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在大虞朝太普遍了。一般隻要涉及到了朝中權貴,下麵的官員都會提供方便。
可是被李牧添油加醋說出來,眾人看文知府的眼神,就發生了變化。
北虜暗中收買朝中官員,並不是什麼秘密。先帝時期被錦衣衛查出來的,都有十幾人之多。
進入永寧帝時代後,經曆被廢風波的廠衛,喪失了巔峰時期的戰鬥力,隻有皇帝下旨才會動一下,忽視了對這方麵的監督。
結合文知府的行為,搞不好還真有可能,在暗地裡同北虜之間存在交易。
官場上,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證據的。隻要懷疑上了,就足以讓舞陽侯提高警惕。
“李提督,這些都是沒影的事。沒有證據的話,可不能亂說!”
廣東巡撫安慶豐急忙打斷道。
不能讓兩人繼續爭吵下去,連文知府幾年前在大同任職,因走私案遭受申飭的事情,都被捅了出來。
足以證明,李牧對文知府的底細了解很深。反倒是文知府拿出來進攻的理由,全部都是強行拉扯。
繼續撕扯下去,還不知道多少問題,被揭露出來。
廣州知府完蛋不要緊,就怕舞陽侯順水推舟,真給他扣上一個私通北虜的罪名,然後借題發揮不斷牽扯。
深究下去的話,廣東官場就沒幾個乾淨的。包括他這位巡撫,一樣有可能被牽連進去。
貪腐、弄權都是小事,架不住現在時機不對。隻要皇帝和百官認為他們在阻礙大軍勤王,那就是死路一條。
沒有辦法,這次出征舞陽侯自己就是主帥,絕對不會允許大軍在糧草上存在隱患。
倘若換成文官總督,派遣武將出征的話,那麼文知府的提議,就非常有建設性。
“巡撫大人,本官對自己的話負責。
文大人確實因為通虜案,遭到過先帝的斥責。朝廷那邊應該有記錄,不信大家可以查。”
李牧避重就輕的說道。
選擇跳出來,本身就是一次殺雞儆猴。
相較於廣西,他這個提督在廣東的話語權,要低上許多。
發布下去的政令,許多地方官都是敷衍了事。反正大家賭定了文武兩條線,李牧這個提督管不到他們文官頭上。
給麵子就配合執行,不給麵子的話,直接駁斥回去便是。
僅僅隻是一些小問題,鬨起來的話,反倒是顯得他這提督張揚跋扈。
在之前的衝突中,雙方都在暗地裡交鋒。明麵上,李牧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現在機會送上了門,他索性就挑了文知府這個倒黴蛋,充當儆猴的雞。
既然出了手,那就肯定要按死。至於文知府勾結北虜的問題,隻要存在嫌疑就夠了。
涉及到京師的安危,沒人敢把一名存在通虜嫌疑的官員,放在廣州知府這種重要崗位上。
“文大人身體不適,暫時將手中事務,交給廣州同知代為處理。
安巡撫,平常時期你多注意點兒廣州的事物。現在是非常時期,絕不允許鬨出亂子來。
倘若發現有人勾結北虜,一律嚴懲不貸!”
舞陽侯順水推舟道。
廣州知府的份量不輕,這樣的朝中要員任免,需要經過朝廷批準才行。
理論上來說,欽差大臣有臨機專斷之權,可以斬殺三品以下文武。
到了實際操作中,除了非常時期偶爾一用外。
平常時期,若是敢這麼乾,就等著被秋後算賬吧!
最常規的操作,就是先把人停職,等待朝廷進行發落。
正常情況下,為了維護總督的權威,這種層次的人事變動,朝廷都會予以批準。
具體的處置,需要經過朝廷調查結果出來後,才會敲定下來。
不過眼下這種時候,大家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搞錯了,無非是文知府受點兒委屈。就當是他口不擇言,需要付出的代價。
倘若真的通虜,沒有被揪出來。導致前線大軍兵敗,那可就是重大政治事故。
事實上,此刻最慌的應該是晉地官員。
投奔北虜不至於,大虞朝的官都是傲氣的主,根本看不起那幫異族。
聯係僅限於經濟利益,因為晉商是走私主力的緣故,連帶著他們同北虜也扯上了關係。
倘若朝廷進行深究,許多人都脫不開乾係。
好在大家都忙著守衛京師,沒人關心走私通虜的問題。
文知府倒黴,純粹是他用心不良,自己撞到了槍口上。
……
“王爺,北虜圍困偽朝京師,偽帝正忙著四處調兵遣將。
原本威脅安慶的京營,駐守江北地區的魯軍,均已經撤離回去。
拿下江北各府的機會來了!
現在隻需要分出一支偏師,我們就能把江北各府收入囊中,距離全據江南僅一步之遙。”
左丞相鈄瑞宇意氣風發的提議道。
意外驚喜來的太突然,原本他們還要分出重兵,防範江北地區官軍的威脅,現在一下子沒有了。
朝廷施加在他們身上的枷鎖,一下子不複存在。
大軍橫掃江北各府,再拿下江南最後的幾座孤城,他們就占據了天下最精華的地方。
憑借江南地區的富庶,足以武裝百萬大軍,為奪取天下邁出堅實的一步。
“哈哈……”
“丞相,你太著急了。
偽帝無能,讓胡人圍困住了京師。確實是奪取江南的天賜良機,但不能是現在。
在兩廣地區,還有一支大虞精銳,正對我們虎視眈眈。
不把這支軍隊調離,始終都是一個威脅。
倘若我們一路橫掃江北,搞得聲勢太過浩蕩,搞不好偽帝就狠下心,讓李牧那賊子不去京師,轉頭率兵過來進攻我們。
當然,這個機會也不能浪費。
安排我們的人,故意放出一條通道,讓南京和杭州城中的守軍,都能夠收到外麵的消息。”
傅皓軒大笑道。
在奪取江南的關鍵時刻,大虞迎來了北虜入寇,完全是上天賜予他的機會。
類似的場麵,在以往的開國君主身上,都出現過。
在改朝換代的過程中,“天命所歸”真不是一句玩笑話。最後能夠奪取天下的,全是運氣爆棚的主。
運氣不好的,哪怕個人能力再強,也會死在創業路上。
“王爺英明!”
群臣齊聲高呼道。
無數爭奪天下的諸侯王,都輸在了臨門一腳上。能夠在最後關頭克製欲望,都是能成大事的必備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