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統世,總率萬邦。
從來不止是兵鋒之盛,更要以邦國牽製邦國。
定疆章程之內,笈多王國,便是大漢選定的臣國,要拉著百乘王朝,將貴霜牽製在身毒,給予大漢耕治西域的時間,並對貴霜北部進行征討,化為大漢之土。
若所謀不成,也必須將貴霜瓦解,分裂出幾個邦國。
亦如監州尉,欽天監,以瑪利亞姆宣傳明宗教義,來瓦解安息一般。
隻有破碎的眾邦國。
才能供給大漢,使大漢百姓成為千乘之家。
八月金秋。
秋收之事將至。
劉牧所治之處滿地金黃。
然,南郡,江夏,經過戰火之後,又迎來梅雨季節。
朝廷擬詔,平調劉繇為荊州刺史,暫轄南郡,江夏,南陽三郡,為錨定荊南做準備。
與此同時,建武軍分出三校,囤當陽,扼製江陵之軍。
洛陽。
神武門下。
史阿恭敬的矗立於一側。
劉牧審閱著從南地彙總的密報公文,沉聲道:“孫堅親征祖郎,並且引交州軍,配合荊州軍鎮壓荊南?”
“是。”
史阿恭敬道:“嚴白虎同樣反了,許貢多次遣門客前去交涉,都被斬殺並懸屍石城,還瘋狂的派人在城中踅摸,可能是找監州尉的蹤跡。”
“養虎為患。”
“許貢借嚴白虎斂財。”
“同樣,嚴白虎何嘗不是借著太守府放任,從而養成大勢。”
劉牧合上密報公文遞回去,沉聲道:“你們監州尉準備怎麼做,滿寵不在大漢,你可要挑起大梁!”
“引祖郎東進。”
史阿不假思索道:“臣以為,山寇就是山寇,縱然是人多勢眾,終是不及軍卒驍勇,孫策之敗是輕敵,孫堅參與過征討黃巾軍之戰,不容小覷,所以若他們真的不服所謂的大都督府,聚集在一起便是鋒利的長矛,可以持續損耗大都督府的力量!”
“你要留他?”
劉牧抬眸問道:“南下之時,見過祖郎吧?”
“陛下。”
“臣見過此人一麵,但並未表露身份。”
“荊南,江東之地多山越,強宗驍帥便是統率之人。”
“臣觀先秦,前漢之古籍,耕治南地的難處極大,當給祖郎一條活路,以借恩賜之名引出山中的百姓,建戶耕田。”
“為大漢昌盛而安民,施恩是上策。”
史阿躬身而垂眸,滔滔不絕的奏稟道。
“有進步。”
“比伯寧在時,強出不少。”
劉牧笑道:“不過,未臨征討之時,荊揚之事你監州尉看著操弄!”
“臣遵詔。”
史阿作揖告退。
“陛下。”
旁側,蔡琰玉指送來紅如寶石的安石榴籽。
“昭姬。”
“你不必親手剝石榴。”
劉牧望向小腹隆起的蔡琰,淡笑道:“今日來神武門下,可是有事要說?”
“陛下。”
蔡琰臉色微紅道:“這些時日,我與眾殿的姐姐們商議,或可建設一個商會,為太微宮增加一些度支,亦可充入戶部之內,為國之財事添磚加瓦。”
“準備做什麼?”
劉牧從躺椅上起身,揚眉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