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關家虎子,劉備的千裡良駒(6k)_三國:我不是劉封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 三國:我不是劉封 > 第139章 關家虎子,劉備的千裡良駒(6k)

第139章 關家虎子,劉備的千裡良駒(6k)(1 / 2)

夏口。

青袍小將盤腿坐在船頭,肩背鬆垮,眼皮耷拉,絮絮叨叨。

“以前未及冠時,父帥總嫌我年齡太小,讓我專心讀書不要老想著上戰場;如今及冠了,父帥又說我沒有戰場經驗,要我從基層開始曆練。

我,關興,關安國,自幼習文練武。

論文,我熟讀《左傳》《漢書》《禮記》《六韜》《商君書》;論武,我能騎馬能射箭會使矛會揮刀通水性善駕船;論官職,我方及冠,陛下就委我為侍中!

我怎麼就不配上戰場了?

我不上戰場,又怎麼會有戰場經驗?

既然是要我從基層曆練,那我應該去陷陣營,親冒矢石,身先士卒,而不是在夏口巡江!

關軍侯,你來給我評評理,父帥是不是瞧不起我?

哎,關軍侯,你說話呀!這裡就你我二人,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天知地知,父帥不知。”

關雄兩眼望天,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關興。

關羽次子。

陳壽在評價關興時,用的是“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且關興及冠後不久,就出任侍中,後又遷為中監軍。

中監軍位在前、後、左、右護軍之上,地位不凡。

劉巴曾以前將軍兼任,督漢中軍事;薑維曾以征西將軍兼任,隨諸葛亮伐魏。

足見關興的才能!

真要論起來,關興才是關羽真正的繼承人。

比起自幼吃儘了苦頭錯過了最佳習文練武年齡的關平,關興不僅天資上佳還自幼受到了劉備勢力的精英教育。

雖說劉備流落荊州的時候比較落魄,但身邊依舊有簡雍、孫乾、關羽、張飛、趙雲等當世少有的傑出文武。

尤其是孫乾,那可是大儒鄭玄的得意門生!

亦或者說:劉備勢力最初的二代們,幾乎都是由孫乾在負責啟蒙教育。

關羽對關興極為看重,在培養方向也跟關平不同。

關平是普卒路線,直接丟軍中,讓其親冒矢石,身先士卒,在血與火中成長。

關興是習文練武良家子路線,要達到相應的條件,才有資格被丟軍中。

換而言之:在正式入軍前,關興都會受到保護。

因此。

在水淹七軍後,關羽就將關興打發去成都送戰報了。

更是忽悠關興:彆人送,為父不放心!也不能在大王麵前彰顯為父水淹七軍的本事!

彼時的關興不懂,還以為送戰報是個極其重要的軍務,送得越快就越能得到關羽的認可。

後來關興得知關羽在荊州戰場的凶險後,又急又氣。

關興固執的認為:關羽是覺察到了危險後才借故將自己調往成都的,否則怎麼就這麼巧呢?

人有“劣根性”: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想要。

關興覺關羽隻器重關平不器重自己,總把自己當小孩看,時常因此感到委屈和苦惱:明明各科成績都是優,卻總是得不到認可。

因此。

當劉備有意讓夏口的關羽佯攻石陽城為疑兵時,身為侍中的關興就自告奮勇的去請命傳旨。

畢竟。

差一點就要跟關羽陰陽兩隔了,關興這心底說不擔心是假的。

在夏口給關羽宣旨後,關興就興衝衝的向關羽請命要當先鋒。

關興算好了時間。

當時關平人在新城郡,即便有調令短時間內也來不及來夏口。

趁著關平不在,這先鋒關興自認為能穩拿!

然而。

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關羽就否掉了關興的請命。

讓關興當先鋒?

除非關羽瘋了!

蘇非、趙累等人也是力勸關興,稱“戰場凶險”之類。

雖然知道關羽及眾將是在關照自己,但關興不樂意啊,百煉方成鋼,不上戰場就得不到成長。

關興直接來了句“陛下令我來曆練”。

這句話的真假,關羽分辨不出來。

即便是假的,關羽也沒辦法對證真假,總不能為了這事單獨去向劉備求證。

亦或者說:關興剛及冠就當了劉備的侍中,足見劉備對關興的喜愛,真要求證,劉備或許還會來一句“安國及冠了,也該在軍中曆練了”。

最終。

關羽就以“軍令不能朝令夕改”為由,給關興安排了巡江的任務,還讓軍侯關雄帶著五十校刀手跟著關興。

名義上是聽關興調動,實際上是護衛關興。

關雄有些後悔了。

早知道就不來夏口了,留在江陵城繼續保護夫人和三小姐,也好過在夏口聽二公子叨叨啊!

見關雄閉口不言,關興更加的喪氣。

“侍中,樊口方向有人來了!”一個校刀手高呼。

關興抬起眼皮,定睛一看,不由“咦”了一聲,隨後仗劍起身盯著來船,方才絮絮叨叨的散漫也在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威毅持重。

散漫,關興隻會私下裡在親近人麵前表現出來。

遇到外人,自然是不能再有這副態度的。

身為關羽的兒子,關興不會在外人麵前丟關家的臉。

船上立著的,正是奉了密令的諸葛瑾。

【諸葛瑾頗受孫權器重,此番前來,必有大事。】關興打了個手勢,兩條小船上前截住,然後將諸葛瑾帶上了大船。

諸葛瑾本想繞過夏口直接去南郡,被關興截住後不由暗歎“倒黴”。

待登上了大船,諸葛瑾平複內心的歎息,溫潤如風的向關興行禮:“原來是關二公子,幸會幸會。”

關興一邊回禮,一邊打量諸葛瑾,道:“冒昧一問,諸葛太守是來辦私事還是辦公事?”

