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的拓治。
種種不足之處,儘皆顯現出來。
最為明顯,便是人口不足,以及不毛之地的開拓。
劉牧明白,甚至戶部也明白,隻要有足夠的糧食,足夠的時間,大漢百姓的數量破億隻是時間問題。
可是,開疆拓土不可止。
兵事,等不及人口增幅的時間了。
這一年,大漢休兵停戰,將所有精力放在治理武州,瀛州,營州,冀州,青州之上。
如今,還要考量夷州,日南郡,檀州之政。
儲備官吏不足,人口不足,興工商的章程停滯,戶部,工部,吏部的壓力驟然大增。
故而,關於檀州,以及惠民之政,必須要在年內敲定。
並以十二月的朝報,分發在天下各處,再傳州郡縣等處宣傳,讓百姓悉知善政的推行。
此間種種,諫議尉,監州尉,刑部更是要做好監察。
九月。
秋收至。
工坊的產量驟減。
尤其是紡織業,大量的百姓歸家務農。
諸夏曆朝曆代,皆為耕戰之國,就算未來興以工商,本質的核心還是耕戰,這是刻在骨髓中的事情,劉牧亦不準備改變。
同月,洛陽通往下邳的運河試行。
並且,沿途在各郡縣設下渡口,興起一條商路。
又是一年的大豐之季,卻讓一江之隔的荊揚百姓分外羨慕。
尤其是荊南百姓,對南郡,江夏的百姓心酸至極,恨自己為何沒有生在兩郡。
荊揚百姓心中有不平。
加上兩州因天災人禍的糧食減產,促使戰事愈發頻繁。
鎮國府,因秋收大豐。
眾將摩拳擦掌,裹挾程昱湧入軍諮司內。
“軍諮司的列位。”
呂布穩坐大椅,咄咄逼人道:“某可是親自去了城外田畝,甚至禦馬從中牟打了一個來回,還派人乘船去了一趟兗州,各地皆是大豐之景,甚至連今年的糧價都有些許下跌,一石粟隻有二十四錢,不知軍諮司何時擬定討伐孫堅的章程!”
“是啊。”
華雄捧著茶盞,問道:“從各州抽調一些糧食,許鎮戍司三萬兵馬,便可討滅孫堅,何必拖拖遝遝。”
“沒錢。”
“也沒有糧。”
郭嘉無奈的看著滿堂請戰之將,最終眸子落在程昱身上。
“某勸不住。”
程昱滿頭熱汗道:“早些就說了,鎮戍司這兩年沒有發兵討伐荊揚的章程,可是他們不相信啊!”
“某也不相信。”
徐榮搖了搖頭道:“按照今年的年景,應該穀倉豐滿才是。”
“諸位將軍。”
“國之大政,焉能隻從糧食而觀。”
“攻取敵寇以兵事力量為先,建設大漢則以道德教化為先。”
“荊揚有變,益州斷棧道據守,雖是蕞爾之地,然依山阻水,打下來如何治理才是難題。”
賈詡揉了揉眉心,勸說道:“前段時間,六部在門下議政,討論便是民政之事,這兩年戶部可能極為拮據,能否興兵事,還需看十二月戶部能給兵部撥下多少錢糧。”
“是嗎?”
華雄愕然無比道。
高順眉頭緊蹙,問道:“可是唐旄之事?”
“算是。”
“但不止是唐旄。”
“武州,營州,瀛州,夷州,日南郡都要建設。”
“唐旄被定為檀州,加上冀州,青州要重興百姓之政,兵部還需要一些時間來儲備糧草。”
賈詡無奈道:“而且,吏部為了治各州,儲備的官吏已經耗空,不得不從兗,徐,豫抽調,複土南地諸州還需等候明年的大考取仕。”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