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羅耀國和蘇三娘為僧格林沁準備的作戰計劃,僧格林沁的兩三萬軍隊會布署在湘江兩岸的四個據點,而在連接湘潭——新鎮和下灄——易俗河市的浮橋建好之前,這四個據點是很容易被各個擊破的。
隻要羅耀國、蘇三娘的上軍和蕭朝貴的前軍可以搶在僧格林沁之前建好浮橋,那主動權就掌握在太平軍一方!
而這個浮橋,肯定是太平軍這邊搭得快!
原因無他,暮雲市一帶已經實行了分田分地,還成立了拜上帝會的支堂,農會、商會也建立了起來,還有了一批太平軍的死忠和他們控製的民兵。
所以羅耀國一聲令下,他們就開始為搭建浮橋做準備了!
等羅耀國、蘇三娘率領上一軍、上二軍的一萬六千名精銳悄悄趁夜撤出長沙,並且急行軍抵達暮雲市時,浮橋已經在拜上帝會湘贛邊總堂的堂主王琰主持下搭建得差不多了。
不僅浮橋搭得差不多了,上一、上二兩軍需要的乾糧和攻打湘潭縣城的各種器具,湘贛邊總堂也都幫著準備好了。
不得不說,這種有勞苦大眾支持的仗打起來就是舒服啊!
羅耀國正在心裡頭慨歎的時候,浮橋前麵突然傳來了一陣歡呼,然後就聽見王琰的聲音:“老師,橋架好了!”
羅耀國回頭望了眼自己的未婚妻蘇三娘,這個英姿颯爽的女將似乎早就在等這個聲音了,當下就朝羅耀國抱了抱拳,笑道:“殿下,讓三娘替您開路吧!”
看見羅耀國點了點頭,她就狠狠給了胯下的戰馬一鞭子,在幾個貼身女兵的護衛下,率先踏上了浮橋。
羅耀國望著她在馬背上起起伏伏的矯健背影,心滿意足地笑了笑,也在餘滅清、項循等人的護衛下策馬踏上了浮橋。
而隨著李壽成、曾添養、何大妹等上軍軍將們的號令,大隊大隊的士卒,湧上了橋頭,越過了滔滔湘江,在午後溫暖的陽光下,直撲湘潭城牆而去!
天國上軍,一萬六千男女聖兵,今日一渡湘江!
淥口鎮西,一橋橫跨湘江!
“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裡長,誓奮發自強做好漢”
同一時刻,無數的太平軍戰士,正高唱著激動人心的歌詞,大踏步地從浮橋之上,跨過湘江。
而在這支過江的大軍中間,一麵“太平天國又正軍師前軍主將西王蕭”的王旗,正隨風獵獵飄揚!
王旗之下策馬而行的正是西王蕭朝貴本人!自打“算無遺策”的羅天使算準長沙乃是他的死地,他就學會了低調。不再坐著他的那乘十六人抬的大轎子上陣行軍了,而是改為騎馬。而且也不穿紮眼的黃龍袍了,而是和周遭的親兵一樣,紅袍紅巾,這樣敵人就很難尋見他了。
這時他已經在上千親衛的護送下立馬湘江北岸了,在一處高坡之上,看著兵強馬壯的前一、前二兩軍,浩浩蕩蕩地一路北去,心中那叫一個得意啊!
幾名輕騎從湘江上的浮橋通過,尋著蕭朝貴的王旗飛奔而來,到了近前和蕭朝貴的一名親兵對了口令,才翻身下馬,步行上前,單膝一跪,摸出一個信封,用雙手舉起道:“稟西王八千歲,淥口王府轉衡陽南王府移文!”
蕭朝貴身邊的侍衛曾水源下馬上前,順手接過了那騎兵送來的南王馮雲山的書信,撕開了封口,取出了裡頭的信紙,展開一看,就笑著對蕭朝貴說:“西王,天王、東王、北王、翼王他們率領男女聖兵六萬,沿湘江一路北來,前鋒已經過了衡陽縣了!”
蕭朝貴聞言大笑,對曾水源道:“水源,以本王的名義寫封奏章,告訴天王、東王,清妖主力已經到了湘潭一帶,馬上就要落入吾與八弟為他們準備的包圍圈,在劫難逃了!
此戰之後,湖南、湖北必為我太平天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