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很多人看到了網劇的潛力和創作空間,原來網劇審核那麼的寬鬆,可以出現“鬼”!
於是各大平台和影視製作方紛紛開始跟進,什麼《示鈴錄》、《古鏡》、《朝內81號》、《傲魂之活死人》等,帶“鬼”的項目紛紛上馬。
就算如此,嫦娥視頻也是那個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
《靈魂擺渡》的成功不僅僅開啟了網劇爆發時代,還進行了一係列周邊衍生品和線下活動,如原聲帶的銷售、主題咖啡廳的開設等,被打造成了品牌。
這也是這部劇能一直拍,甚至拍出電影的原因,有著品牌效應。
至於後麵為什麼不讓拍了,原因就不說了,反正這時候能割就割。
嫦娥視頻通過大數據,也在對接玉兔合作拍攝類似題材,還有霸道總裁類型的偶像劇。
就是《繼承者們》和《星你》這樣的題材,滿足那種瓊瑤式觀眾群體。
現在瓊瑤不拍劇了,但她的觀眾群體是一直在的,就是愛幻想的小仙女,風格也很好模仿。
算是把握了這部分群體的脈搏。
網劇市場的大爆發與資本競賽,讓張南感受到了危機,深知玉兔在影視內容這塊也不是一手遮天的。
玉兔能創造爆款,但並不能滿足平台需要,平台需要各種各樣的豐富內容,包括小破站中視頻也是一樣。
需要偶像劇、都市劇、曆史劇、玄幻劇來滿足各種各樣的用戶。
最近嫦娥科技開了一次會,會議內容就是麵對互聯網版權市場日趨激烈化的版權競爭。
想要突破限製,擁有更多版權,必須打破依靠玉兔的單一供應,需要多方麵的內容製作方。
其實張南一直在做這方麵的努力,但收效甚微。
“可以向所有影視製作公司,還有內容創作者發英雄貼,我們就在京城舉辦一場首屆網劇行業峰會。”方洪道。
“首屆網劇行業峰會?他們會來嗎?”張南詫異,名字倒取的挺高大上。
但估計很多人不會來,因為根本就不權威,也沒意義。
“不管他們來不來,我們擁抱的是那些作坊式的創作者,扶持他們來創作內容,這樣既可以滿足嫦娥,他們製作的邊角料還可以滿足小破站。”
方洪再道:“總比你一家一家的跑強吧,有些沒顯露沒成名的作坊,你也不知道。”
張南想了想,是這麼個道理,她跑的都是聽說過的,但很多都是在跟其他視頻平台合作。
比如萬合天宜,人家就在跟優酷合作,根本拉不過來。
“那要花錢才行。”張南道。
“花點沒關係,名字我都取好了,這次峰會就叫:視頻進化論。你選個日子,打出標語和橫幅,不受人員限製,都可以參加。”
方洪又道:“宣傳時就說大平台、大覆蓋、大數據優勢,幫助更多創造者,這逼格不就上來了。”
張南笑了笑,這樣就好忽悠,還是校長有想法。
“不過這次也不能沒有乾貨,我們要對網劇重新定義一個標準,怎麼分成,怎麼合作都要清楚的列出來,公開透明,可以向內容製作者多傾斜些利益,這個沒關係。”方洪道。
“好,我們研究。”張南覺得沒問題。
這樣操作比她那樣跑業務簡單,還能收編更多的創作者。
她又問道:“這個峰會,你和止希會來嗎?”
這兩人在影視這塊有威望,如果來的話能吸引很多人,他們搞互聯網的,影響力在影視裡還是小。
“當然會來,我還可以幫你拉些重量級的人過來。”方洪道。
“那可以,沒問題。”張南同意。
隻要有重量級的人員參與,那搞這個就是有影響的。
嫦娥科技要辦網劇行業峰會的事情,當天就在小破站和嫦娥視頻拉出了橫幅,今日頭條也有資訊。
很自然的就被愛優騰、搜狐、樂視等幾個對家知曉。
“花裡胡哨,也不知道校長在搞什麼鬼。”有人這樣說。
知道又能怎麼樣,內容為王!
他們撒錢,不也是為了內容,大家其實殊途同歸,隻是采取的方式不一樣。
方洪采取的方式就是擁抱更多作坊式的創作者,網劇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
隻要跟風,拍點奇奇怪怪的內容就行,比如《來自星星的繼承者們》。
在不行露點肉,少穿點衣服嘛,前世方洪就這麼玩的,幾百萬請個蛇精臉的女主,坦胸漏乳的擦邊就能拍,徐冬冬是怎麼紅起來的?
反正現在上麵對網劇管的不嚴。
方洪就記得一位傳奇人物,網大皇帝:彭禺厶。人家就各種跟風加擦邊。
把網大流量密碼玩的很六。
如果把他弄來,起碼能替補一部分生態位。
在不行把短劇弄過來,比如《司令寵妾滅妻》、《陸總死活不離婚》、《退婚後,女戰神後悔哭了》、《五十歲的我懷了二十歲霸總的孩子》等。
聽這劇名就有讓人看下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