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桓急急而奔。
剛到城門下,就見諸葛瑾引兵馬出城。
孫桓心慌大呼:“諸葛太守,快,回城!回城!回城!”
見孫桓驚慌如此,諸葛瑾驚愕勒馬:“孫都尉,發生何事了?”
孫桓回頭看了一眼身後,慌道:“津口失守!快回城,否則公安危矣!”
諸葛瑾麵色大變。
正要細問時,忽見孫桓後方漢兵追來。
諸葛瑾不敢再遲疑,連忙勒轉馬頭,招呼眾軍回城。
見漢兵追得甚急,孫桓一狠心,直接放棄了後麵的潰兵,直接下令關閉城門。
可憐一群吳兵,還未衝到城門口就被孫桓給拋棄。
諸葛瑾不忍,想放潰兵入城:“孫都尉,不如在城口一戰,掩護眾軍入城。”
孫桓大喝:“諸葛太守,潰兵入城,必然衝陣,如何還能與賊兵一戰?至尊以你為南郡太守駐守公安,你莫要婦人之仁!”
諸葛瑾猛然一驚。
看著城外驚慌奔來的潰兵,諸葛瑾心一橫,下令關閉城門。
見城門關閉,孫桓這才鬆了一口氣,跟諸葛瑾一起登上城頭。
而在下方城門口,數百吳兵被堵在城外不能入城,一個個驚呼著向城頭求救。
“都尉,我等還未入城!”
“太守,開門啊!”
“我不想死啊!”
“太守,讓我們進去!”
“都尉,求求你快開門啊!”
“.”
後方。
嶽舉、楊興、嚴成、何元、羅延、餘化等人看著緊閉的城門,紛紛懊惱。
“這守將好果斷!”
“真是狠辣,連袍澤都拋棄。”
“吳狗一向無恥,拋棄袍澤也屬正常。”
“晚了一步!可惜!”
“.”
若是再快一點,就能衝到城門口。
屆時奮戰,各憑本事。
若奪城大功拿到手,今後就不再是假校尉,而是正式授印的校尉了。
如果是第一個奪城的,或許還能加封牙門將。
楊興不忿,指著城門口驚懼的吳兵,喝道:“既然不能奪城,就擒了這些吳狗,好歹也能積點軍功。”
前後無路。
城門口的吳兵先被諸葛瑾和孫桓放棄,後被漢兵威脅,走投無路下,紛紛棄械投降。
城頭。
諸葛瑾忿忿一拳砸在城牆上。
這種拋棄軍士又眼睜睜的看著軍士投降的感覺,令諸葛瑾又怒又無可奈何。
然而諸葛瑾也明白,方才若是沒有及時關閉城門,必會被城下的漢兵趁機搶奪城門。
身為孫權委任的南郡太守,是放棄軍士還是保住城池,諸葛瑾也知道分寸。
看著城下的漢兵,諸葛瑾側目又問:“孫都尉,到底是怎麼回事?”
孫桓狠狠的盯著城下:“不瞞太守,我也不太清楚。我本以為是劉封又派兵來奇襲津口,故而擂鼓聚兵欲驚退劉封的水軍。不料這群人忽然殺出,數百艘戰船強攻津口!”
孫桓將今夜的戰況,一五一十的給諸葛瑾講述了一遍。
聽完。
諸葛瑾瞳孔一縮:“伯言控製了秭歸以東的江水,這些人不可能是走秭歸而來,是烏林!他們是烏林的關羽軍!”
孫桓驚道:“怎麼可能?蔣欽、孫皎在陸口與關羽對峙,全琮還走公安借船帶兵去了陸口,關羽又怎會引兵來此?”
諸葛瑾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平複內心的震撼:“事實就在眼前!蔣欽、孫皎和全琮,應該是中了關羽的疑兵計。能圍曹仁、斬龐德、擒於禁,關羽用兵,名不虛傳啊!”
孫桓恨聲道:“太守,都這個時候了,你還有閒心去誇讚關羽?如今津口的戰船儘數被奪,倘若來的真是關羽,公安就成孤城了。
公安城本就是虞翻用譎兵取得,傅士仁雖降但城內的官吏軍民卻非真心,一旦得知關羽兵至,城內民心必亂啊。”
諸葛瑾默然。
孫桓所言,諸葛瑾又何嘗不知?
然而今夜的變故太突然,已經超出了諸葛瑾的應變能力了。
正思間。
卻見城下兵馬紛紛往左右而走,讓出了中間的通道。
看到來人,諸葛瑾瞳孔再次一縮,語氣也變得苦澀:“竟然真的是關羽來了!”
孫桓也是麵色大變。
城下。
關羽披甲戴胄,持鞭在手,眺望城頭高呼而問:“城頭可是諸葛子瑜?”
諸葛瑾強撐笑容,向關羽拱手一禮:“君侯,彆來無恙啊!”
關羽聚聲高呼:“諸葛子瑜,你主孫權,無故奪城,你竟然還有麵目來問關某彆來無恙?
念你與諸葛軍師同出一脈,關某也不願諸葛軍師有喪兄之痛,若你可出城投降,關某可讓你安然返回江東。”
孫桓下意識的按住了刀柄,沉聲道:“太守,莫要自誤!”
諸葛瑾長歎一聲,高聲回應:“君侯見諒。吳侯對我有知遇之恩,今又委我以重任駐守公安城。我又豈能獻城叛主,徒惹人笑料?
君侯若要攻城,我自當死戰守城;若我不幸戰死,君侯隻需派人將我的棺木送回江東,我願足矣。”
董恢上前,低聲道:“君侯,諸葛瑾乃諸葛軍師胞兄,若真死於此地,恐令諸葛軍師寒心。不如施以攻心計,先亂城內民心。”
諸葛亮對於劉備的重要性,關羽是非常清楚的。
若真讓諸葛瑾死於公安城,即便這事不是關羽的錯,諸葛亮也不可能一點都不寒心。
關羽點頭,再次向城頭高呼:“諸葛子瑜,關某敬你忠義,今夜就不再攻城了;關某也知你心地仁善,拋棄軍士非你所願。
關某會退兵到津口,你可將城下的軍士都接入城中;明日,關某會再來攻城,屆時生死,但憑天意!”
眾降兵聞言,儘皆大喜,高呼謝恩。
孫桓警覺:“太守,切莫中了關羽奸計,小心關羽趁機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