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
劉牧眸子微亮。
荀彧恭敬道:“田畝,畜牧,工坊,是國之民政,要做好調配,至於如何調配,非眼界寬廣之人不可為。”
“還差點。”
“你再好好想想。”
劉牧拍了拍荀彧的肩膀,轉身走向大業宮!
“錯了嗎?”
荀彧呆滯在原地。
顧雍,田豐,羊衜等人亦是如此。
衛覬打了個哈欠,帶著疲憊之意道:“非是口腹之欲,物資調配,而是百業之政,看似問戶部,實則問百業,更是問未來大漢百姓,以及各地仁政的走向。”
“哦?”
荀彧遞過去一杯熱茶。
羊衜為衛覬揉捏著肩膀,笑問道:“伯覦,陛下在時,你為何不答?”
“某無能啊。”
衛覬端著茶盞,自嘲道:“某看出問題,但想不出怎麼去置大漢百業,使百姓富裕而體態驍健;況且牲畜,糧食產出,以及工坊等等,涉及六部之政,連荀尉丞都答不上來,某說出來豈不是自取其辱?”
“某明白了。”
“陛下問的是生產力。”
羊衜用力的拍了拍衛覬的肩膀,說道:“陛下在《帝國貨幣》書中所言,這叫生產力,是大漢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推動技藝更迭的決定性力量,貨幣與生產力互生,一旦失去牽絆,便是帝國崩塌的時候。”
策論,連荀彧,羊衜等人都為之頭疼。
會試結束之時。
大日西沉,所有考生都渾渾噩噩無比。
“公士。”
“你策論寫的什麼?”
一個公羊學子笑嘻嘻的跟在陳桐身後問道。
“杜景。”
陳桐笑著問道:“你可是在公羊學了多年,莫要說沒看出策論之題的真相!”
“問政百業。”
“同樣,問政百姓之未來。”
“可惜,某無能製國之大政。”
“不過某寫了南中,以及南中之民的策論。”
“大漢天子治下,焉能假其爵祿,寵之以名號。”
杜景搖了搖頭,攥拳道:“這些部族恃寵而驕,雄踞州郡,擅殺漢吏,以部族統轄一地,某以為當夷部族首領之名,改為大漢流官治理,所謂瘴氣難治,可遣人伐木去林,開山通路,以工坊而興城建,若陛下采納此政,某亦中榜參與殿試,未來必定請命南中之職,為陛下除弊政,興民事!”
“差不多。”
陳桐抬手捶了捶杜景的胸膛,笑道:“隻是,某寫了一國之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