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夠讓意識深入其中,並且覺醒所謂浩然之氣的力量;與能夠讓神魂常駐這可就完全是兩個概念來。
前者雖然玄妙,但又如何比得上後者呢?
畢竟後者那可是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長生不老啊。
哪怕現在張良還正值年幼的時候。
他卻也依舊明白,神魂長生到底意味著什麼。
不要以為隻有等到嬴政一統六國,成為始皇帝之後,才會對長生有那麼大的執念。
恰恰相反,對於長生的執著,幾乎是貫穿了整個曆史的。
準確的說,長生是一切生命最本能的追求之一了。
隻要是活著的生靈,就不可能不對長生有企圖。
就連張良這樣人生隻能算是剛剛開始,對於長生還沒有那麼強烈渴求的年輕人,在乍一聽聞,所謂的儒家聖域竟然可以讓一個人的神魂常駐時,都不禁露出了動容的神色來。
這個時候,幾乎沒有誰還會在意黑白玄翦和蓋聶、衛莊師兄弟之間的戰鬥了。
實在是,相比起這場堪稱精彩絕倫的戰鬥來,長生這樣隻應該存在於神話中的事情,更加讓他們在意和關心。
羅浮微微頷首,笑道;“不錯,正是你口中的儒家聖域了,那是一個真正獨立於現實的世界,如同泰山府君治下的冥府一般,是一個能夠讓人神魂常駐的世界。”
如果是未來的始皇帝,怕是在聽到有長生希望的和孫堅,就會迫不及待的向羅浮詢問長生的辦法了。
但現在,嬴政更加關心的卻是長安君成蟜的生死。
“先生,成蟜還會有重返人間的一天嗎?孤又該如何才能夠見到他?”
“不會。”羅浮很清楚嬴政這麼問的目的是什麼。
無論成蟜是否進入了那個所謂的儒家聖域的世界,對於這個世界,或者說對於嬴政,對於秦國來說,成蟜隻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
但隻要成蟜不出現在這個世界的話,那麼嬴政還是很希望那個能夠再見自己的弟弟一麵的。
先是打消了嬴政最為擔心的關鍵後,羅浮隨即說道“想要和神魂常駐儒家聖域的人接觸,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提升自身的儒道修為。”
微微一頓。羅浮緊接著說道“當然了,儒道修為,也並非是絕對的,事實上,在下已經發現,那個世界,所能夠承載的不僅僅是儒道修為,在諸子百家的學識之上達到了一定程度後,都有接觸到了那方世界的機會,隻是相比起起來,儒家學說,進入那個世界的機會更大一些。”
“儒家?”嬴政頓時皺起眉頭來。
對於嬴政來說,在他眼裡,儒家隻是一群會誇誇其談的貨色罷了,真正治國之術,還得是法家。
這可是經過事實印證的。
最早全民奉行儒家理念的國家,中山國,就是因為儒家學說而覆滅的。
這也讓儒家學說,瞬間遭到了極其嚴重的打擊。
而凡是奉行法家之說的,反而俱都能夠實現富國強兵的理想。
這一點上,七國五花八門的變法,就是明證。
法家才是毫無疑問的強國之道,至於說儒家,中山國的覆滅,足有讓嬴政認定,這就是一個隻會誇誇其談,卻於國於民沒有多少助益的學說了。
韓非的五蠹之中,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之說,可為深得嬴政的認可。
儒和俠,也分彆代表了當下的兩大顯學,儒家和墨家。
對於國家來說,這兩種學說顯然都是隻會帶來禍患。
可偏偏,現在羅浮卻告訴他,那能夠讓人神魂常駐的世界,儒家學說反而更加讓人容易接觸。
也虧了羅浮在肯定儒家的時候,沒有否定其他諸子百家,不然的話,指不定嬴政會怎麼想了。
定了定神嬴政說道“先生,法家亦可進入那所謂的……所謂的聖域之中嗎?”
要讓嬴政這樣心智堅定的人,接受那能夠讓人神魂常駐的世界儒家神域的名字,顯然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羅浮肯定的點了點頭後,說道“正是,諸子百家雖然理念不同,但目的卻都是為了追求天下大同的理念;為了追求真正穩定的秩序,隻要可以和那方世界共鳴,就能夠接觸到那方世界,並且隨著力量的提升,接觸到那方世界的神魂。”
“力量?難道說那方世界還能夠賦予人,奇怪的能力嗎?”嬴政好奇道。
彆看這個世界的超凡體係在上限上並不高的樣子,甚至就連有著劍聖之稱的蓋聶,也頂多是正麵戰勝三百大秦軍卒,就震驚了整個天下。
但在花樣上,這個世界可為是百花齊放了。
武道真氣、陰陽術法,血脈神通、機關造物等等……應有儘有。
在嬴政看來,那個能夠讓神魂常駐的世界,顯然就是一種類似於血脈傳承一樣的能力。但卻是通過學識來進行傳承。
血脈傳承,雖然不多,但作為一國之王,嬴政還是見過的。
雖然未必比得上焰靈姬操縱火焰的先天能力,但其他血脈能力,倒也不弱。
而這種學識傳承,就有點著實是匪夷所思了。
當然了,會有這樣的特殊世界,倒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這個世界可是有著種種神話傳說的。
而諸子百家的學說,幾乎都會拿古人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來舉例,而儒家更是其中的典型。
可以說,諸子百家雖然是春秋時代爆發,但這些思想理念的源頭之久遠,卻是根本無法追溯的,幾乎每一個,都能夠跟上古神話扯上關係。
通過學識,觸碰到上古神話遺留下來的力量,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自我腦補似得給那能夠讓人神魂常駐的世界,其源頭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之後,嬴政頓時有些迫不及待道“先生,孤若是以法家學說,該如何接觸到那個世界?”
