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常坐在桌前,仔細讀著那本《仙道》樣刊,手中還拿著筆在批注記錄,神態尤其認真。
這樣刊他已經讀了三遍了,其中有兩篇文章,他翻來覆去地,起碼看了七八遍,頁角行間,寫滿了他密密麻麻的感想領悟。
他一開始看這書,其實更多的是因為此書是鄭掌門給他的——
他又不是沒心肝的人,他這等資質,掌門卻如此諄諄教誨,實在是一片苦心。
另外,自然也想在其中找出一條改變命運或者說改變他靈根資質的道路。
但後來越看,卻又覺得裡麵的文章有意思,他資質不好,但自認為還算聰明,在大學島上的許多科目成績都算得上優秀。
這期《仙道》中的文章,他一開始隻能看懂一兩成,後來又看了半天,大概有三分之一文章,他自認為是理解了大概的。
當然,許多東西他也沒學過,大部分時候,他還是覺得無法理解。
但這也足以讓他明白《仙道》的特殊了:
這本書,不同於九山宗,不,玄微界以往任何的功法或者說秘籍——
明明全是和修仙關係極深的內容,偏偏極少涉及到具體的修為。
就像這期刊的名字《仙道》那樣,這本書,不在於修為高低,而是對於修仙最本質道理的探討。
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做《連符之術三點的不足與改進》,其中更全是拓撲與符文知識,他一看就覺得親切,偏偏這篇文章似乎極為有用,被放在刊首,作者也被獎勵了許多善功。
甚至可以說,這期刊更看重的是智慧,而非修為,更不是資質。
他有點明白,為何掌門要將這本書交給自己了。
“善功……”
顧常輕輕合上《仙道》,習慣性地低聲整理著自己的思緒:
“沒有關於靈根的文章,但不能說以後沒有……”
“即便是以後沒有,那這期刊,也是我一條賺取善功的路!”
“或者說,我自己能不能研究靈根?如果有了成果,善功也不會少……”
“不過,靈根……”
他聽說過,這《仙道》才剛剛創刊不久,投稿難度似乎也不算高,這裡麵有一兩篇文章讀起來也挺淺顯。
起碼在顧常看來,並不難理解。
多學學,靠研究賺善功,可能有些希望。
但自己這修為,若是想要研究靈根,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靈根乃是玄微界自古以來的說法,難道古往今來,沒有聰明人去研究這個問題麼?
甚至,恐怕已經有比自己修為強大許多的修士,曾研究過這個問題。
但如今卻沒看到什麼改變。
單靈根,天才。
多靈根,廢物。
幾乎已經是玄微界公認的真理了。
他一個練氣一層……
他依舊記著鄭法那句知識改變命運,但此刻,另一個聲音,在他耳邊一遍遍冷酷地說著:那麼多天才都沒做到的事情,你也不可能做到。
再仔細一聽,這聲音,竟是他自己的。
顧常實在是很難下定決心——不說旁的,這期刊對他來說,也算有點貴了,買期刊的錢,都足以令他心疼,偏偏這事情,九成九的可能,是沒啥成果的。
房門被輕聲敲響了。
“進。”
房門被推開,他父親站在門口,似乎為打攪他看書而歉疚,小聲說道:“陳嬸子帶消息回來了。”
顧常臉上卻有些不自在,是羞的。
陳嬸子是他們的鄰居,平日也會做媒。
他之前自覺道途無望,想要回樂土島教書,正想找個妻子共同生活。
原因有兩個:
一方麵,是父母還未擺脫凡人的思維,總覺得這個年紀,應該早就娶妻生子了。
另一方麵,他也想生出個資質不錯的孩子,好好教導,以後要是成器,他也不愁資源什麼的了。
因此家裡父母拜托了陳嬸。
顧常隨著父母來到了堂屋。
陳嬸坐在椅子上,大口喝著茶,這茶葉雖不貴,但父母平日也是舍不得喝的。
一見他,陳嬸便將茶盞放在桌上,哐的一聲,似是極為激動。
她摸了摸唇角,用一種很高昂甚至有些尖利的語氣邀功:
“常哥兒,嬸子這次,可是給你好好尋摸了一圈,鞋底子都磨破了。”
顧常不知如何應對。
但一旁的父母卻已經連聲感激了起來。
見他沒說話,陳嬸子似有些不開心。
父親在背後,輕輕推了他一把。
顧常才開口:“辛苦嬸子了。”
陳嬸子這才又笑了起來,開口道:“都是鄰居,有什麼辛苦的,就是我想著常哥兒你是外門弟子,身份不凡,想給你找個十全十美,沒一處可挑剔的,這才多費了些心思。”
聽了這話,顧常心中感激,臉上的笑都沒那麼僵硬了。
“那姑娘,模樣身段樣樣好!”陳嬸子在顧常下唇旁張開手掌比了比,描述道,“這麼高!”
又攤開巴掌,比劃道:“那小臉,就我這個手的一半大。”
繼而在自己腰間一圈:“我這腰,是人家的三倍粗!”
顧常聽著,嘴角抿著,心中卻出現了個高挑少女,明媚地朝他笑著。
“模樣好還不說了,她出身還好!”
顧常一怔,朝陳嬸子看去:“出身?”
“這姑娘姓孫,你可能不知道,但這姑娘是宗內一位真傳弟子的旁支!”
“真傳?金丹師兄?”
這下,連顧常都嚇到了。
“可不是麼!你說這出身好不好?嬸子實話實說,咱這是攀高枝了!”
顧常的父母在一旁相互對視,臉上的喜意都遮掩不住了。
沒想到,那嬸子又道:“我聽說啊,這姑娘也有修仙的天賦,還是三靈根!就是考試不怎麼行,上次差著分數,沒拜入宗內。”
“嬸子,她……會看上我?”
顧常忽然問道,心中的自卑感,又在臉上浮起。
“看得上,怎麼看不上!”陳嬸子巴掌一拍,斬釘截鐵,“人家姑娘說了,就喜歡算學好的!”
“以後找你好好學學,說不定就能考試過關了!”
顧常聞言,不僅不生氣,臉上反而又安心了些——真心話,他更怕對方毫無所求。
他甚至已經開始幻想婚後生活了:
等孫家姑娘嫁進來了之後,他幫她補習補習,考入宗內。
日後兩個外門弟子,無論乾什麼,賺善功不難,互相扶持,日子就過得很好了。
要是生個有些資質的孩子,那生活就更有奔頭了。
至於研究靈根,這不是自己能肖想的……
像掌門說的那樣,當個好老師,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陳嬸子見他表情上喜悅越來越多,揶揄道:“看得上麼?”
“看得上,看得上!”顧常父親連連道,“人家不嫌棄我們就好了!”
“嫌棄倒是不嫌棄……就是吧。”陳嬸子似有些猶豫,開口道,“這姑娘呢,是個不看重這些的,但人都是有父有母的,心中總是想找給自己女兒,找個能托付終身的……”
“嬸子的意思是……”
“孫家人說了,要些善功當聘禮,多少不是問題,主要是要個心意。”
顧常心中有了些不好的預想,但還是不死心地問道:“多少算是有心意?”
陳嬸子伸出一個巴掌,正反麵翻了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