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是人精。
但徐榮,高順沒想到竟然會如此行事。
轉瞬,他們看向對方的目光,帶了些許警惕之色。
一個小小的冀州,有中府軍,神武軍,加上隨行陛下的一尉,還有易縣的幽州武騎,洛陽恐怕不會出多少兵馬。
所以,還需警惕自己的袍澤。
尤其是華雄這廝,保不住用什麼下作的手段來拖住他們。
與此同時。
弘農王府,大堂之中。
劉辯望著眼前之人,神情多有幾分無奈。
同為劉姓宗室,劉磐血脈稀薄,幾乎沒有宣告自己是漢皇後裔的資格,但也不能隨他出征,這是大忌諱啊!
“弘農王。”
“某在稷下武殿的課業甲等。”
劉磐遞上自己的結業簿,鏗鏘有力道:“討伐林邑,末將可以身先士卒,絕不會避於後方。”
“劉磐。”
“你是劉表從子。”
劉辯臉色一變再變,最終坦然道:“此去林邑我們都不知能不能活著回來,而且你是從荊州回來的人,你我合去林邑,旁人會怎麼說?”
“某……!”
劉磐眸子瞬間黯淡。
劉辯沒有明言,但他確實因為過往難以被人所用。
參與武考需要時間,以卒伍之身參軍,不一定能搶到殺敵的名額,怕是需要一生的時間才能建立功勳。
“罷了。”
“三日之後啟程。”
“明日便是最後的名單審閱期限。”
劉辯望著失魂落魄的劉磐,歎道:“孤會呈遞你的名字,若是宗正府,鎮國府通過,你便隨軍而行,若被駁回……!”
“謝弘農王。”
劉磐起身作揖長拜。
劉辯頷首道:“不必如此,皆是為了大漢。”
平林邑。
隻是一個獲取封外宗王的資格。
當他從洛陽啟程那一刻,便會被降為侯爵。
直至平定林邑,複土日南郡,才會被天子禦製外封為宗王,領著可以作宗王之臣的文武去開疆拓土。
翌日。
鎮國府,授令司。
戲誌才收起荀攸呈回的撫軍將軍印。
“這是?”
荀攸望著桌案上的公文。
戲誌才靠著大椅,淡笑道:“你遠在河內,也應該聽聞宗封之法,這便是弘農王最後確定的名單,宗正府呈遞陛下批閱,如今送入授令司!”
“哦?”
“有些何人?”
荀攸眼中滿是好奇。
戲誌才把名單遞過去,說道:“最出名莫過於劉磐,當然更多是陳郡,潁川,並州,三輔之人!”
“有意思。”
“儘皆陛下所懾服之地嗎?”
荀攸目光掃過名單,問道:“何時啟程,鎮戍司分了多少兵馬?”
“兩日後。”
戲誌才不假思索道:“聽仲德說陛下批定禦製,此次有三百人作為弘農王的親衛,另外還有三校東府水師,算是試驗一下海上登陸的戰爭,為討伐江東做籌算。”
“可以。”
荀攸遞回名單,起身道:“某便不叨擾你了,先去機要司處理一下積壓的公文。”
“好。”
戲誌才朗笑一聲。
這兩年,荀攸奔波在外。
機要司的公文,多是機要司官吏整合,四司合計統籌,然後呈遞於天祿閣。
如今,荀攸回來了,他們也能輕鬆一些。
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