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說不過去。
現實裡大富豪是有冒險的,作死的。
但絕對數量是貪生怕死,是不會冒險的,越有錢越是如此。
現實可以沒有邏輯,電影必須要有。
夢境和精神世界相關聯,萬一精神受損了,得不償失。
成為能源行業的龍頭,不過是事業上邁上一個台階,不會影響他的生活質量。
但是在夢境裡要是出問題了,是本人健康出問題,比事業失敗要嚴重。
主線本身就不合理,非常不合理。
有極大問題。
能源行業,這個行業和世界局勢離不開關係,更和美元牢牢綁定。
繼承人想要解散公司,想要摧毀父親的企業就能摧毀?
董事會呢?股東呢?
一個還沒有繼承家業的二代,隨便就能摧毀能源龍頭,公司股東哪怕都腦癱了,情報部門呢?
說難聽點關鍵時刻讓其飛機失事的人呢?
把能源龍頭交給本子大亨,可能嗎?
這個主線很荒謬,根本上不合理。
之所以《盜夢》評分那麼高,是因為導演是諾蘭。
帶英人,拍攝的公司是好萊塢公司。
代表的是,用後世聽爛了的話,是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和這套秩序下的文化霸權。
放在電影裡,擁有敘事上的巨大優勢。
大眾下意識的沉浸、相信其構造的世界。
所以原版哪怕主線是偷和搶,哪怕劇情動機很不合理,大家也會接受這種不合理。
準確的說,一些媒體,服務於這套敘事的人,會自動接受。
媒體一番鼓吹,引動觀眾不去思考架構上的不合理,忽視其中的不合理。
放在東大電影那就不行了。
《戰狼2》。
吳晶麵對槍林彈雨,不死。
一些媒體,一些人歇斯底裡,發狂,大叫不合理。
而像《第一滴血》,還有其他米國電影,不光是不死,還不受傷。
這些人不僅不會質疑,還會鼓吹拍的太好了!
與其說,他們是質疑劇情不合理,還不如說,排斥、對抗、不接受一個東大演員以冷鋒這樣的熒幕形象出現。
甚至認為吳晶在進行全方位的挑釁。
不接受吳晶的僭越!
意識形態的敘事,可以看做古代的禮。
吳晶違背了這些人堅持的禮法。
特彆是吳晶反擊:“我死了你還看嗎?為什麼米國人的米國大片就可以打不死,東大人就必須得打死呢?米國的英雄,一個人乾掉一個師,乾掉幾千人,還是毫發無損,你們覺得那是成功。一個東大的退伍兵,一個全國冠軍,乾10個外國人,就得死?”
反擊之後,更是捅了馬蜂窩。
如果說《戰狼2》的劇情,還可以說是無意義的僭越。
那麼吳晶的質疑,就是大不敬。
引來了一輪瘋狂的撕咬。
在外人看來就很疑惑,一群整天把自由、平等掛在嘴邊的人,為什麼當有人真正自由、平等的時候,受不了呢?
吳晶是真正的平等。
和好萊塢一樣,不是平等嗎?
學習米國不是一些人一直堅持的觀點嗎?
過於高看這群人。
這群人整天把自由平等掛在嘴邊,實際上從來沒有自由平等精神。
這群人見到外麵的頭麵人物,因為坐在食堂吃飯,自己背包,直接顱內**。
這樣的人,不可能有平等意義。
正常人看來,不就是吃飯嘛,不就是背包嘛,入鄉隨俗就是。
如果當地習俗分上下,那就按照上下。
如果不分,那就不分。
說到底這些隻是一種形式,重要的是辦事。
可是這些人,看重的不是辦事,而是表層的形式。
一個吃飯的形式,一個背不背包,就能上升到製度、文明層次。
這樣的人,腦子裡,骨子裡有很濃厚的尊卑意識。
《盜夢空間》就是,在一些媒體的引導下,把討論焦點放在了劇情上。
放在了最後男主是真的回到了現實,還是沒有。
放在諾蘭真牛逼,完美藝術和現實的結合。
而破碎的邏輯,巨大的硬傷,還有抄襲問題,屬於小問題。
看電影嘛,較真有什麼意思?
這就是強勢文化的在敘事上的好處。
哪怕是一群人不穿衣服,也是往藝術上想,往好處想。
而不會直接指責,這個社會完了,人連個廉恥都沒有了。
《盜夢》隻是我的觀點,我也喜歡看。
但是要抄襲,哪怕是裡抄襲,還是要把一些事說清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