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鴻章、王利賓和這位漢弗萊先生之間的交流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今天吃過早飯之後,李鴻章、王利賓就和漢弗萊提出要買書,買很多很多的書!
於是漢弗萊就把他們帶來了哈查茲書店。
可能是因為時間還早,當李鴻章、王利賓跟著漢弗萊一起走進這間並不算太大的書店時,裡麵的客人並不多。隻有一個矮胖的大胡子中年人和一個高個子、有些英俊、留著短胡子的青年在裡麵找書。
這兩個客人的側麵對著店門,所以都用眼角瞧見了穿著花裡胡哨的清朝官服的李鴻章、王利賓。他倆顯得很驚訝,一起扭過頭盯著李鴻章、王利賓,同時還在用德語低聲交談著什麼。
正在整理書架的一個店員也被兩位中國來客給吸引了,馬上放下手頭的工作迎了上去:“二位先生能聽懂英語嗎?”
“當然能聽懂。”
王利賓用英語回答。
“請你說的慢一些。”
李鴻章笑著用英語回答。
而那位吉姆.漢弗萊則笑著介紹道:“他們是外交部的客人,一位是中國皇帝的高級秘書,一位是秘書的秘書,他們想買一些書帶回中國去。”
店裡的兩個客人和那店員都露出了無比驚訝的表情。
那位店員緩了緩,問:“不知二位想買什麼書?”
“教科書,”王利賓說,“我們想購買英語版的普魯士王國的小學、中學、大學的教科書.如果全套購買有困難,我們想買到英語版的普魯士小學、中學各個年級的數學教科書和中學各年級的物理、化學教科書。”
這年頭大英帝國的教育很混亂,沒有什麼國民教育體係,有的隻是質量參差不齊的私立和教會學校,自然沒什麼統一的教材可以購買了。
雖然一些專屬於貴族和精英的文法學校、公學的教育質量很高,但這些學校的課程太高端,課本都是自己編自己印,外麵不一定買得到。
所以羅耀國就指示王利賓優先購買英文版的普魯士教材,普魯士的國民教育是公辦的,小學和中學的課本都是統一編寫的,而且注重科學和實用,也適合絕大部分人去學,還比較容易自學。
之所以要買英語版的,則是因為羅耀國手頭沒有懂德語的人才,他自己也不懂,買來沒法“抄”啊!
不過那個店員聽見王利賓的要求卻皺起眉頭道:“德語版的普魯士小學、中學課本本店倒是有售賣的,可並沒有英語版的普魯士小學、中學課本。”
沒有?
王利賓心道:“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找找英國人自己的課本了。”
他剛想到這裡,店裡頭那兩個客人中的矮胖子忽然開口道:“中國先生,您想要購買英語版的普魯士王國的教科書是嗎?”
王利賓轉頭看了那人一眼,發現這是個三十多歲年紀,有些矮胖的大胡子,便笑著拱拱手:“請叫我王先生吧,”然後又一指李鴻章,“他是李先生,我的上司。”隨後王利賓才問:“不知先生您如何稱呼?”
那大胡子笑道:“王先生,我叫摩爾,來自普魯士王國萊茵省。”他又指了指身邊的高個子,“他叫弗裡德裡希,也來自普魯士的萊茵省。
你們如果想買英語版的普魯士王國的教科書,我和弗裡德裡希倒是非常願意提供幫助。”
那個名叫弗裡德裡希的青年笑著接話道:“我們可以幫你們翻譯一下.如果你們急需,我們還可以找一些朋友幫忙。
作為回報,我們想知道一些發生在中國的事情。”
摩爾笑著補充道:“我們兩人是一家報紙的編輯,我們很希望可以將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刊登在英國的報紙上,讓更多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