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戰事,不會因為豫州而停歇。
徐州的黃巾平定的很快,渠帥張闓遁入山林不見。
四月上旬,劉寵親赴汝南,指揮孫堅與許定南下,征討揚州廬江渠帥戴風。
同月。
陳國大軍抵近南陽郡。
博望,距離宛城僅六十裡。
大軍駐紮在白河上遊,劉牧便遣派典韋,許褚等人探查宛城戰事。
“世子。”
“某尋一南陽鄉勇入帳。”
典韋挺著龐大的身軀擠進帥帳,憨聲憨氣的說道。
“請進來。”
上位,劉牧回了一聲,繼續說道:“陛下準我開幕府,募親卒,王卒尉是從父王麾下調集,然幕府之位還未設下,因此請公達先生忝為南閣祭酒,誌才先生忝為北閣祭酒,不知兩位先生以為如何?”
“不敢請耳。”
“不才,願隨世子左右。”
荀攸,戲誌才對視一眼,同時起身應允。
南閣,北閣,自然還有東閣,西閣,他們眼前這位世子心有大誌啊。
況且,他們在潁川受劉牧征召,摻和軍政要事,於天下人眼中便是未來的宗王之臣,連三公府都沒有資格再次征召,還不若直接應下,求一個璀璨未來。
“好。”
“我有二位先生,如虎添翼。”
劉牧朗笑一聲,說道:“等平定黃巾之禍,定與二位先生暢飲。”
“不敢。”
二人笑著回道。
若真的能平定黃巾之禍。
劉牧作為主將之一,必定要前往洛陽,豈能因他們二人遷延。
“刷。”
這時,帥帳帷幔被掀開。
典韋帶著一個中年漢子再度邁入帥帳。
“南陽黃氏。”
“黃忠,黃漢升見過羽林監。”
黃忠斜背鐵胎弓,肋下挎箭袋,箭囊隻有三支雕翎箭,手中提著一柄樸刀,看上去並非是鄉勇,而是能征善戰的驍勇之將。
“南陽黃氏?”
荀攸審視著眼前的漢子。
“是。”
黃忠鏗鏘有力道。
荀攸捏著胡須,繼續詢問道:“與黃祖什麼關係?”
“並無關係。”
黃忠不焦躁,聞聲答道:“江夏黃氏與南陽黃氏同出一脈,他並不識某,自宛城被攻破,太守被殺之後,某便領著鄉勇抵抗蛾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