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履職汝陽令,在陳縣為周瑜操辦了入學事宜。
稷下武殿。
學子超過兩千之多。
有不少人是從軍中推舉而來。
故而,三十多歲的人,二十多歲的人,十餘歲的人一起讀書,顯得極為怪異。
“揍他。”
“馬兒,你行不行啊?”
校場邊緣,陳槐揮舞著拳頭,揶揄道:“一個新來的武殿學子,竟然能接下你的刀術,這般手段談什麼上陣殺敵。”
“君侯。”
“您這是看熱鬨呢?”
王戎一臉的無奈,再看看四周。
不少稷下武殿的學生都圍過來,朝著角力的馬超與周瑜起哄。
“定遠侯?”
陳槐驚訝道:“某記得驃騎調神武營去徐州,你怎麼來稷下武殿了?”
“並無大事。”
王戎微微頷首,解釋道:“徐州的亂象平定,將軍親鎮下邳浚通河渠,推薦某來稷下武殿修學!”
“嗯。”
陳槐頷首望向校場。
核心之處,塵土飛揚,兩道身影不斷碰撞。
“周瑜。”
“你還不夠狠。”
馬超腳步交錯,側身避開迎麵而來的刀鋒,揮腿如鞭將周瑜掃飛,持木刀橫於對方的脖頸上,驕傲道:“生死搏殺,焉能有懼死之心。”
“馬超。”
周瑜一臉不服氣道:“我若持利刃,你早就死了!”
“廢話。”
“戰場我不披甲?”
馬超伸手拉起沾滿塵土的周瑜,打趣道:“你這種士家子弟,不應該去隔壁的公羊學宮嗎?”
“我欲領軍。”
“況且,稷下武殿亦授各家學說。”
周瑜拍了拍衣袍上的浮塵,攥著拳頭道:“如公羊三世之說,衰亂,升平,太平,可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大一統,不是嗎?”
“當得。”
馬超彆上木刀,眼中滿是希冀。
陳國五營,中府軍,涼州的護商軍,並州的狼騎,複土營,幽州的八千卒,以及三河守備營,皆是稷下武殿學子所望的存在。
不管是蕭關之戰,還是並州之戰,都被撰寫成書,分發於學子研讀。
他屢次將自己假想為驃騎將軍。
不管是蕭關戰場,還是並州戰場都會被敵人擊敗,而且還是速敗。
所以自降一階,成為一營主將,再征仇寇,沿著書中的部署,卻輕而易舉的擊退了敵軍,隻歎沒有驃騎的布軍之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