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牽扯了玉兔太多的資金,幾年如一日的投入,這不符合資本家特性,但方洪卻一直在投資,從沒放棄。
隻要動畫電影能夠上映賺錢,玉兔也就盤活了,也就鬆綁了。
如果動畫電影撲街,那三四年的心血,幾個億的資金相當於全部打了水漂。
唯一的好處就是在視覺特效這塊,獲得了些技術,鍛煉了團隊罷了。
這也是方洪有些忐忑的原因,也害怕失敗。
誰也不敢保證換一家製作商的情況下,動畫還有著原來的味道,且渠道也不一定是原來的渠道。
有時候一個失誤,渠道不一樣,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
但動畫這塊是必須要發展的,這是他大內容體係中的一環,缺失了這塊是不完整的。
今年影視內容,包括互聯網平台版權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一年,方洪不得不加快步伐了。
現在BAT,包括其它資本都有下場競賽互聯網內容視頻這塊。
可以說不僅是影視熱錢湧入,版權市場也在進行一場資本狂歡。
想要發展視頻平台,版權是必不可少的,沒有版權,你放什麼?
而版權戰的標誌性事件背景,就是快播被調查下架,要知道快播有四五億用戶,相當於幾個頭部視頻平台的總和。
也相當於現在微信的規模,這是非常恐怖的,然而這個視頻平台被調查,就空出了海量的流量。
這些流量誰能接手?就隻能大家競爭,因為快播被調查,就意味著版權規範,市場也在規範。
內容戰,就相當於版權戰,誰家有了更多版權,就有了市場生存權。
你搞視頻平台,連內容版權都沒,彆人不讓你播放,那你搞個雞毛,就像快播。
至於快播怎麼被調查的?我不知道!
不過他們的視頻戰略跟嫦娥科技的視頻戰略不一樣,他們是燒錢,不斷的燒錢買版權,且還都是優質內容版權。
這東西不管怎麼競爭,都是在內容上燒錢競爭,都想打造爆款,把握獨播權,就要不斷的花錢,吸引來用戶。
既然不生成爆款,也不知道哪些是爆款,那資本就買爆款,比如各大熱門綜藝資源和影視劇。
樂視網拿下了綜藝大作《我是歌手》第二季的互聯網獨家版權,同時確定以獨播方式播出。
這個就不用說了,拉了一大幫影視圈的影視明星和導演來助陣,也在瘋狂的燒錢,後來導致資金崩盤。
“下周回國”這個梗就此風靡。
鵝廠搶了搜狐的《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獨家,燒錢加搶的模式,就是這麼樸實無華,毫不講道理。
沒辦法,有錢,就是這麼任性!
這公司做不好內容,讓彆人幫他做,還是有一手的。
愛奇藝正在赴美上市,不惜下血本拿下《愛情公寓4》,就連芒果台的《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百變大咖秀》、《我們約會吧》等綜藝資源,以合計打包價2億元賣給了愛奇藝。
這一世有方洪的存在,愛奇藝並沒有和芒果台鬨矛盾,關係還是很好的。
但方洪記得,年底芒果台就不賣任何版權給其它視頻平台了,而是在自己的視頻平台上播放。
就跟玉兔、嫦娥科技的模式差不多,這也是芒果台能盈利,能一直有用戶能存活的原因。
搜狐是最窮的,打起了自製的戰略,但依然花了大價錢,以1290萬美刀的價格,收購了視頻網站56網。
以為這就完了,沒有,視頻領域從來不缺玩家,小米也加入了這場視頻領域的資本競賽。
小米挖走了新浪網總編輯陳彤加盟,並宣布投入10億美刀進行內容投資。
除了小米外,光線與360也宣布成立互聯網視頻公司。
不管是搞手機的,還是搞安全的,都加入了這場版權資本競賽當中。
都說這行不賺錢,很燒錢,但資本就是趨之若鶩,背後的原因當然是生態位的占領。
對比其它視頻平台有強大資本不同,嫦娥視頻的優勢就是背靠總公司和玉兔,還有方洪的先知優勢。
反正方洪知道,搜狐和樂視是注定要出局的;小米和什麼360就是湊熱鬨,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
這行不是說你有錢就能玩的,要有資源,阿裡沒資源,人家收購了優酷,還派了位CEO去了優酷董事會,這就是人家強大的地方。
版權之戰本質就是資本賽跑,有錢不一定有內容,但能把果實摘過來,就看誰能在這版權之戰中存活下去,包括網絡文學也是一樣。
“活下去!”
這是方洪一直在給高管重申的話!
不過這也讓他意識到了版權競賽的緊迫性。
就算他在怎麼超前布局,人家一旦開啟燒錢模式,也能迅速追上他的步伐,把他乾掉。
什麼東西一旦資本化,就算你之前在怎麼牛逼,一個策略失誤,就能讓你出局,因為對手不可能等你,土豆就是這麼沒的。
而最近嫦娥視頻平台的《靈魂擺渡》,獲得了巨大成功和反響,還正好開啟了網劇的時代。
這部劇不僅在年輕觀眾中有著很高的人氣,版權銷售也十分成功。
賣到了亞洲多個國家以及歐洲國家,版權費高達2億,外部市場有著固定的懸疑恐怖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