諸葛瑾自然是不能說真話的,道:“近日收到孔明來信,稱有意認我次子喬為養子,我專程去成都與孔明商議。”

關興佯裝點頭:“原來如此。怎未見令郎與諸葛太守同行?莫非是先行了一步?”

諸葛瑾道:“我得先去成都與孔明商議,故而未帶其同行。”

話音剛落。

關興語氣一變:“諸葛太守這是欺我關興年少嗎?”

諸葛瑾驚道:“關二公子,何出此言啊?”

關興眼神銳利如鷹,盯得諸葛瑾有些發毛。

諸葛瑾暗暗心憂:素聞關羽次子關興,少有名氣,今日一見,傳聞不虛,及冠之齡就有如此氣勢,今後定也是大將之才。恐怕今日難行了。

關興盯了諸葛瑾一陣,這才徐徐開口:“夏口到成都,路途遙遠,你這往返一次,短則兩個月,長則三個月,中間若有事耽誤了,四個月都未必能返回。

你若真的想將令郎過繼給諸葛軍師當養子,又怎會不帶其同行?”

諸葛瑾暗暗心驚。

關羽的兒子,好敏銳的心思!

聽到關興稱呼“諸葛軍師”,諸葛瑾又暗暗生疑。

莫非伯言猜測有誤,劉備並未稱帝,否則以孔明的功勞理當升遷了。

想到這。

諸葛瑾胡謅了個理由,道:“過繼一事,涉及傳承,不可大意。

我有三子,長子諸葛恪聰慧,次子諸葛喬愚笨,幼子諸葛融機敏,我有意將幼子過繼給孔明,故要前往成都商議。

吳侯已經許我告假,關二公子,你多心了。”

關興盯了諸葛瑾一陣,見諸葛瑾氣定神閒,似乎真如所言。

數息。

關興大笑,向諸葛瑾賠罪道:“諸葛太守,方才是我失禮了,為表歉意,我今日在夏口設宴,以解諸葛太守心中委屈,還望諸葛太守能海涵。”

諸葛瑾連忙道:“關二公子客氣了,都是誤會。此去成都路遠,我就不在夏口耽誤了。”

關興臉色一變:“看來諸葛太守對我,心中有怨啊。”

未等諸葛瑾開口,關興又恢複笑容:“方才是我思慮不周,讓諸葛太守誤會了。

關軍侯,你替我告訴眾兄弟,就言‘關二公子失禮冒犯了諸葛太守,故而要以最隆重的禮儀宴請諸葛太守,無事不得叨擾’”

說話間。

關興背對著諸葛瑾,給關雄使眼神暗示。

關雄會意離開。

關興又回身對諸葛瑾邀請道:“諸葛太守,去成都不急於這一時,若你擔心誤了時辰,待得酒宴後,我親自派人用大船送你!大船一日,比得上你小船三日。”

關興都這般說了,諸葛瑾隻能無奈應允。

半個時辰後。

諸葛瑾自稱不勝酒力,佯裝醉倒。

關興上前推了推諸葛瑾,諸葛瑾佯裝不動。

就在這時。

關雄來到,低聲呼喚。

關興又摸了摸諸葛瑾的額頭,來到門外,低聲嗬斥:“我再三告誡你,無事不得叨擾,為何違我軍令?”

關雄低聲道:“是大王有急令傳來。”

“噓!小聲點。”關興回頭看了一眼諸葛瑾,又將關雄拉到旁處:“大王有何急令?”

關雄壓低了聲音:“大王說,走艾縣入海昏,路途遙遠,即便黃老將軍知曉路徑,短時間內也很難抵達海昏。

故而大王希望君侯能在夏口儘可能的吸引孫權的注意,最好能讓孫權將柴桑的兵馬也調入樊口。”

關興蹙眉:“孫權奸詐多疑,先前父帥派人邀他出兵石陽,他都尋理由拒絕了,如今再想讓孫權將柴桑的兵馬也調入樊口,很難啊。”

關雄指了指屋內:“屬下以為,不如誑騙諸葛瑾,就稱君侯擔心曹仁會去打南郡,想回南郡又怕文聘於禁來取夏口,希望孫權能出兵相助先滅了文聘於禁,或能成事。”

關興點頭:“這倒也是個辦法,早知如此,就不該讓諸葛瑾喝太多。”

關雄嘿嘿一笑:“屬下有個辦法。稍後我扶諸葛瑾去休憩,再安排個人佯裝摔倒,冷水一潑,再大的酒勁兒都沒了。”

關興輕斥:“諸葛瑾乃是軍師的胞兄,怎可如此無禮?”

正說間。


最新小说: 暖婚蜜愛:軍官寵上癮 鬼叫畈:歸墟之蝕 全球進化:我!超級加倍 獸撩嬌妻:狼性老公難伺候 被趕出王府後,我成了最強錦衣衛 撿漏:從邂逅美女鑒定師開始 我的人設大有問題 人在高武,有個玄幻大世界 人販子拐我進山村?我這村老祖爺 逆麟行