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卒擂動戰鼓,號角在長鳴不息。
禮樂與王師之勢,猶如琴瑟和鳴,擾亂了劉宏的思緒。
若當年,他有王太子,想必不會敗於檀石槐。
若當年,陳王劉寵有王太子之能,大漢想來走不到需要打破重鑄的地步。
若當年,他有王太子在側,段熲不用死,大漢的兵鋒莫有人能阻,必將收複西域三十六國,使旌旗列於西土大漠之上。
若當年………………
“嗬。”
劉宏嘴角揚起一抹孤傲的笑意。
今天,他是大漢天子,檢校王師,手持軍政為鋒矛,不悔此生了。
“願為陛下持鋒。”
帝台之下,蹇碩紅了眼。
右手攥著鋒矛,左手撫過腰間的定業刀。
“檢校了吧。”
“大漢的天子,當如此。”
陳國,陳縣城樓之上,劉牧按著定業刀。
雙眸猶如星河般璀璨,似能跨越空間與時間,落在西園的帝台之上,與劉宏檢校八校王師。
“王太子。”
“秋風乍起,當避風寒。”
劉洪老矣,杵著一根木杖登上城樓。
“劉監正。”
“孤,在檢校大漢的山河。”
劉牧衝天的銳氣迸發,轉身朗笑著走向城內。
“宗室的梟雄啊。”
劉洪眸子晃動,感慨長歎。
洛陽,天子持軍政為鋒,檢校王師。
陳縣,王太子持軍政為鋒,檢校大漢山河。
天下誰能阻大漢中興,誰又敢阻大漢中興,膽敢持鋒為敵者,必戮。
這一日。
西園八校揚名天下。
同樣,好似耗儘了劉宏的精氣神。
檢校之後,便久居南宮不出,並召太醫令入宮,有術士觀天象,帝星晦暗難明,恐有帝崩之事,使得人心異動。
北宮,永安宮中。
董太後居於木榻之上,望著殿中所跪之人。
“太後。”
“南宮封禁,消息傳不出。”
大長秋趙忠神情有些難看,說道:“蹇碩本就與奴婢等人不和,此次加封上軍校尉,執宮中禁衛,又領大誰卒,已不屑與奴婢為伍。”
“他不屑與你們為伍?”
“你與張讓,還有其他常侍,誰沒有做過南宮殿中近侍?”
董太後起身撩開帳幔,嗔怒道:“為何獨有蹇碩常駐南宮,還能執禁軍?是爾等忠於天子給予的權力,而他隻忠於天子,還不明白嗎?”
“奴婢該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