事實上,從那些諸子百家的老怪物們,意識接觸到了神威世界之後,神威世界這個羅浮一手打造的特殊所在,早就不再局限於羅浮自身學說和儒家的藩籬之中了。
隻是,通過羅浮的學說,是最簡單的辦法,而其他諸子百家,就需要有足夠的精神境界了。
神威世界,是羅浮所帶來的影響最深遠的改變。
隻是現在這種改變,還處於一種剛剛萌芽的狀態。
不過,嬴政雖然是帝王,並非是百家先賢,但要說精神境界的話,即使是諸子百家之中的那些老怪物,能夠和他相提並論的,也依舊是鳳毛麟角。
實在是,作為未來的始皇帝,嬴政可是真正奠定了後世兩千多年帝製的核心。
彆的不提,作為嬴政的劍術老師,蓋聶的評價,幾乎是相當可觀了。
以前不曾有過,未來也不會有嬴政這樣的帝王存在了。
毫無疑問,能夠建立出如此製度,並且心誌堅定的推行下去,嬴政的心靈境界,絕對是當世最強者之一了。
也就是現在,嬴政尚未掌權,無法將這份潛力轉變為實力。
不然的話,以他的心境,接觸到神威世界,幾乎是必然的了。
麵對嬴政的詢問,羅浮隻是略加思索,就徑直說道“尚公子是想要以法家弟子的身份接觸那方聖域嗎?”
眉頭頓時一皺。
雖然嬴政很是看重法家的理念,但他可不會承認自己是法家弟子的。
他是王,是大秦的王,是未來天下的王,又豈會將自己局限在任何一家學說之中呢?
之所以看重法家,也不過是法家有助於夯實大秦的實力,助大秦一統天下罷了。
但要說嬴政真的迷信法家,那就錯了。
在嬴政的心裡,諸子百家,充其量也不過是可以利用的工具罷了,帝王豈會自困於工具之中呢?
凝視羅浮,嬴政道“先生,莫非除了諸子百家之外,就沒有其他辦法可以接觸到那方世界了嗎?”
羅浮毫不避讓的和嬴政對視,輕輕地點了點頭後,肯定的說道“有,而且,那是一條最適合尚公子的路。”
眼神一亮,嬴政迫不及待對羅浮欠身頷首。
“政請先生不吝指點。”
“帝王之道。”
此刻,除了陷入廝殺之中的黑白玄翦、蓋聶和衛莊師兄弟外,其他人卻是俱都被羅浮和嬴政之間的對話深深地吸引了。
韓非和張良等人,恍惚之間,更有一種仿佛曾經先賢和聖君的故事重演的錯覺來。
申不害和韓昭侯、商鞅和秦孝公……那些列國變法賢臣與賢王之間的故事,仿佛就在他們的眼前重新上演了一番。
嬴政眉頭一挑,帝王之道,這絕對是一個立場、觀點,在諸子百家之中五花八門的道了。
但聯想到羅浮儒家聖賢的身份來,嬴政的語氣中略帶幾分抗拒道“先生不會是想要告訴寡人,垂拱而治便是作為的帝王之道吧?”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嬴政就對羅浮這所謂的帝王之道,敬謝不敏了。
儒家的聖君,在嬴政看來,簡直就是傀儡一般。
所謂的賢臣,不論是被儒家吹噓的何等了不起,但在嬴政看來,卻俱都是呂不韋之流。
作為一個帝王,嬴政怎麼可能會對儒家的聖君有什麼好感呢?
更何況,儒家現在也就是吹噓的厲害罷了。實則,在當初的中山國因為儒家而覆滅之後,幾乎列國對於儒家,就有了一個不曾宣之於口的共識來。
儒家,不堪用。
當初的中山國,按照儒家聖君要求自己,現在中山國徹底沒了。
羅浮卻是在嬴政懷疑的眼神中,輕輕地搖了搖頭說道“所謂帝王之道,從來沒有定數,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無不如此,尚公子的道,同樣也是帝王之道。”
“寡人……竟是帝王之道嗎?”嬴政恍惚間,似乎有種錯覺,伴隨著羅浮話音落下,他的意識,仿佛瞬間被拔高了一般。
在場的眾人裡,唯有東君,仿佛察覺到了什麼一般,下意識的看了羅浮一眼,眉頭微蹙了蹙,顯然有些懷疑什麼。
而此刻的嬴政,卻像是被羅浮所提點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