的,交出它們,必然會折損一部分氣運。
同時,信息交出後,在證就長生道果之前,他們的所作所為,皆要受到生死簿的監管。
修士嘛,誰還沒有點小秘密,甚至還有很多修士做過見不得光的事。
一想到這些秘密,皆要暴露在生死簿之下,他們如何能接受?恨不得將生死簿撕得稀巴爛。
因此,生死簿想要圓滿,必然會引起衝突,導致大量修士慘死。而生死簿圓滿又是必須的,幽冥至寶,豈有不全之理。
敖丙拿著生死簿,不想著將其圓滿,那生死簿對他來說就不是機緣,而是劫難了。
不及時將其送走,必然會引來劫難,導致生死簿被人奪走,自身也鬨得灰頭土臉,折損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